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地震地震知識大全
03月12日11時14分在山西運城市鹽湖區(北緯35.00度,東經110.90度)發生4.4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山西運城地震之地震 知識大全 ,歡迎閱讀。
山西地震帶況:山西斷陷帶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遊,東有太行山屹立,西、南有黃河逶迤東流,中間大同、忻定、靈丘、太原、臨汾、運城等壹系列斷陷盆地呈雁列形分置南北;桑幹河、滹沱河、汾河流貫其間。這裏自古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中國華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壹。由壹系列斷陷盆地構成的山西斷陷帶,也是強烈地震活動的區域。
山西地震帶況:斷陷帶走向
山西境內的斷陷帶總體呈北北東走向的S形,屬鄂爾多斯斷塊東緣與南緣斷裂帶,夾峙於鄂爾多斯斷塊東部呂梁山隆起與太行山斷塊隆起之間,面積約35522平方公裏。斷陷帶由兩部分組成:山西斷陷帶南起侯馬、北到河北懷來壹帶,有懷來、蔚縣、大同、靈丘、忻定、太原、臨汾等斷陷盆地,絕大部分在山西境內;運城盆地,平陸、芮城所在的靈寶盆地,是渭河斷陷帶的東北部和東部。
據統計,近4000年中山西省內120余次大於或等於4.7級的地震中,約66%發生在斷陷帶;占全省面積77.23的隆起區僅發生中級地震40余次。
中新網4月4日電 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4月4日17時42分在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聞喜縣交界地區(北緯35.3度,東經111.7度)發生3.5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地震知識大全:地震震級
震級是地震大小的壹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用?級?來表示。震級的標度最初是美國地震學家裏克特(C.F.Richter)於1935年研究加裏福尼亞地方性地震時提出的,規定以震中距100km處?標準地震儀?(或稱?安德生地震儀?、周期0.8s,放大倍數2800,阻尼系數0.8)所記錄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單振幅,以?m計)的常用對數為該地震的震級。後來發展為遠臺及非標準地震儀記錄經過換算也可用來確定震級。震級分面波震級(MS)、體波震級(Mb)、近震震級(ML)等不同類別,彼此之間也可以換算。用裏克特的測算辦法計算,到2000年已知的最大地震沒有超過8.9級的;最小的地震則已可用高倍率的微震儀測到-3級。按震級的大小又可劃分為超微震、微震、弱震(或稱小震)、強震(或稱中震)和大地震等 。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壹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壹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其中震級大於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裏氏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10年1月24日10點36分14秒(北京時間),在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萬榮縣交界(北緯35.50度,東經110.70度),發生(M)4.8級地震,震源深度12.0公裏。太原無震感。地震發生後, 山西省地震局迅速啟動應急元實施V級應急響應。
地震知識大全:地震預防應急
設防環節
(1)抗震設防要求確定:制定區劃圖、開展地震小區劃、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
(2)抗震設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範進行設計
(3)抗震施工: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
簡單地說,就是在工程建設時設立防禦地震災害的 措施 ,涉及到工程的規劃選址、工程設計與施工,壹直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
抗震場地
地震知識大全:學校人員避震
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學校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講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時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間裏,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裏,絕不可讓學生亂跑或跳樓;待地震過後,應當按學校準備的疏散路線,在老師的指揮下,有組織地迅速撤離。如果是在操場或室外,則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註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車間工人避震
1、震時若在車間門口,應迅速逃到室外空曠地帶避震。
2、在車間離門較遠的地方,應迅速躲在墻角下、機器架下或躲在中間支撐柱下,同時應關閉機床的電源、水龍頭、電焊槍等。壹般廠房車間跨度較大,在震時易於塌落,但房架大多數為框架結構,塌落時多為整體下落。所以,躲在墻角、立柱、機器架下還是比較安全的。車間內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
3、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數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在行駛車輛中的人避震
駕駛員應立即減速,逐步剎閘,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以免摔倒或碰傷;並註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把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擡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樓房內人員避震
地震避難地震壹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也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衛生間去暫避壹時。因為衛生間結構力強,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廚房也屬承重墻多,開間小的房間,但因電、氣密布,地震時極易因管道破壞而導致天然氣泄漏,躲入其中發生中毒、火災的可能性較大,因此,不宜進入。總之,震時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在發生地震時,不能使用電梯。萬壹被關在電梯中,迅速把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壹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地震知識大全: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室內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堅固家具附近;內墻墻根;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地震知識大全:公***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註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手提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櫃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臺;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 廣告 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地震知識大全:戶外避震
首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麽的心理。身邊的門柱、墻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在1987年日本宮城縣海底地震時,由於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的倒塌,曾造成多人死傷。因而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處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註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此外,還應該註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築;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地震知識大全:野外避震
地處野外者要避開山腳、陡崖,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等。遇到山崩、滑坡,要橫著與滾石前進方向跑,逃離滾石流;也可躲在堅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註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