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龍口市的歷史

龍口市的歷史

秦漢時期

西漢·新莽(公元前202年~公元23年)

東萊郡

治掖縣(今萊州市)。漢高祖劉邦置。轄掖、 、平度、黃、臨朐、曲成、牟平、東牟、 、育犁、昌陽、不夜、當利、盧鄉、陽樂、陽石、徐鄉17縣。

東漢(公元25年~220年)

青州刺史部 之東萊郡

治黃縣(今龍口市)。轄黃、牟平、 、曲成、掖、當利、東牟、昌陽、盧鄉、長廣(東漢末曾置長廣郡,曹魏廢)、黔陬、葛盧、不其13縣。

西晉(266年~316年)

青州 之東萊國

治掖縣(今萊州市)。轄掖、當利、盧鄉、曲成、黃、 6縣。

魏晉南北朝時期

曹魏(220年~265年)

東萊郡

治黃縣。轄黃、掖、當利、盧鄉、曲成、 、長廣、牟平、東牟、不其 (亦作不期)、昌陽、觀陽12縣。

南北朝(420年~589年)

壹、南朝(420年~589年)

東萊郡

治曲城(萊州鎮北10公裏大原鎮西曲城村)。轄曲城、掖、 ( 字別體)、盧鄉、牟平、當利、黃7縣。

二、北朝(439年~581年)

光州f 之東牟郡

晉治東牟(今煙臺市福山區古現鎮)。東魏武定元年(543年)移治黃(今龍口市黃城集村)。轄牟平、黃、 、觀陽4縣。

隋唐五代宋金時期

隋(581年~618年)

東萊郡

治掖縣(今萊州市萊州鎮)。隋初為光州,開皇5年(585年)改稱萊州,大業初改為東萊郡。轄掖、膠水、盧鄉、即墨、觀陽、昌陽、黃、牟平、文登10縣。

唐(618年~907年)

河南道 之萊州(東萊郡)

治掖縣(今萊州市)。隋東萊郡。唐武德4年(621年)置萊州,領掖、膠水、即墨、盧鄉、昌陽、曲城、當利、曲臺、膠東九個縣。六年廢曲城、當利、曲臺、膠東四個縣。貞觀元年(627年)廢盧鄉縣入膠水縣,並將登州之文登縣、廢牟州之黃縣劃屬萊州。麟德元年(664年)置牟平縣,屬萊州。如意元年(692年)劃出黃縣、文登、牟平三縣置登州。天寶元年(742年)改萊州為東萊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萊州。轄掖、昌陽、膠水、即墨4縣。

北宋(960年~1126年)

京東東路 之登州

治蓬萊縣(今蓬萊市)。轄蓬萊、黃、牟平、文登4縣。

金(1115年~1234年)

山東東路 之登州

治蓬萊縣(今蓬萊市)。轄蓬萊、福山、黃縣、棲霞4縣。

元明清時期

般陽府路 之登州

治蓬萊縣(今蓬萊市)。元初屬益都路。中統五年(公元1264年)改屬淄州路。至元二十四年(1288年)改屬般陽府路。轄蓬萊、黃縣、福山、棲霞4縣。

明(1368年~1644年)

登州府

治蓬萊縣(今蓬萊市)。明初登州屬萊州府,洪武6年(1373年)改為直隸州,9年升為登州府。轄寧海州及州屬1縣,直隸縣有蓬萊、黃縣、福山、棲霞、招遠、萊陽6縣。

清(1644年~1911年)

登州府

治蓬萊縣(今蓬萊市)。清順治初年轄寧海州及蓬萊、黃縣、福山、棲霞、招遠、萊陽、文登7縣。雍正12年(1734年)以成山衛置榮成縣;大嵩衛置海陽縣,均屬登州府。鹹豐八年(1858年)根據喪權辱國的《中英天津條約》和《中法天津條約》福山縣煙臺為英法兩國開為商埠。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根據不平等的《中英訂租威海衛專條》,文登縣之威海衛及附近海面租借於英國。至清末,登州府轄寧海州及蓬萊、黃縣、福山、棲霞、招遠、萊陽、文登、榮成、海陽9縣。

民國時期行政區劃

壹 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月~1928年4月)

1 民國元年(1912年)的行政區劃

登萊青膠道 轄登州、萊州、青州3府和膠州1個直隸州。

登州府 下轄寧海州及蓬萊、黃縣、招遠、棲霞、萊陽、福山、海陽、文登、榮成等1州9縣。

2 民國三年(1914年)的行政區劃

膠東道 道治福山縣煙臺。轄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萊陽、牟平、文登、榮成、海陽、掖縣、平度、昌邑、濰縣、膠縣、高密、即墨、益都、臨淄、廣饒、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日照等26縣。

3 民國14年(1925年)的行政區劃

東海道 轄福山、蓬萊、棲霞、招遠、黃縣、萊陽、牟平、海陽、文登、榮成等1 0縣。

二 南京政府時期

1 1928.4-1937.7

第七區轄牟平、 文登、榮成、海陽、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等9縣及長山島行政區。 專署駐牟平。長山島行政區系1929年冬析蓬萊縣壹部所置,1935年3月裁入蓬萊縣,1937年1月復置。

