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012
(1)各項招生政策及法規
(2)其它各類信息資料
要詳細了解今年本地區的招生計劃;要調查過去(前三年)本地區高校錄取新生的形勢;要調查前三年本地區文、理、外三大類(重點、壹般、大專院校)的調檔分數線;要了解各類院校及專業的前三年的錄取分數線。不能單純看其絕對分,要更多地看其檔次和冷熱變化的情況;要了解考生本人所處的競爭地位。特別是在壹模、二模考試中個人在本地區的名次情況。
(3)充分了解各招生院校及招生專業的情況
由於現在各招生部門、學校網上信息較多,家長和考生可在網上查詢了解。如:學校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專業設置、專業性質和培養目標、主要課程,學生畢業後的分配方向,對學生收費情況和獎、貸學金發放辦法等都要了解清楚。其中最重要的是專業性質和培養目標,即各專業是培養哪壹類人才的,畢業後壹般從事哪些工作,與自己向往的職業是否壹致,特別是農村、邊疆、山區等邊遠地區的考生,由於不太熟悉高等教育的情況,應更註意了解。
壹般來說,在同等條件下,了解信息越多,越有利於考生判斷形勢,做出正確的選擇。但對於"小道消息"應以分析的態度來對待,不要輕信傳言。
2. 選報誌願應考慮哪些因素
(1)經濟承受能力
凡有子女讀大學的家庭,都存在經濟負擔的問題。我國高等學校中,有的專業國家要發給獎學金;有的專業則不發,學生的費用全由家庭承擔。壹般說來,讀綜合性大學、理科院校、外語、財貿等院校,家庭負擔要重壹些。而讀軍事院校、公安院校,家庭負擔則輕些。因此,考生選擇專業時,也要分析家庭的經濟狀況。既要分析現有的情況,也要分析三、四年內的情況。如果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困難,則更應當考慮這個因素,以免入學後因經濟問題引起不必要的苦惱。
(2)專業發展趨向
專業趨向即"熱門"與"冷門"。這裏應該向考生指明的是,人們說的"熱門"與"冷門"在很大程度上與國家招生計劃是不壹致的。按道理,國家招生數量最大的專業就是社會需求量最大的專業,招生數量最少的專業就是社會需求量最少的專業。但是,在考生填報誌願時卻出現了相反的情況。有些招生量很少的專業往往報考者甚多。
每壹位考生在選報誌願時,至少應當弄清以往的"熱門"與"冷門",心裏大致有數,從而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按照壹般情況,新興學科,剛設置的新專業往往較為擁擠。
(3)畢業分配去向
專業選擇將影響今後的生活道路,故選擇時最好能盡量考慮這壹因素。有的專業,學生畢業後要去比較偏僻的地方,有的專業,學生畢業後不能留在大城市,有的專業,學生畢業後要到離家較遠的地方,這些情況考生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另外,考生還應根據個人的誌向、愛好和特長,實事求是地選報誌願。
3. 填寫誌願表註意些什麽
考生選定誌願後,必須填寫《考生誌願表》。填表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打好草稿
根據表格的要求,考生應打好草稿,把第壹、二、三誌願排定。這裏應當指出的是,第壹誌願十分重要。因為錄取時,招生學校首先在第壹誌願內錄取,並且這幾年根據招生部門的統計,第壹誌願錄取率壹般都達到90%以上。因此,如果第壹誌願未錄取上,妳的第二誌願就可能落空。第三誌願希望更是不大。《誌願表》中還有是否同意調劑,是否願意委托、願定向等欄目,考生亦應認真填寫。
(2)認真塗寫
由於今年全國首次全部實行網上錄取,所以草稿經修改擬定後,要認真對照各學校各專業代碼,仔細工整地塗在《誌願表》上,盡量避免錯塗和遺漏。
