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河西在現在什麽地方
今山西、陜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
河西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魏國與秦國為爭奪關中河西地區發生的大規模戰爭,前後反復交戰數次,秦經過商鞅變法國力大增,恰逢魏國精銳喪失殆盡國力大損,最終秦收復河西。
公元前341年,魏10萬大軍在馬陵之戰被齊全殲,秦乘機於次年進攻河西,大敗魏軍,誘俘魏主將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軍再由龐城渡河進攻,於岸門(今山西省河津縣南)擊敗魏援軍,俘主將魏錯。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繼位,殺商鞅,重用魏人公孫衍。
公元前332年,秦惠王派軍攻魏上郡重地雕陰(今陜西甘泉南)。魏防守河西的主將龍賈,集中兵力迎戰。經2年激戰,至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全殲魏軍,斬首4.5萬並俘虜了龍賈。魏被迫於次年將河西郡歸還秦國。至此,秦全部收復了被魏奪占的河西地區。
擴展資料:
秦國收復河西地區之後並未因此停止攻魏。公元前329年,秦兩路出兵,北路以河西為基地,渡河攻魏河東,占領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西)、皮氏(今山西省河津縣西);南路以陰晉(今陜西省華陰縣東)為基地,沿黃河南岸原桃林塞通道。
攻占曲沃(今河南省三門峽市西南)及焦(今河南省三門峽市西),直抵魏崤山長城。次年,秦軍繼續攻河東,又占蒲陽(今山西省隰縣)。魏求和,將上郡15縣全部獻秦,黃河以西全為秦有。
百度百科-河西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