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摘牌已成定局 樂融單飛布局AIOT能否產生裂變?
為了更好的發展電視業務,樂融在5月7日於北京召開了品牌戰略發布會,新品緊扣AI人工智能,包括智能系統、應用場景、功能應用等層面,意欲借助AIOT的東風再續輝煌。
同時,LeTV電視中文品牌正式由樂視更名為樂融。該品牌定下了年內沖擊互聯網電視第壹陣營的目標。樂融董事長劉淑青在會上表示,樂融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產品端的投入研發和與用戶的互動,希望今年能達到100萬臺以上的銷量。
樂融單飛品牌更換 欲借新品盤活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彩電零售量同比減少了二點七個百分點,零售額更是同比降低了十壹點四個百分點,國內彩電市場銷量下滑明顯。在整體大環境低迷的情況下,樂融此時所發布的超5電視又將憑什麽來盤活電視業務,再創佳績?
據了解,樂融致新系原樂視電視運營主體。2018年,融創通過拍賣的方式獲得了樂融致新的控股權,持股比例合計達到46.05%,樂融致新不再納入樂視網合並財務報表。剝離後的樂融致新被納入了融創文化板塊。樂融LeTV超級電視此次推出超5系列與樂融Y系列新品電視,以互聯網智能 科技 引領者的身份來定位品牌,全面布局AIOT生態,欲借新品盤活市場。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面對新時代的消費者,包括互聯網電視品牌在內的企業想要獲得認可,拉動產品銷量,不僅要做好產品轉型升級,還需打造差異化的功能或賣點來吸引更多用戶。
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大尺寸、超高清以及融入了AI人工智能的電視產品已成為市場主流。 健康 需求也成為了了用戶普遍關心的問題,此次樂融LeTV推出的超5電視采用了“凈藍”技術,從物理光學上解決藍光傷眼難題,針對背光LED芯片的藍光主波長峰值,從普通的447.5~450nm偏移至457.5~460nm之間,從根源上減低短波長藍光傷害,讓長時間觀影不致疲勞和傷眼。
同時,樂融“凈藍”技術更同時獲得了德國萊茵Tu?V、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三大權威機構 健康 護眼認證。
目前,大部分高端電視所配備的HDR10以及MEMC運動補償技術也都在超5電視上得以體現。在音質上,超5電視采用跑道型設計,具備更高的聲壓級,在低能量消耗的同時獲得更高的發聲效率,更透徹的音頻解析,更鮮明的聲音層次。它還采用了新壹代A73架構Mstar6A848專業電視芯片,支持2G+16G大存儲,無論是觀看超清4K視頻或是玩大屏 遊戲 ,都可以獲得流暢的操控體驗。
眾所周知,智能家居運行的全鏈條都需要強大的信息系統做支撐,穩定快速的網絡環境是剛需,而5G時代的到來,讓智能制造的實現成為可能。為了更好的發力智能家居市場,樂融計劃將全新打造壹個開放的萬物智慧物聯平臺——EUI+AIoT=EUIoT。EUIoT賦予電視連接智能設備和非智能設備的能力,如果用戶家裏已經有了智能設備,可以直接自動聯入電視的EUIoT平臺,而對於非智能設備,已有傳統家電只需要購買指定品牌的智能插坐或智能紅外遙控設備,即可自動聯入電視的EUIoT,實現全屋互聯。
後互聯網電視時代 品牌路向何方?
受互聯網思維影響,除樂視、小米等少數互聯網電視企業外,不少互聯網電視企業僅進行線上渠道布局。但除了價格優勢外,互聯網品牌的影響力卻難以與傳統電視企業相抗衡,這幾年的過招間敗下陣來。
硬件免費+內容付費的樂視模式,的確促成了互聯網電視行業的快速發展,這樣的發展模式被眾多企業爭相效仿。然而不斷被拉低的均價,也成了壓倒不少中小電視企業的最後壹根稻草。在樂視電視的市場份額占比出現大幅下滑時,中小互聯網電視廠商除了需要面對小米、PPTV對市場份額的蠶食外,其生存空間也不斷受到傳統電視企業的擠壓,促成了互聯網電視行業的重洗牌現象。
互聯網電視的“價格戰”策略,與當時企業缺乏傳統彩電在渠道和售後方面的優勢與經驗有關。在缺乏技術積累的情況下,樂視當時選擇硬件免費+內容付費的模式切入彩電市場,樂視也憑借這種模式快速切入市場,成為互聯網電視陣營第壹品牌,這種模式也很快被微鯨、暴風、看尚等後繼者所效仿。面對版權內容的爭奪,無疑大幅加劇了電視企業的成本支出。樂視電視以內容收入反哺電視硬件的模式不久宣告破產,互聯網電視品牌開始轉換思維方式,思考其它的突圍方法。
隨著華為、壹加等手機企業宣布將入局電視領域,已脫離樂視系的樂融致新發布新產品,互聯網電視行業或將迎來第二輪競爭。互聯網電視需要采取怎樣的策略來拉動彩電行業的良性發展,是每個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在國內彩電市場中,消費者可以看到“價格戰”已趨於常態化,企業的價格變化多來自對自身戰略的考量,每家企業的價格戰都有階段性的策略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彩電品牌不會用降價的方式來吸引用戶,更多的是以通過加強產品品質來提升品牌溢價。
筆者認為,雖然價格任然能吸引消費者在產品面前停駐片刻,但包括互聯網電視企業在內的彩電品牌需要通過結構升級,優化產能等方式來提高利潤才比較穩妥。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可借鑒進口品牌,采用名人效應、利用技術差異、品牌標簽或能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吸引消費者購買,同樣也能拉動利潤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