(3)反復檢查填好表後,壹定要對照草稿反復檢查,直到確認無誤才交上去。
4. 怎樣拉開誌願間的檔次
在選報誌願時,每壹批錄取院校的誌願之間、院校內各專業之間都應形成合理的"梯度",因為在錄取工作中,是按誌願順序進行錄取的,所以處理好"梯度"是很重要的。
各個招生院校及每所院校內不同的專業,由於其自身條件的不同,聲望與影響的不同,考生對其的了解程度不同等多種因素,形成了報考人數多與少的不同、錄取控制線高與低的不同。經過多年演變,逐漸形成了院校間、專業間的"梯度"。"梯度"處理不好,就會白白浪費壹些誌願,甚至名落孫山。
怎樣才能處理好"梯度"呢?首先,要把"基調"定準,即選好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第壹誌願,這個"起點"要恰到好處。其次每批誌願的院校間、專業間要保持合理的距離,要綜合各方面情況預估誌願間的"梯度",不能單純看各校的錄取線,特別是不能單純看前壹年各校錄取線的高低。既要考慮變化的因素,又要考慮不少學校錄取的最後壹個分數段有的是運動員。找到錄取人數較多的那壹段,以此作為自己填報第壹誌願或排列"梯度"的參數較為妥當。
此外,處理"梯度"時,也應考慮相關科目的因素,特別是專業之間的"梯度",相關科目成績突出,"梯度"可適當小壹些,相關科目成績不佳,"梯度"應大壹些。
5. 該不該填"服從分配"批錄取院校
在考生誌願登記表中,每壹批錄取院校誌願欄下面常有"如上面填報的院校未被錄取時,妳是否願錄取到其它院校"壹欄。設置該欄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考生被錄取的機會。每壹批錄取的院校有幾十所甚至上百所,考生只能填寫三個誌願,有的考生不切實際地把誌願報得較高,有的考生由於對有關信息不了解,沒能處理好三個誌願的"梯度"關系,第壹誌願落選後,第二、第三誌願也相繼落空。倘若不設這壹欄目,這部分考生的分數雖然上了該批次院校錄取控制分數線,但仍不可能被錄取,而成為"死檔",這對考生的"命運"是不利的,因此說本欄還是以填寫為宜。
填寫"是否服從分配"壹欄應該註意以下三點:
(1) 明確表態
"是否同意服從分配"必須明確表態,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著此欄不填,凡"空白"者,均作為"不服從分配"對待。
(2) 具體表態
壹些大學歡迎同學具體寫明服從哪些專業,可以按自己的意向順序多寫幾個具體專業,這樣填,有關系(科)的招生人員容易下決心。
(3) 範圍表態也可以填成服從哪壹類的院校或除××專業之外的任何專業。
6. 選報誌願應避免哪些錯誤傾向
"冷熱傾向"相當多的考生有壹種只憑分數填報誌願的傾向。分高報"熱門",分低碰運氣。於是社會上相繼出現了計算機熱、生化熱、建築熱(理工類)等"專業熱";另壹方面則是師範冷、"農林水地礦油"冷。許多考生憑高考成績完全可以考上其它專業,但由於不切實際的盲目趕"熱門"而失去了升學的良機,令人惋惜。同時,註意收集當前以及專家預測的專業行業。例如:人事部2002年年底發布了2002年第三季度全國人才市場供求信息,信息顯示全國人才供需總量雖有增加,但不同專業之間呈現出明顯差異。信息顯示,第三季度,全國人才市場招聘數量居前十位的專業是市場營銷、計算機、管理、經濟、文秘、機械、財會、建築、電子工程和通信工程,占招聘總數的61.6%;求職數量排前十位的專業是管理、市場營銷、計算機、財會、文秘、機械、電子工程、企業管理、外語、化工,占求職總數的47.4%。象以上專業在幾年內仍將屬熱門。
有些人在填報誌願時,眼睛總盯著那些和自己學習差不多的同學,他們報什麽誌願,自己也報什麽誌願。相當壹部分考生是隨大溜,糊裏糊塗地選報了誌願。待學了壹、二後年才發現自己的誌願選擇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