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地溝油會吃死人麽?

地溝油會吃死人麽?

武漢教授:地溝油毒性被誇大,吃不死人!

中廣網北京3月23日消息(記者劉黎 湖北臺趙本凱 浙江臺胡馨尹)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17時33分報道,地溝油流入餐飲行業的相關報道這幾天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報道核心當事人——武漢工業學院教授何東平回應:關於地溝油的數量和毒性的報道有所誇大。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近日,壹篇有關地溝油回流餐桌的報道被媒體反復熱炒,報道中“300萬噸”、毒性“是砒霜的100倍”等關鍵詞觸目驚心。報道涉及的核心當事人武漢工業學院教授何東平從沒想過壹篇有關地溝油的報道會把他推至風口浪尖。人們提到地溝油就不寒而栗,甚至有個別恐慌者,出現了“厭食癥”的跡象。何東平教授再次出面回應,報道中關於地溝油的數量和毒性有所誇大。

何東平:“至於有些報道上面的數量也好,毒性也好,有誇大的說法,我想表這個態。”

何東平說,他和他的學生已經對武漢的地溝油現象做了數年的調查研究,但是研究僅限於對地溝油的成分和危害物質的分析,對國家制定監測地溝油的標準提供參考。廢棄地溝油返回餐桌的現象的確存在,但到底有多少,他還沒有掌握準確數據,也沒有說過每年會有200到300萬噸地溝油流回餐桌。

今年53歲的何東平,是文革恢復高考後首屆“油脂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從事相關專業的教學工作已有多年。他不僅是武漢工業學院的教授,還有壹個身份是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工作組組長。何東平說,與油膩的漂浮物為伴,與龐大的地溝油生產鏈做鬥爭,其實日子似乎並不好過。

地溝油實際上是壹個泛指的概念,狹義的地溝油,指的是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地溝油的毒性到底有多大?何東平表示:地溝油中含有黃曲黴素、各種病菌、重金屬等有毒有害成分。其中,黃曲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但它在地溝油中的含量微乎其微。

何東平:“人吃了以後,對人致死不至於,他加工以後妳吃,妳肯定死不了,但是從道理倫理上,讓人受不了。”

浙江省藥監局食品安全處處長盧用福說,杭州也做過類似的暗訪,他認為,地溝油進入餐飲行業的可能性很小。

盧用福:“我們暗訪過,他要把地溝油提純到食用油的水平,成本相當高,幾乎是不可能的,他是不合算的。”

上海市藥監管局食品安全監察處副處長戚柳斌表示,地溝油流入上海市場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上海證照齊全的飯店進貨都要票證齊全,特別是用油都要有身份溯源。

戚柳斌:“上海的食用油安全總體來說還是有保證的。”

雖然有不少專家對何東平的研究提出質疑,但何東平表示,地溝油的數量肯定不小,它的毒性也不容忽視。在他看來,檢測地溝油的難度不亞於歌德巴赫猜想,傳統的檢測方法只能抓住地溝油中的某個特性,但沒有壹種方法能同時有效檢測不同來源的地溝油,導致有時檢測誤差較大,更有誤判的可能。如何才能根治 “地溝油”的存在?何東平認為,壹定要從地溝油的源頭——餐廚垃圾的集中回收處理抓起,統壹收集,統壹管理,將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何東平:“作為餐桌上的垃圾油脂,我們應該把它變廢為寶,把它進行加工以後再利用,而不是再吃它。”

何東平說,他們已經做了1000多個樣本,用於和食用油比對,以研究鑒別地溝油的方法。另外,由他們工作組承擔的壹部10萬字的《中國地溝油白皮書》的起草工作已完成80%。

何東平的研究壹經媒體曝光,立刻引起強烈反響。武漢市已經決定,今後將對“地溝油”實行強制回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已下發《關於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何東平說,如果將餐廚垃圾中的垃圾油提取出來,它將是壹種寶貴的資源。雖然垃圾油已經失去再次食用的營養價值,但在工業上可以用於制件硬脂酸、脂肪酸,是生產橡膠、肥皂、化妝品的重要原料。

何東平:“地溝油這壹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進步,政丨府的重視,這個事情會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