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癡迷網絡小說,終成豆瓣評分最高青春文學作者,有什麽作品呢?
壹個人的壹生應該怎樣度過?妳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嗎?是應該像保爾柯察金壹樣為人類的解放作鬥爭?還是像陶淵明壹樣,歸隱田園、自得其樂?
人生匆匆不過幾十年的光景,能夠決定要如何活著的人只有自己。我們在做選擇時,總是會受到世俗眼光的影響,總是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實大可不必。
父母認為妳適合教育行業,說服妳去當老師;朋友覺得妳口才好,不做銷售太可惜;長輩勸妳識時務,壹定要考公務員。可這些看似光彩、能給自己和家人爭光的未來,都是妳想要的嗎?
很多人和妳有著壹樣的煩惱,曾經的劉婉蕓就是其中壹個。妳可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妳壹定知道著名的青春暢銷小說作家八月長安,劉婉蕓就是八月長安。這是壹個關於天才與選擇的故事。
661分高考狀元,考入北大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那年夏天《最好的我們》裏的耿耿和余淮,和他們壹起重溫了那段青澀的時光,將最美好的回憶留在了那個夏天。電視劇《最好的我們》根據八月長安的同名小說改編,是八月長安很典型的代表作,關於青春、夢想與愛情的作品。能寫出這樣文筆清新、牽動人心的小說的作者八月長安,是怎樣的壹個人呢?
八月長安原名劉婉蕓,在沒成為著名小說家之前,她早就出了名。向來成績優異的劉婉蕓,在18歲那年不負眾望,以661分的高分成為哈爾濱市的文科狀元,順利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婉蕓成了父母眼中的天之驕女,父母對她的高考成果十分滿意。能夠考入北大,望女成龍指日可待。在其他人眼中,她更是被捧上了天。北大才女、狀元學霸的標簽壹壹向她貼來。
天才有時候往往都是偏執的,劉婉蕓也不例外,她似乎並沒有覺得,眼前考上北大的榮耀有多麽值得驕傲。乖巧懂事的外表下,其實藏著壹顆叛逆的心。
文科狀元,高顏值學霸卻癡迷網絡小說
考上大學之前,劉婉蕓壹直以來都是狂熱的文學愛好者。她喜歡文字、熱愛閱讀,為了自己喜歡的書,可以來回多次去書店購買。或許正是這樣的熱情和天賦,才讓她能夠拿下文科狀元的榮譽。
劉婉蕓在北大讀的是金融專業,與她喜歡的文學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北大的校園裏,多的是智商高、有才華的精英;而她所讀的金融專業,更是人才濟濟,競爭激烈。
然而就算是如此,她不僅沒有落下學業,還將自己的愛好繼續下去。讀過很多書,她也想寫自己的書。在大學期間,她萌生了寫網絡小說的想法。如果有想法,就壹定要付諸實踐,幸而劉婉蕓對文學的熱情沒有讓這個想法胎死腹中。
經過了壹年多時間的努力,2009年,也就是在劉婉蕓大三的時候,劉婉薈以八月長安為筆名,出版了第壹本長篇青春小說《妳好,舊時光》。這是劉婉蕓的第壹部小說,後來也被拍攝成了電視劇。從此之後,她開始了自己的網絡小說創作之路。
作為文科狀元、別人眼中的學霸,不朝自己學習的金融專業方向努力,竟然去寫網絡小說。這在所有人看來,都是在自我放棄,理解她的人很少。但是劉婉蕓並不在意,因為她做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就像但丁在《神曲》中喊出的那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為網絡小說放棄正業
2010年,劉婉蕓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畢業,迫於現實的壓力,她選擇了壹份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在上海金融行業從事資產投資工作。
但是在金融行業待的時間越久,她就越來越厭煩這個工作,想繼續從事文學創作工作的渴望就越來越強烈。三年後,她就毅然決然地辭去了這份在所有人眼中高薪、很正經的工作,開始專註寫作,成為了壹個真正的網絡小說作家。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壹個瘋狂的舉動,但是她用實力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最好的我們》中有這麽壹句話:“我的生活是單線程任務,不必選擇,不必割舍,不必掙紮,只要學習就好了,只要奔著那個目標跑過去就行了,別迷惑。”故事中的人物,也是有八月長安自己的影子吧,這句話就像是八月長安在勉勵自己,不要放棄心中的那個目標,那個自己熱愛的理想。
北大才女,如今怎樣了
她用十年的時間,讓人們逐漸忘記了那個文科狀元劉婉蕓,記住了壹個叫八月長安的青春文學作家。十年間,八月長安創作了《妳好,舊時光》、《暗戀橘生淮南》、《最好的我們》等青春文學小說,成為了豆瓣評分最高青春文學作者。
這些小說都被改編成了電視劇,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和口碑,還捧紅了很多像劉昊然、張新成這樣的小鮮肉。由於小說的質量高、文筆佳,八月長安也成了眾多學生、年輕人追捧的作家。
後來為了突破創作領域,她還執筆了自己第壹部都市言情小說《被偷走的那五年》,後被改編成電影。2019年,還擔任了《皮囊》的總編劇。
80後劉婉蕓,今年已經33歲了,但是她依舊在繼續自己的創作。如今的她,氣質優雅、濃濃的書卷氣,並沒有被資本淹沒。她最希望的,還是寫壹本能讓讀者和自己都滿意的作品。
汪曾祺曾說:“人活著,壹定要熱愛些什麽。”八月長安是世人眼中那個考上北大的才女,世人壹廂情願的認為她會走所有人都會選擇的那條康莊大路,繼續著北大狀元的神話。但是如果她真的放棄了自己真正熱愛的文學,她的壹生都將是可悲的。
壹定要為自己而活,既然路是自己的,那就應該由妳來選擇。不管命運將妳置於何地,最後的選擇權其實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活在世俗的口水中,早晚會被痛苦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