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中醫書籍都有哪些?

中醫書籍都有哪些?

中醫書籍有: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難經》、《神農本草經》、《千金要方》、《脈經》、《本草綱目》、《濕熱論》、《千金翼方》、《景嶽全書》、《靈樞經》、《素問》等。

中藥專著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撰者不詳,“神農”為托名,《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是我國早期臨床用藥經驗的第壹次系統總結,歷代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證結果,有說成書於秦漢時期,也有說成書於戰國時期,但原書早佚,所能看到的本書是後世輯錄的結果。

《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書中以簡練古樸的文字闡述了中藥理論的精髓,對每壹味藥的產地、性質、采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癥都有詳細記載;對各種藥物之間如何相互配合應用,以及簡單的制劑,都做出概述。

我們的祖先在兩千多年前,通過大量的治療實踐,已經發現了許多特效藥物,如麻黃可以治療哮喘、常山可以治療瘧疾、大黃可以瀉火等等,這些都已用現代科學分析的方法得到證實。

《神農本草經》依循《內經》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也將藥物與朝中的君臣地位相對應,進行類比,來表明其主次關系和配伍的法則。《神農本草經》對藥物的性味也做出了詳盡的描述:指出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鹹五味是藥物的基本性情,可針對疾病的寒、熱、濕、燥等不同性質選擇用藥。

寒病選熱藥;熱病選寒藥;濕病配溫燥之品;燥病須涼潤之流。此外還參考五行生克的關系,對藥物的歸經、走勢、升降、浮沈都很了解,這樣選藥組方、配伍用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神農本草經》中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