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金屬,非金屬,與類金屬
1.類金屬
金屬與非金屬結合的化合物,其性質介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 常見的有金屬的硼化物、碳化物、矽化物等。許多類金屬化合物,為難熔化合物,熔點高,硬度高,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很高的導電性和傳熱性,有的類金屬在真空中或在電場和熱的作用下有發射電子的能力。某些類金屬化合物還具有半導體性質,如壹些矽化物、硫化物、氮化物和磷化物等。 常見金屬與類金屬:鉛(Pb)、汞(Hg)、鎘(Cd)、砷(As)等其它金屬與類金屬:錳(Mn)、鈹(Be)、鉻(Cr)、鎳(Ni)、鋅(Zn)、鉈(Tl)、錫(Sn)、銻(Sb)、磷(P)、硒(Se)、硼(B)
2.金屬
除錫、銻、鉍等少數幾種金屬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大於或等於4以外,絕大多數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小於4,主族金屬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s1或ns2或ns2 np(1-4),過渡金屬的外圍電子排布可表示為(n-1)d(1-10) ns(1-2)。主族金屬元素的原子半徑均比同周期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除外)的原子半徑大。
3.非金屬
非金屬在通常條件下為氣體或沒有金屬特性的脆性固體或液體,如元素周期表右上部15個元素和氫元素,零族元素的單質。大部分非金屬原子具有較多的價層s、p電子,可以形成雙原子分子氣體或骨架狀,鏈狀或層狀大分子的晶體結構。
擴展資料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非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