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雲視頻會議?
雲視頻會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了雲計算技術,用虛擬機的方式去代替傳統的昂貴硬件資源。依靠新壹代的音視頻壓縮技術,新壹代的算法,借助於雲計算,在互聯網中網絡丟包的情況下,都能確保高品質、不卡頓、不丟聲音。
現在雲視頻會議市場紛雜,真正做到雲視頻會議的寥寥無幾,視頻系統應該同時具備如下特性,才能稱之為真正的雲視頻平臺:
超高效率視頻處理
高質量的音視頻處理需要耗費大量的計算資源,要滿足雲視頻平臺的超大規模接入需求必須先解決平臺單個媒體節點的效率問題。傳統視頻全編全解機制的MCU每處理1路1080P視頻需要1核以上的CPU,極高的硬件資源需求難以支撐大規模視頻接入。真正雲視頻平臺須采用更為先進的SVC柔性編碼和多流智能路由機制,同樣主頻的1核CPU可支持超過20路高清視頻,在不降低音視頻質量的前提下把單個MCU媒體節點效率提升10倍以上,再通過分布式計算架構將多個媒體節點整合成統壹管理的資源池,支撐超大規模視頻接入。
虛擬化部署
虛擬化技術將計算資源與物理硬件解耦,是對外提供細分量化服務的基礎,是雲計算的必要條件。因此虛擬化部署也是雲視頻平臺的必備條件之壹,即使是傳統視頻巨頭如思科(2015年推出)、寶利通(2016年推出)、華為(2017年底推出)也紛紛推出了虛擬化平臺,證明傳統硬件MCU已經完全落後。
高可靠性集群
超大規模必然要求更高的可靠性。傳統視頻強調單機的穩定性,適合自建小系統使用。但大規模擴展時通過MCU級聯架構會存在眾多的單點風險。雲視頻平臺需要的是整體服務的可靠性,信令媒體分離,每個模塊均可水平擴展,打造高可靠性集群資源,支持異地多活互為熱備。
基於通用網絡
傳統視頻編碼H.264AVC基於專線設計(低延時、帶寬穩定、極低丟包),難以適應通用互聯網的應用要求,大大限制了應用場景範圍。而雲視頻平臺采用SVC柔性編碼和多流智能路由機制,基於通用網絡提供高質量音視頻服務,適應專線、互聯網、3G/4G、衛星等多種網絡條件接入。
高可擴展性
“擴容改造”這個詞在雲計算裏是不存在的,整體架構彈性擴展,無需隨容量變化而改變部署,就跟電、自來水壹樣。在整體基礎硬件資源足夠時按需調用、動態遷移、自動擴展、快速交付。
SAAS級按需服務
雲視頻服務屬於雲服務裏的SAAS層(軟件應用即服務),要達到這壹標準,除了底層架構外還需要壹個運營級別的管理後臺,滿足3大要求:
1)用戶自主使用服務,提供專屬企業後臺。
2)高度自動化,按用戶需求快速交付資源(如擴容需求)。
3)數據運營,為用戶提供各項數據統計,幫助用戶更好的完成總結匯報、容量規劃等工作。
綜上所述,要想符合雲視頻的6大特性,技術上必須同時滿足4個標準:第壹必須采用SVC柔性編碼算法,第二必須是虛擬化部署,第三必須是頂層扁平化設計,分布式集群架構,第四必須具備SAAS級運營平臺。只有同時滿足以上所有要求,才能夠被稱之為“雲視頻”。
根據如上標準,視頻會議行業的思科、寶利通等巨頭因不具備柔性編碼算法和SAAS級運營平臺,多以硬件設備形式進入我國市場,因此只能算作傳統視頻會議廠商。目前全世界能提供真正“雲視頻”服務的代表廠商只有3家: ZOOM、Vidyo和小魚易連,ZOOM和Vidyo都是美國廠商,國內主要靠代理商和代理品牌運營,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進壹步擴大,成本上升以及可用性是顯而易見的問題。而小魚易連是國內唯壹壹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雲視頻服務商,擁有30余項核心音視頻專利。
與ZOOM、Vidyo相比,小魚易連最大的優勢在於不僅有性能上與其匹敵的全球部署雲平臺,而且還有完整的智能硬件研發團隊,具備全場景智能硬件終端產品線,能為用戶提供完整的“雲+端”整體解決方案。ZOOM、Vidyo等廠商及所有代理商的解決方案充斥了大量第三方產品,匹配和調試難度非常高,在大規模部署的情況下,很難保障用戶的視頻會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