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鄧華有多厲害?
說起開國大將軍,大家首先想到楊成武、許世友、蕭克、洪學智等名將, 對鄧華將軍的事跡卻知之甚少。1955 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鄧華將軍在 57 位開國上將中位列第七,在四野開國上將中排位第壹。
縱觀五十七位開國上將,只有鄧華將軍帶兵作戰人數最多,足足140萬!要知道,解放戰爭時期,開國上將們都是兵團司令員,壹個兵團也就6萬多兵力。
▲鄧華上將
軍史記載鄧華將軍戎馬壹生,屢建奇功。他曾被外軍戰史列為“韓戰四傑”之壹,臺灣也稱他為“四野三大戰將之壹”,對他進行過專門研究。他驍勇善戰,有不避毀譽直抒己見的精神,更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1960年,受到彭總的影響,鄧華被調至四川,擔任主管農業機械工作的副省長。鄧華對這壹整個事件都不能同意,但他當時已無從辯駁。在赴任前,他讓妻子把自己的上將軍服、軍褲、軍帽都染成了黑色,以此來表示抗議。
而1949 年 4 月 28 日,人民解放軍順利完成百萬雄師過大江後,鄧華將軍在成千上萬的指揮員中脫穎而出,壹躍成為兵團司令員,指揮數十萬部隊組成的十五兵團。那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大地,鄧華將軍是如何英勇抗敵的?
01 四平鏖戰,鋒芒盡展第四野戰軍在經過解放東北標誌性作戰——四平四戰時,鄧華將軍率領十五兵團參加了這四次攻防作戰,這也恰好見證了在東北大地上我軍與國民黨軍此消彼長的過程。當時的四平市是東北軍事戰略要沖,位於東北平原中部,遼吉兩省交界處,是沈哈、平齊鐵路的交點。
鄧華將軍此時在四平作戰第壹戰中,初露鋒芒,縱隊旗開得勝。然而除了第壹戰,後面幾戰都打得異常艱難。
▲沈陽四平街景老照片
1946 年 3 月中旬,敵軍乘機襲占四平。隨即,作為遼吉軍區司令員的鄧華準確判斷敵情,立即派出壹個團和兩個營的部隊配合,與兄弟部隊通宵奮戰。 四平被戰士們攻克,成功全殲守敵,戰果碩碩,***繳獲了千余支步槍、四五十挺機槍。
蔣介石對此次被阻擊十分不甘心,戰敗後還緊急調遣部隊從多個 方向輪番圍攻四平。於是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親自指揮四平保衛戰,調集14個師旅的重兵,采取“以部分兵力守城,主力集結待機”的戰略,將部隊分為兩支分隊,鄧華將軍派保壹旅堅守四平市區,他則率部在四平市外圍布防, 阻擊北犯之敵。
鄧華將軍對鄧東哲同誌和馬仁興同誌兩位部將說:“毛澤東主席在重慶談判,我們要狠狠打擊敵人。戰爭打好了,毛澤東主席在重慶更安全,同蔣介石談判更有利……堅守四平,是個戰役任務,也有戰略意義。要大量殺傷敵人,制止敵人前進。堅持越長,對開展北滿根據地越有利。”
之後,在長達 1 個月時間裏,國民黨組織大部隊連續進攻,多架戰機日夜不停的轟炸四平,戰力總計約十個師,鄧華將軍率領的參戰部隊進行了異常頑強的抵抗。在鄧華將軍壹次又壹次地奮力反擊,敵人未能得逞,始終未能攻下四平,隨後則把矛頭轉向長春。
