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改革開放40年發生了壹些什麽大事情?

改革開放40年發生了壹些什麽大事情?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歷了波瀾壯闊的轉型。其間,兩件大事具有決定性意義。

壹是,上世紀90年代朱镕基總理的國企改革,壹定程度上增強了國有企業效率,降低了系統性風險,中國經濟實現軟著陸,並擁有了高增長的堅實基礎。

二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國內市場開放加快,內外市場融合產生的競爭、合作,推動國內企業競爭力增強,勞動生產率提高,帶動國民收入上升,居民可以在國內與海外兩個市場選擇商品,整體社會福利上升。

同期,中國商業也發生巨變,從計劃經濟時期的零私企,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改革初期的草根創業;到80年代下海潮;再到千禧年前後的互聯網時代;以及70後企業家和80後創業者。在此期間,商業友好型的制度環境也在發展、鞏固。

改革開放推動國家走向法治,財稅體制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逐漸厘清,進壹步了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

令人欣慰的是,技術創新與制度變革齊頭並進。移動智能終端、人工智能、VR/AR等技術創新,改變傳統的線下商業模式,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的商業繁榮擁有了技術與制度的雙引擎。

然而,中國商業仍需居安思危。當前全球經濟形勢陰晴不定,中美貿易戰陰雲密布,中國企業在創造巨大的輝煌之後,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迎接挑戰需要改革的智慧與魄力,轉變政府職能、打破行政壟斷壁壘、促進私營經濟成長、降低企業稅負、培育創新基礎,這些中國改革的長期主題,今天更到了積極應對、破題求變的時刻。

擴展資料

改革開放是具有重要借鑒意義的四十年

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深刻印證了這樣壹個道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1995年,我前往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那時候的北京馬路上都是自行車。如今北京馬路上雖然還有自行車,但已經從“鳳凰牌”變為了“***享牌”。那時,我買了壹部手機帶到中國,周圍的人看到後都覺得非常新奇;如今中國人已可以用壹部智能手機解決生活中的壹切所需。

改革開放給中國百姓帶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我有許多中國朋友。這幾十年裏,我看到他們的生活條件和環境越來越好,許多人甚至自己當起了老板。在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深圳這些大城市,創業創新氛圍十分濃厚。

我曾訪問過華為、騰訊、阿裏巴巴等壹些企業。那裏的年輕人充滿朝氣,那裏的工作環境比肩世界壹流公司。中國企業讓我感受到壹種蓬勃發展的力量。

參考資料:

中國文明網-四十年 中國奇跡般的發展變化

參考資料:

鳳凰網-外媒:改革開放40年 兩件大事具有決定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