2. 1937.7-1945.8

第九區系由戰前的第七區析出,轄棲霞、蓬萊、黃縣、招遠等縣。

附:日偽統治區的行政區劃

1 1938年的行政區劃

魯東道 轄平度、掖縣、蓬萊、黃縣、招遠、棲霞、福山、牟平、海陽、文登、榮成、萊陽、即墨、膠縣、高密、日照、諸城等17縣和壹度隸屬的煙臺市。道公署駐煙臺市。1939年6月1日, 即墨、膠縣二縣劃歸青島特別市,1940年3月兩縣分別改稱青島市膠州區、即墨區。

2 1940年的行政區劃

登州道 轄煙臺市、萊陽、海陽、牟平、文登、榮成、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及龍口特別行政區、 威海衛特別行政區等***1市10縣2特別行政區。道公署駐煙臺市。1943年8月將煙臺市及龍口、威海衛2特別行政區由道轄改為省轄。

南京政府時期(下)(1945年8月~1949年8月)

第九區轄蓬萊、黃縣、招遠、棲霞等縣。專署暫駐城陽。

抗日根據地及解放區的行政區劃

山東抗日根據地的行政區劃

膠東行政區 之 北海專區

該專區兩度設立, 第壹次在1938年8月,隸屬於中***膠東特委,轄蓬萊、黃縣、掖縣三縣。同年冬出於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需要,經與國民黨山東省主席沈鴻烈方面談判,***產黨撤銷北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正式承認***產黨領導的蓬、黃、掖三縣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12月中***膠東特委設立蓬黃掖行政聯合辦事處,至1940年4月撤銷該辦事處, 二度成立北海區行政專員公署,轄蓬萊、黃縣、掖縣、招遠、棲霞、福山等6縣。

山東解放區的行政區劃

膠東行政區 之北海專區

1945年9月自黃縣析置龍口和黃縣城廂兩個縣級特區, 同年10月置長島特區。1946年2月黃縣城廂特區撤銷,同年4月龍口特區改為龍口市。該專區下轄福山、棲霞、蓬萊、黃縣、招遠、招北等縣和龍口市、長島特區以及僅存在半年的黃縣城廂特區。專署機關駐黃縣。

中華人民***和國時期的行政區劃

建國初期的合理調整(1950年~1957年)

1 1949年

北海專區 轄黃縣、 蓬萊、福山、棲霞、棲東、招遠、招北等7縣和龍口市及長山島、黃縣城廂2個特區。專署駐黃縣。

2 1950年的調整

撤銷龍口市,並入黃縣;

萊陽專區 轄萊陽、招遠、掖縣、掖南、蓬萊、棲霞、棲東、黃縣、萊西、平度、平東、平西、平南等13縣和長山島特區。專署駐萊陽縣。

3 1952年的調整

萊陽專區 轄萊陽、萊西、掖縣、掖南、蓬萊、黃縣、招遠、棲霞、棲東、平度、平東、平西、平南等13縣和長山島特區。專署駐萊陽縣。

4 1956年的調整

萊陽專區 轄威海市和萊陽、即墨、黃縣、棲霞、掖縣、長島、蓬萊、招遠、牟平、福山、萊西、文登、榮成、海陽、乳山等1市15縣。專署駐萊陽。

政區的大幅度撤並和恢復性調整(1958年~1976年)

1. 1958年專(區)、縣兩級政區的裁減、合並

10月萊陽專區更名為煙臺專區,8月至12月期間全省縣機關駐地的通名由原來的××鎮陸續更改為××公社。原黃縣、長島兩縣的轄區全部劃歸蓬萊。煙臺專區 轄煙臺市、威海市和榮成、文登、海陽、棲霞、萊陽、招遠、蓬萊、掖縣等2市8縣。專署駐煙臺市。

2. 1959年至1965年的恢復和調整

(1) 1960年底

煙臺專區 轄煙臺市、威海市和榮成、文登、牟平、海陽、萊陽、棲霞、蓬萊、招遠、掖縣等2市9縣。專署駐煙臺市。

(2) 1961年

恢復黃縣建制,以原黃縣並入蓬萊縣的行政區域為黃縣行政區域

煙臺專區 轄煙臺市、威海市和榮成、文登、牟平、乳山、海陽、萊陽、福山、棲霞、招遠、蓬萊、黃縣、掖縣、萊西、即墨等2市14縣。專署駐煙臺市。

(3) 1965年

煙臺專區 轄煙臺市、威海市、榮成、文登、牟平、乳山、海陽、萊陽、萊西、棲霞、招遠、蓬萊、黃縣、掖縣、即墨、福山、長島等2市15縣。專署駐煙臺市。

3. “文化大革命”期間的行政建置(1966年~1976年)