然而等鄧華將軍率領部下主動撤出四平時,孫立人與陳明仁乘機侵入這座空城。隨即“二戰四平”,自身雖然損傷很重,但也大挫蔣介石王牌軍的銳氣,大大推遲了蔣介石軍北犯的進度,為創建鞏固東北根據地贏得十分寶貴的時間。
▲鄧華(右壹)
1947 年 6 月,開始打響“三戰四平”戰役。此時東北民主聯軍經歷了三下江南四次保衛臨江的戰役,四平成為了孤立據點,於是準備奪取四平, 這使得這場戰鬥成為東北戰略反攻的重要壹役。
林彪估計四平守敵薄弱,因此只增加了少量兵力。“三戰四平”,鄧華將軍率部激戰了 13 個晝夜,壹師師長馬仁興同誌想讓鄧華將軍離開指揮所,但是鄧華將軍堅守壹線,不顧危險下達命令:“不惜壹切代價拿下大紅樓!”經過壹夜激烈的戰鬥,馬仁興同誌組成的攻樓突擊隊成功炸毀了大紅樓,並在地下室活捉了七十壹軍軍長的弟弟。
經激烈爭奪,民主聯軍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除了三道嶺子和幾個制高點外,四平已被基本控制在我軍手中。然而,由於攻擊四平戰線時間過長,敵人大批援兵向沈陽接近,我軍攻城力量太過薄弱,使得蔣介石軍部隊勢力慢慢增長。這壹戰,民主聯軍以失敗告終,傷亡慘重。
據時任七縱政委的吳富善同誌回憶:“四平之敵陷入恐慌狀態,倉促的收縮兵力,集中於四平企圖達到固守的效果。四平之敵的外圍機動防禦被粉碎。”當時縱隊的幾個領導都認為他們縱隊已經具備了攻打四平的戰略條件,並且向東總述說了各方面的優勢,建議攻打四平。
後來,東北野戰軍老戰士每次談起三戰四平的時候,都會不無遺憾地說:“如果林彪同誌能聽取鄧華同誌的建議,‘三戰四平’戰役就不會那麽殘酷了!”戰後的總結大會上,林彪同誌也做了深刻檢討:“這個地方沒有打下來, 不用妳們負責,完全是我的責任。”他獨自壹人擔起了三戰四平的責任。
▲四平保衛戰
1948 年 3 月,鄧華將軍再次率部“四打四平”。?國民黨當時為了盡力挽救敗局,無奈采取“分區防禦”,此時國民黨軍隊接連受創,損失可謂異常慘重, 士兵士氣低落。鄧華將軍抓住這壹良好時機,指示部隊:?“先打三道嶺子等敵制高點,再配合兄弟部隊進攻四平街。奪取三道嶺子之後,護送陳明信同誌回四平街內,進行政治攻勢,達到支援和瓦解的目的。”
12 日 8 時開始,我軍開始了五個方向的全面突擊。在鄧華將軍出色的指揮下,東北野戰軍部隊僅僅用時 23 個小時,從五個方向實施突擊,全殲守敵壹萬九千余人,成功拿下四平,交還給了人民。
原鄧華縱隊第壹師政委李化民同誌回憶:“1948 年,我們縱隊參與了最後壹次的四平攻堅戰。這次戰役集中了很多優秀的兵力和兵器,三個縱隊主攻,四個縱隊靠援助,整個戰役從總的進攻開始,到戰役的結束,只用了二十多個小時,就全殲滅了四平守敵。”
02 靈活用兵,四野成名1947 年 8 月,鄧華將軍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的司令員,陶鑄同誌擔任政治委員。9 月 14 日,東北民主聯軍發起了秋季攻勢。
9 月底,七縱接到新的作戰任務——林彪同誌和劉亞樓同誌25日17時發電報,讓七縱立即準備出發,?殲滅彰武、阜新、義縣等地區的敵人之後,擴大地區,調動新六軍往南出發,以幫助他們殲滅五十三軍及占領四平、沈陽間地區,同時配合熱河作戰,?越快越好。法庫的敵人並不多,開始不用打,以免耽誤時間。
26 日東總發出秋季攻勢命令。林彪同誌和劉亞樓同誌發電說:“新六軍兩個主力師已經在 25 日趕往錦州,我方軍隊決定利用目前有利時機,立即發動攻勢。”
