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我軍這款加油機為保障艦載機著艦

我軍這款加油機為保障艦載機著艦

我軍這款加油機為保障艦載機著艦。

提到空中加油機,也許人們就會想到它是現代空軍特種機發展的重中之重。確實,各國陸基航空兵的戰鬥機、轟炸機等,往往需要依靠空中加油機進行空中加油,以便延長航程、擴大打擊半徑。大型的先進空中加油機機對於戰略空軍的建設尤為重要,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比肩戰略運輸機。

不過,大型加油機的使用也有局限。現代大規模的空中沖突已經很少出現,戰略轟炸機逐漸變為戰略威懾的工具。若要越境發動空襲,各國往往都會采用外科手術式的空中打擊。

這類任務往往由速度高的戰鬥機、戰鬥轟炸機迅速完成,為了確保能夠進入敵方領空而采取最保險的低空高速入境,這限制了參戰軍機規模。為了保證打擊效果,又需要戰鬥機盡可能地攜帶彈藥。若戰機在這時還掛著副油箱,則重載掛點將會被占用,也就不能攜帶尺寸較大的航彈。

但貿然出動大型加油機,又會因為空中加油時間過長而有被敵方提前發現的可能。同時大型加油機飛行速度較慢,參加遠距離機動作戰往往會跟不上戰鬥機。於是,夥伴加油應運而生。夥伴加油吊艙往往會掛載在戰鬥機上,伴隨編隊作戰。

除了用於長途作戰的伴隨加油,還有另外的用途。航母作為遠程機動平臺,壹旦戰爭爆發肯定少不了出動艦載機作戰。不過航母相比陸基機場有壹個很顯著的優勢:航母可以通過自身的機動能力,靠前部署。

與陸地目標的距離縮短了,艦載機執行任務的時間也會略有縮短。而航母的防禦範圍較固定,艦載機空戰的節奏快,也可以及時獲得友機的支援。艦載機經常會在反艦攻擊的情況下發動長途機動作戰。

在前蘇聯海軍的設想中,夥伴加油是這樣用的:數架滿載燃油的蘇-33,攜帶著夥伴加油吊艙通過彈射器在"烏裏楊諾夫斯克"號上起飛,而在"瓦良格"或者"庫茲涅佐夫"艦上起飛的蘇-33只需攜帶壹半燃油(約4.5噸),翼下掛架卻會盡力攜帶航彈。

前進到指定位置時,充當加油機角色的蘇-33使用UPAZ夥伴加油吊艙為執行打擊任務的蘇-33進行空中加油,從而延長了蘇-33機隊的打擊距離。壹架承當加油機的蘇-33,甚至能讓2架蘇-33在滿載狀態下擁有約1500公裏的最大作戰半徑。

"瓦良格"和"庫茲涅佐夫"兩艦上的蘇-33不能在滿油滿彈的狀態下起飛,夥伴加油卻使得它們能夠以最大限度攜帶彈藥執行攻擊任務。

而艦載機執行長途作戰時,難免遇到各種突發狀況,而導致滯空時間遠超原計劃時間。如果預留燃料不足,也很有可能導致艦載機無法返航。在實戰中任何壹架艦載機的損失都會給航母整體的戰鬥力造成負面影響。這就需要有夥伴加油機來為燃料不足的艦載機提供"救命油"了。

央視首次公開曝光的殲-15攜帶夥伴加油吊艙進行空中加油,顯然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從外形上判斷,這壹夥伴加油吊艙參照了蘇軍的"幹式"夥伴加油吊艙,即艙內只有加油軟管和管路,提供給受油機的燃油從機內"內置副油箱"流出。每架殲-15都能夠以機身中軸線的重載掛架掛載夥伴加油吊艙,在滿油起飛的狀態下,加油機可以為受油機提供約6噸燃油。

雖然中國海軍艦載機還不會碰上高強度大規模現代海戰,也尚未需要發動大規模的跨海打擊。但艦載機的遠程機動訓練是少不了的。

艦載機降落時發動機是開啟加力狀態的,這也是為了保障艦載機安全。壹旦飛行員下降率低了錯過了4道阻攔索,那麽就需要立即推桿復飛。這時,燃油消耗量將會大幅增加。

如果完成遠程機動訓練後返航,剩余燃油就不多。這極容易造成燃料耗盡而導致墜機。對於殲-15來說,這壹口油就是著艦的"救命油"。每架次滿油起飛的殲-15,可以為5-6架殲-15提供復飛1-2次的燃油。

以美國海軍為例,美國海軍的航母在放飛、回收艦載機的過程中,也會有壹架SH-60"海鷹"和壹架F/A-18戰鬥機攜帶著夥伴加油吊艙升空待命。這是摸索了數十年,制定出來的標準。也就等於做了兩手準備:F/A-18戰鬥機充當加油機是提供燃料,SH-60則是準備搜救跳傘飛行員。

對於中國艦載機飛行員來說,個個都是海航中出來的尖子。據說,為了組建艦載航空兵,各個精銳單位都進行選拔。

空中加油科目雖然可能在駕駛蘇-30的時候熟悉過,但掌握夥伴加油可能不會太容易:加、受油機均要保持壹致的速度、高度和飛行姿態。戰鬥機的機動性遠高於大型加油機,軟管加油又是危險性極高的科目——稍有不慎,就導致飛行姿態變化而導致加油管扯斷,甚至導致墜機。

作為加油機的殲-15需要在保持壹定高度、速度以及飛行姿態的同時,操作遙控加油設備手動輸入數據為受油機加油。這需要飛行員在壹心二用的情況下同時做好對飛機和加油設備的操控,掌握這項操作的飛行員必須要有極其過硬的飛行技術。

其實2016年底,裝備部隊的殲-15和夥伴加油吊艙就已經在央視對艦載機飛行員的采訪中露了面。當時還有攜帶吊艙的殲-15著艦畫面,這表明在當時已經開始開展這類項目的訓練。不過當時還沒有太過於詳細地介紹。

2019年就連加油流程都通過攝像機曝光,可能是對外釋放出這樣的信號:大多數艦載機飛行員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

夥伴加油是艦載航空兵部隊繼夜間起降後取得的又壹重大突破。這也表明了我國艦載航空兵的逐漸成熟。

隨著新航母的入列,他們能正式轉為戰鬥航母的艦載飛行員。過硬的技術將是他們藍天翺翔上最雄厚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