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首次“破10”!到“頂”了嗎?為啥國內、國際都沒到?
6月15日0時,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了本年度的第十次上漲,汽油每噸上調390元,柴油每噸上調375元。
本輪調價後,部分地區95號汽油首次突破10元大關。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的上漲速度有目***睹,尤其是在地緣政治沖突爆發後,油價壹度飆升,逼近140美元/桶,雖然後續有所回落,但總體也仍在100美元/桶上下浮動。
而國內成品油每10個工作日調整壹次,每次調整根據調價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平均值,然後與再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的平均值相比較,最終確定調整方案。
因此也就是說,調價窗口前20個工作日的國際油價走勢都會影響到本次調價。
隨著國際油價不斷處於高位,國內成品油價格也不斷上調,但是自四五月份以來,國際市場對於沖突的影響已漸漸消化,油價也進入到了波動相對平穩的階段,為何突然又再次大幅上漲了呢?
主要原因是需求的增長,推動國際油價再次飆升。
導致國際油價再次大漲主要有2方面原因:
壹是隨著北半球夏季的到來,需求旺季來臨。
例如,美國國內的汽油價格首次突破了5美元/加侖的大關後,仍然需求不減,再加上全球原油市場結構性供需失衡,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推動油價上漲。
二是除了傳統的需求旺季,近期北美地區已進入到颶風等極端天氣頻發的季節,對原油會有較大沖擊,因此也使油價再次開啟上漲的趨勢。
油價上漲已成為事實,而大家更為關心的是,當前油價漲到“頂”了嗎?
國內方面,根據我國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其中規定了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限”和“下限”,即當國際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桶時,則國內成品油調價時按40美元/桶的水平調整,而當國際油價高於130美元/桶時,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上調或少上調。
而當前來看,國際油價漲至120美元/桶附近,距離130美元/桶尚有壹定空間,但是從國際方面來看,油價將持續在高位震蕩卻是大概率事件。
也就是說,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油價的“頂”還並沒有到來。
隨著油價上漲,會有哪些影響呢?
最先苦惱的就是私家車主們,很多人稱買車時油價才五六元,現在漲到快加不起油了。
但受影響的並不止是車主們。
眾所周知,石油是工業的命脈,石油價格上漲,則會增加很多行業的生產成本,而我們之前說過,上遊生產成本增加,最終會傳導滲透到終端消費品上,最終將是每個消費者來買單。
另壹方面,對農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石油也是化肥生產中重要的原料,隨著油價上漲,也會增加化肥生產成本,進而推高化肥價格。
而農業機械、農產品運輸等都與油價息息相關,油價上漲無疑也使這些成本有所增加,而這些成本也最終都會反映到終端農產品上。
那麽,油價何時會回落呢?
當前來看,國際油價短期內想要回落難度較大,因為從引發上漲的諸多因素來看,均沒有得到緩解或消除,甚至有些因素的影響仍在持續放大。
這場全球性的通脹何時結束?現在誰也說不準。
更多內容歡迎收藏“新農觀”,壹起了解新時代下三農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