▲東北1947年秋季攻勢
我軍以輕裝奔襲的手段出擊,分兵進攻,壹面準備攻城,壹面準備打援。怕周圍敵人收縮陣地,故我軍加快行動步伐。
東總隨後給七縱的電報命令:“七縱應於 28 日白天出發,向新民和黑山的路線前進,擔任翻燒新民和黑山間的鐵路,阻止新六軍往北返回,壹定力求10 月 1 日趕到,立即大膽實行翻路。”
林彪同誌和劉亞樓同誌十時電:“騎兵、地方部隊應註意配合七縱行動, 具體配屬讓七縱規定。七縱第壹步的任務應以破路為主,打仗為輔;第二步以打中小規模的仗為上,翻燒(鐵路)為輔。”
當時情勢壹度危急,接到任務後,鄧華與林彪、劉亞樓同誌積極通過電報溝通作戰方針。積極思考,善於作戰的鄧華將軍不斷思考新作戰方針。據鄧東哲同誌回憶:“鄧華同誌對我們說,為了配合主力隊伍能夠在松花江以南的方向殲滅更多的敵人,我們七縱隊要在遼西地區盡量牽制敵人,牽制得越多越好。我們雖然是這個戰役的次要方向,但在思想準備和作戰行動上面,要變次要的方向為主要的方向,即壹切為了多殲敵軍,積極主動作戰,使敵捉摸不定。”
隨後,鄧華將軍接到了新任務,並對部隊前進地域敵情做分析。鄧華將軍召開會議,研究方案時,出現了“打”和“不打”兩種意見。鄧華將軍綜合了大家意見,提出分頭行動作戰方針,壹部分兵力執行破路任務,另壹縱隊主力殲滅法庫、彰武之敵。經過縝密部署,在“順手牽羊”作戰任務中,二十壹師經過壹晝夜的強行軍,走了 180 華裏,於10月1日,在敵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全殲守敵暫編第壹七七師。
這壹戰,鄧華將軍靈活機動地指揮作戰,得到了東北民主聯軍總部肯定。基於此前鄧華將軍的出色表現,東總改變了最初給七縱的指示,由鄧華將軍率部繼續尋機殲敵。
▲鄧華(右壹)
翻開四野同誌的《陣中日記》,可以看到:
5 日(東總)18 時電:“七縱隊全部應在黑山新立屯的線路上,尋殲小敵並破路,必要時,可壹用壹個師在黑山以南的方向破路和籍制敵人,以兩個師殲新立屯之敵。”
10 日(東總)10 :30 電:“黑山到新民段徹底毀掉之外,希望繼續以主力攻勢圍殲北鎮之敵,準備殲溝幫子之敵。”
(東總)18 :40 電:“七縱目前應該用全力或主力消滅分散之敵,目標可以自選。以小部破路,讓敵火車不通。目前妳們以打仗為主,準備半月之後再全力進行破路”。
戰爭可謂十分激烈。法庫戰鬥結束之後,鑒於國民黨軍隊還沒有反應過來,?鄧華又指揮部隊分別圍殲了彰武、新立屯的敵人,敵軍猝不及防全部被殲。接著奔赴北寧路,完成了破壞新民至大虎山這壹段鐵路的任務。
在之後的半個多月時間裏,鄧華將軍指揮整個縱隊,不僅按時完成了上級任務,還額外殲滅了大量敵軍,讓敵軍開始有些害怕。他的積極作戰牽制了大批敵軍,達到了他預想的變次要方向為主要方向的作戰目的,為東野主力在松花江以南戰役的勝利,起到了有力配合作用。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兩次發出嘉獎令,壹是表揚了第七縱隊殲敵成果,二是肯定了鄧華將軍指揮才能。
03 壹往無前,再得錦州1948 年 9 月,遼沈戰役拉開序幕。鄧華將軍接到了攻打錦州的任務。在攻打錦州的作戰方針上,鄧華將軍與林彪意見不同,林彪只準備用 4 個縱隊圍攻錦州,其他縱隊增援。
