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用編程設計出智能分類垃圾箱,制造此垃圾箱有什麽難度?
自垃圾分類開始在國家部分城市進行推廣實行,陸續有不少城市加入到垃圾分類行列之中。對許多城市居民來講,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生活中常見的壹幕。可因種類繁多,垃圾分類卻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痛點,讓人頭痛不已。
針對垃圾分類難的痛點,小學生用編程設計出智能分類垃圾箱。日前,江蘇常州幾名學習編程的二年級小學生,針對生活中垃圾分類較為困難的問題,花費了壹周時間研制出了壹款智能分類垃圾桶。這款垃圾桶極具操作性,只要操作人站在垃圾桶前說出垃圾的名稱,該垃圾相對應的垃圾桶桶蓋就能夠自動打開。
這幾名小學生的老師稱平時會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編程知識教學,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這款智能分類垃圾箱是學生們最新的作品,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方便人們垃圾分類。
制造此垃圾箱存在的難度成本問題與普通垃圾箱相比較,這款智能分類垃圾箱在成本上無疑高了許多。哪怕不計算編程相關費用,僅僅是相關配件和配套垃圾桶的制造,成本方面都會直線上升。
垃圾分類回收在國內是壹個大趨勢,而想要在全國推廣,垃圾桶的成本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關鍵要素之壹。成本的提升必然導致使用範圍的縮小,簡而言之,該智能分類垃圾桶在生活中不具有普適性。
配套安裝問題該款智能分類垃圾桶的使用安裝,除需要編程和本身配件之外之外,還需電力設施進行配合使用,且相關電子配件的防水工作提升了安裝難度。這也就意味著該垃圾桶除了本身造價偏高之外,在使用過程中同樣需要資源及人力。
這有可能導致垃圾桶的使用變成了壹件讓人犯難的事情,這部分使用費用最終可能還是需要由居民來買單。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居民來講,這應該是很難接受的費用。
小學生用編程設計出只能分類垃圾箱,其創新意識和能力值得稱贊,且本身垃圾箱制造難度並不大,可是放在大範圍內來講,不具有推廣意義,也很難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要選擇。雖然如此,但這種精神依舊值得我們去學習。
少年強則國強,希望年輕人都能以創新精神來未祖國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