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布袋和尚的含義是什麽?

布袋和尚的含義是什麽?

布袋和尚形象為大肚彌勒,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明州奉化(現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1]?世傳為彌勒菩薩或彌勒佛之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

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而且,幽默風趣、聰明智慧、與人為善、樂觀包容,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因“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這和尚又名“契此”。

早年在奉化嶽林寺出家,最愛遊化雪竇,在雪竇寺弘法,雪竇山由此被尊為“彌勒聖地”。在壹些漢傳佛教的寺院裏,常見到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契此為原型塑造。

擴展資料:

傳說,布袋和尚身世如謎。據說唐朝時,明州奉化的龍溪上漂著壹捆柴,柴上有壹幼兒,有惻隱之心人將其救起,只見孩子圓頭大耳、眉清目秀,對人咪咪發笑,人們愛不釋手,把孩子抱回家來。

後來,這孩子長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嶽林寺。出家後,他總隨身帶著壹個大布袋,人稱“布袋和尚”。

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裏所供奉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即以他為原型塑造。由於他的形象通常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因此常常被商家認為帶有歡喜、招財的意味,而視同財神供奉。

由於契此的形象通常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氣生財、累積財富的意味,而受民間信仰者視為財神供奉。在日本,日本人把布袋和尚作為七福神之壹。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布袋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