然而鄧華將軍遠觀全局,思考攻打策略,吸取“四戰四平”教訓,認為攻打並且奪取錦州才是遼沈決戰第壹階段的重點,?應該以東北野戰軍的二分之壹兵力,即集中 6 個縱隊兵力,才能形成優勢兵力,迅速打下錦州。此次拿下錦州實屬關鍵之舉,能不能實現遼沈戰役“關門打狗”戰略意圖,就看此戰是否勝利了。
經過慎重思考,鄧華將軍決定向林彪建議將攻打錦州的兵力增加為兩個縱隊。林彪同誌雖然沒有直接復電給鄧華,但為鄧華將軍增加了兩個縱隊用於攻打錦州,外加炮兵縱隊和坦克營,積極配合鄧華將軍的指揮。10 月 14 日,錦州攻堅戰打響。鄧華將軍負責統壹指揮兵力由南向北進攻錦州。
▲遼沈戰役紀念館
在攻占罕王殿山後,鄧華將軍來到位於女兒河的臨時指揮所。李化民同誌急切地對他說:“司令員同誌,這個地方是在敵人輕重機槍的有效射程範圍之內的,前天,毛團長就是在這裏受傷的,妳到這裏來,如果出事誰能負得起責任? 請妳趕快回去吧!我們研究好部署後立即向妳匯報,請妳放心。”
鄧華將軍笑著問他們,他們難道也不害怕危險嗎?李化民同誌知道說服不了他,只好抓緊時間匯報情況,提出作戰計劃,提出可以先主動出擊將女兒河和淩河之間的敵人徹底消滅,再選擇攻城。
鄧華將軍繼而指導他們——在把敵人消滅了之後,摸清小河從哪裏徒涉比較好,也可以在兩河之間開闊地,把壹切構築工事建好,指揮所要選擇壹個比較隱蔽的位置,做好工事,蓋上頂,時刻準備著。
隨即鄧華將軍深入前線,指揮有方,與兄弟部隊壹起,經過 31 個小時激戰,全殲錦州城內敵軍首領以下 10 萬余人。
攻占錦州之後,10 月 20 日至 28 日,鄧華將軍率部參加圍殲國民黨第九兵團之戰,事後又攻克沈陽、營口,直至解放東北全境。
回想錦州戰役的時候, 鄧華的壹個老部下高體乾事同誌由衷地說道:“鄧華同誌當時就只是壹個戰役方面的普通指揮員,按照壹般的想法,堅決執行上級所下達的命令,完成自己所負責的戰役方向的任務也就行了。可是鄧華同誌壹直想著全局,他不害怕林彪對他經常提建議有反感,為奪取會戰的勝利,提出自己深思熟慮的建議,這在戰爭的年代裏,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04 平津壹役,再建奇功遼沈戰役結束後,鄧華和吳富善率七縱,隨東野大軍揮師進入山海關。鄧華將軍再接任務,與華北野戰軍***同進行平津戰役。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央軍委原計劃是先攻塘沽、後打天津,力爭先殲滅塘沽之敵控制海口。
“只要全力攻克塘沽、新保安兩點成功,就全局皆活了”,“作戰地區也是有順序的, 按照第壹塘蘆區,第二新保安, 第三唐山區,第四天津、張家口兩區,最後北平區壹壹攻破”。鄧華獲得了東野首長的高度信任,受命統壹指揮各師作戰,攻擊塘沽、大沽之敵。
▲平津戰役形勢圖
接到任務後,鄧華將軍對作戰地形、敵情逐壹分析。經過壹輪試探性進攻, 傷亡過半,鄧華將軍當機立斷命令停止攻擊。他反復思考戰略戰術,指揮經驗豐富、戰略思想前衛的鄧華將軍想出對策:“不打塘沽,而去奪取天津,這樣可以封鎖平津之敵,不讓其向海上逃跑,達到中央軍委和毛主席規定的戰略目標。 把天津拿下,能讓北平之敵孤立無援,還能讓塘沽之敵失去依憑,壹舉兩得, 這場戰役就好打了。”