煙臺地區 轄煙臺市、威海市、牟平、棲霞、榮成、文登、蓬萊、乳山、海陽、長島、黃縣、福山、招遠、掖縣、萊陽、萊西、即墨等2市15縣。

地(區)縣改市、以市帶縣體制的逐步確立(1977年~2000年)

1. 改革開放初期的調整(1977年~1981年)

煙臺地區 轄煙臺市、威海市、牟平、招遠、乳山、文登、榮成、海陽、棲霞、福山、蓬萊、黃縣、掖縣、長島、萊陽、萊西等2市14縣。地區行署駐煙臺市。

2. 地(區)縣改市、以市帶縣體制的逐步確立(上)(1982年~1989年)

(1) 1982年

煙臺地區 轄煙臺市、威海市、文登、榮成、牟平、乳山、海陽、福山、棲霞、蓬萊、長島、黃縣、招遠、掖縣、萊陽、萊西等2市14縣。地區行署駐煙臺市。

(2) 1983年

煙臺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市政府駐地芝罘區

煙臺市 轄威海市、芝罘區、福山區和榮成、文登、牟平、乳山、海陽、萊陽、棲霞、招遠、蓬萊、長島、黃縣、掖縣等1市、2區、12縣。市機關駐芝罘區。

(3)1986-1987年

1986年有三個縣整縣撤銷,改為縣級市。3月撤銷益都縣,設立青州市。6月撤銷曲阜縣, 設立曲阜市。9月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市機關自原黃縣城關移駐龍口。三市原隸屬關系不變。

煙臺市 轄芝罘區、福山區、龍口市、萊陽市和牟平、海陽、棲霞、招遠、蓬萊、長島、掖縣等2區2市7縣。市機關駐芝罘區。

(4) 1988年

煙臺市 轄芝罘區、福山區、龍口市、萊陽市、萊州市和牟平、海陽、棲霞、招遠、蓬萊、長島等***2區3市6縣。市機關駐芝罘區。

3. 地(區)縣改市、以市帶縣體制的逐步確立(下)(1990年~2000年)

煙臺市 轄芝罘區、福山區、牟平區、萊山區和龍口市、萊陽市、萊州市、蓬萊市、招遠市及海陽、棲霞、長島等4區5市3縣。市機關駐芝罘區(現駐萊山區)。

龍口市(小結)

位於煙臺市北部,西、北瀕渤海,東鄰蓬萊市,南與棲霞縣、招遠市接壤。面積893平方公裏,人口62.3萬。轄東萊、龍港、新嘉3個街道辦事處和諸由觀、北馬、石良、羊嵐、海岱、東江、蘭高、七甲、黃山館、下丁家10鎮。市人民政府駐龍口(龍港街辦)。

春秋為萊國地。戰國屬齊國。秦置黃縣,屬齊郡,治所在今黃城集,因城臨黃水河得名。西漢增置 縣、徐鄉縣,與黃縣同屬東萊郡。東漢省徐鄉縣,黃縣為東萊郡治。北魏黃縣、 縣屬東牟郡。北齊有 縣,黃縣屬長廣郡,縣治徙今城關鎮。隋開皇初,長廣郡廢,縣屬牟州,大業二年(606年)州廢,黃縣仍屬東萊郡。唐初屬萊州,神龍三年(707年)改黃縣為蓬萊縣,登州由牟平移治蓬萊。先天元年(712年)析蓬萊縣復置黃縣,屬登州。宋、金、元因之。明、清屬登州府。

1913年廢府、州,存道,黃縣屬膠東道。1925年屬東海道。1928年道廢,直隸於省。1936年10月屬國民黨山東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38年國民黨山東省政府自第七行政督察區劃出棲霞、招遠等4個縣置第九行政督察區,黃縣屬之。同年5月上旬***產黨建立黃縣抗日民主政府, 受中***膠東特委領導;8月北海專區成立,黃縣屬之。10月置龍口特別行政區, 亦屬北海專區。1939年12月隸屬於蓬黃掖行政聯合辦事處。1940年4月北海專區第二次成立(1938年12月撤銷),黃縣屬之。1945年9月置龍口特區和黃縣城廂特區,均屬北海專區。1946年2月黃縣城廂特區撤銷,復歸黃縣。同年4月撤銷龍口特區, 置龍口市,仍隸屬北海專區。1949年6月再度置黃縣城廂特區,隸屬不變。

1950年5月龍口市和黃縣城廂特區同時撤銷, 並入黃縣;時北海專區撤銷,黃縣屬新設立的萊陽專區。1958年10月萊陽專區改稱煙臺專區,隸屬關系不變。同年12月,黃縣與長島縣同時撤銷,並入蓬萊縣。1961年10月,復置黃縣,以1958年撤銷前的行政區域為其行政區域,仍屬煙臺專區(1967年改稱煙臺地區)。1983年8月撤銷煙臺地區,置地區級煙臺市,隸屬關系仍舊。1986年9月撤銷黃縣,改置龍口市(縣級),由煙臺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