第二天,鄧華集中了三個縱隊的首長再次開了壹個長會,說了自己的想法。經過熱烈的討論之後,大家都壹致贊同鄧華的意見。鄧華將軍隨後更是將自己的擔憂和想法向首長進行了匯報,他指出:“攻打塘沽沒有攻打天津對我們有利, 只要拿下了天津,也就相當於封鎖了平津敵人的海上逃路。塘沽的東邊是渤海, 南邊是海河,我們無法進行迂回,達成四面包圍的效果,炮火也很難封鎖住海 口,敵人背海頑抗,很難切斷敵人的後路,全部殲滅敵人。”
“但除渤海和海河之外,周圍的河溝也很多,寬雖然僅 3 公尺左右,但水深及胸,海潮來時更深。 除鐵路與鐵路東邊壹條小路有橋外,其余地方都不容易通過,而敵人就可憑借著河溝坐守著。同時,西南面和北面到海邊,都是草地和鹽田,廣闊平坦,草地潮濕而且滿是泥濘,挖溝還有水,鹽田冬不結冰,不便徒涉,部隊難以展開攻擊。”
作為上級命令,其實鄧華將軍只需要執行命令就好,但是這也關系到了戰略全局問題,鄧華將軍果斷敢言,勇於提出不同意見,責任心和使命感都極強。在他的想法經得東總同意後,林彪也派人到塘沽勘察地形,贊同了鄧華的意見。隨後,四野首長、中央軍委和毛主席,接受了鄧華的建議,放棄攻擊塘沽、大沽的計劃,轉而集中兵力奪取天津。
天津戰役打響後,鄧華將軍指揮七縱、八縱兩個縱隊,並且配給特種兵部隊地炮六十七門、高炮八門、坦克十輛和工兵兩個營,從天津東之民權門、民族門壹線由東向西攻擊。這是七縱作戰以來配屬火器最多的壹次。
▲鄧華在指揮部
外圍戰鬥中, 鄧華將軍親自帶領指揮員們看地形,指導部隊和各組織做好協同工作,打壹場漂亮的勝仗,向黨中央毛主席匯報。據鄧多哲同誌回憶:“掃清外圍,準備攻城之前,鄧華同誌又來到我們師的指揮所,帶領我們到了壹個水塔上,觀察地形,選擇進攻的路線和突破口。”
東野於15日電,命令十二縱隊向塘沽方向進逼,尋找機會攻占塘沽,希望能夠打通北寧路。隨即於16日向塘沽守軍發起攻擊。當日晚,塘沽守軍開始乘船向海上逃竄。17 日,塘沽獲得解放。
解放戰爭中,鄧華將軍作為壹名戰役指揮員,胸懷戰略全局,從關外戰至關內,始終如壹,這是他進不求取功名、退不避罪的名將風範表現,讓人大為感動。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由鄧華將軍帶領的部隊迅速擴大,戰功赫赫,成為東野主力部隊。人們習慣地稱遼吉縱隊、七縱、四十四軍為“鄧華縱隊”。鄧華將軍所帶領的軍隊是四野名列前茅的十大主力之壹,常常擔任獨當壹面的重任, 壹名果斷敢言、積極作戰的戰役級指揮員就是在這種戰績磨煉中誕生的。彭德懷元帥還曾評價他:“知識豐富,很有頭腦,考慮問題有眼光,也比較周到。 鄧華作戰勇敢,細心,出了好主意,是個好幫手。”
結語回顧鄧華將軍這壹生,他少年時起便擁有壯誌投身革命,壹生歲月更是南征北戰,殺敵無數,可謂百戰無不克,他的輝煌戰績令敵人聞風喪膽。無論是解放戰爭,還是抗美援朝戰爭,鄧華將軍都耗盡自己心力, 為戰爭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除了輝煌戰績讓人側目外,他的為人更是值得我們學習。他壹生胸懷坦蕩, 從不爭功,為人謙讓,在生活上卻是自奉甚儉,始終過著廉潔清淡的生活,可以說鄧華將軍壹身好品質,完全是那個戰爭時代打磨下來的可貴財富。
如今,鄧華將軍這種高貴品格和這些事跡在時光中依然熠熠生輝,願我輩能再度領略他的風姿,致敬先烈,以此為楷模,不斷律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