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北京青年報微博

北京青年報微博

近日,壹部名為《風情不搖晃》的網絡小說引發輿論熱議。

1月4日晚,四川戒毒所發布微博,點名批評壹部名為《風情不搖晃》的網絡小說歌頌毒梟愛情,表示“文學創作要有底線,不能讓英雄流血再寒心。中國是禁毒大國,對毒品是零容忍態度。歷史不能重演。毒品壹日不絕,禁毒壹刻不止!”

小說封面圖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四川省戒毒管理局表示,中國對毒品是零容忍的態度,中國是世界上列管毒品最多、管制最嚴的國家。和平年代,緝毒警察是最具風險的警種之壹,面對暴戾的毒販,每壹次抓捕都以命相搏。2017年以來,全國有30余名禁毒民警犧牲,60余名禁毒民警負傷。呼籲抵制“毒”小說,致敬英勇的禁毒英雄。“妳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因為無數勇敢的人把黑暗擋在妳看不見的地方。”

微博截圖

據視頻介紹,網絡小說《風情不搖晃》主要講述女主為給緝毒警察男友報仇而自發當臥底,和毒梟戀愛並將其送入監獄的故事。有粉絲讀者閱讀後在社交平臺發布詆毀緝毒警察、過於歌頌愛情以至於讓人不適的言論。

***青團中央連續發文:莫讓緝毒英雄流血又寒心

隨著事件發酵,1月5日,***青團中央連續發文點評該小說,“文學創作要有底線,對任何洗白、美化毒販的行為零容忍,莫讓緝毒英雄流血又寒心”。

“愛上毒梟、歌頌毒梟愛情壹些網絡文學為追求獵奇,拋開法律與道德底線美化毒販形象,嚴重扭曲青少年價值觀。須知毒品曾令中華民族陷入了百年屈辱,如今仍有許多人為禁毒事業獻出生命慘痛的歷史與流血的事實,時刻警醒著我們,禁毒警鐘長鳴”。

微博截圖

出版社最新回應:系與第三方合作出版,已下架

另據北京青年報消息,記者註意到,在某電子書閱讀APP中,該小說已有300多人閱讀過,其中約壹半的人認為該小說“不行”“壹般”,有閱讀過的網友留言稱“對犯罪分子的每壹絲美化同情,都是對緝毒警察、對被傷害者的傷害侮辱。讀小說可以不帶腦子,但不能沒有三觀”還有網友留言“男主是毒販誒朋友們,者都能忍?毒販永遠不值得同情。”在該電子書閱讀APP中,該小說已被下架。

此前,該小說的作者“初禾初”在回應爭議時稱:“寫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就是對正義的追尋,對程祁和周凜的刻畫,每個字都在表達我對緝毒警察的尊重與敬佩;我也不止壹次描繪荊復洲的殘暴陰狠,對他的死沒有任何同情,更談不上‘洗白’。”

5日上午,北青報記者致電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圖書營銷部工作人員稱,目前已被下架,網上已經沒有賣了。“這本書不是我們這邊發行的,是跟合作公司合作出版的,具體情況要問總編室那邊。”隨後,北青報記者多次致電總編室,但電話均提示在通話中。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四川戒毒微博、***青團中央微博、北京青年報

媒體評論

小說《風情不搖晃》被批,背離真實的創作當然會千夫所指

1月4日,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官博點名批評小說《風情不搖晃》,表示文學創作要有底線,抵制“毒小說”,引發網友關註。1月5日,該書出版社工作人員表示,書籍早已不再加印銷售。

目前,多個網購平臺已無法搜到該書。

早在官方點名批評之前,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上對這本小說已有很多質疑和批判。該小說的簡介顯示,作品主要講述緝毒警察程祈的女友安願為了給犧牲的男友報仇,在毒梟荊復洲身邊臥底搜集罪證,最後親手將毒梟槍殺的故事。

光看梗概可能沒啥問題,是“復仇文”的老套路。但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描寫了毒梟男主對女主的深情癡愛,為他打造出“對天下人兇殘,唯獨對妳柔軟”的人設,而女主雖然最後槍殺其復仇,但內心卻也對他產生了愛情,可以看出,作者給男主安上毒梟的身份,純粹是為了營造反差,刺激讀者的情緒,讓他們在糾結與痛苦中,產生閱讀快感。

這樣的寫作方法,讓部分看完這部小說的年輕讀者,對身為男主的毒梟產生憐愛、心疼、不舍之類的感情,甚至為了維護角色,辱罵和詛咒緝毒警,大喊“毒梟的愛是最幹凈的愛”也正是因為這些荒謬、出格的言論,四川省戒毒管理局才站出來為緝毒英雄正名,重申對毒品零容忍的態度,也掀起了對這部小說的猛烈批評。

很多網友痛斥該小說“三觀不正”,呼籲將其下架,避免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而小說作者堅持自己對緝毒警是尊敬和敬佩的,並表示“壹千個讀者心中有壹千個哈姆雷特,不能將所有聲音都加註在作者和作品身上”。言下之意就是,我是不喜歡毒梟男主的,但讀者要心疼他,喜歡他,我也沒有辦法。

這話看似有理,但文學創作並不是處於真空之中,其產生基於社會生活,也會對社會生活產生影響,比如,引發讀者的情緒波動,引導讀者的價值判斷,更有甚者,影響著社會的思維結構。所以,好的文學創作是不能脫離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賺稿費的時候就當作品是自己的寶貝,被批評時就認為都是讀者自己誤解,這樣的創作態度未免過於功利和雞賊。

作者在網上推介自己的小說

而且,《風情不搖晃》之所以招致如此強烈的憤怒和反感,並不僅僅只是籠統的因為“三觀不正”,而是因為它背離了藝術的真實。雖然藝術真實並不等於生活真實,而是對“生活真實”的高度提煉,也就是說,它的確是虛構的藝術,但是藝術作品不能脫離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創作主體要具有真切的人生體驗和真摯的情感態度,其虛構和想象要適應多數人的心理接受程度。

在《風情不搖晃》中,女主的男友被毒梟殘忍殺害,挫骨揚灰,父母也因涉毒而死,她卻還能對兇手產生愛意,甚至試圖勸說其金盆洗手,壹起過平靜生活。最終,她為了滿足毒梟“只死在妳手上”的訴求,甚至罔顧法律,動用私刑,讓警方行動撲空。這樣的主角,這樣的情節,顯然不符合社會對正義良知的訴求,背離了人們對於愛情和親情的美好向往,偏離了生活的基本規律,所以會讓讀者感到嚴重不適,感覺情感和價值觀被冒犯。而這樣的畸形愛情,卻被作者描寫為淒美、無奈和糾結。

固然,我們不能否認現實中可能存在畸形和病態的感情,但是將畸形、病態的情感和行為,若無其事地以正常的方式呈現出來,甚至用“真愛無罪”的濾鏡去美化,無疑是無視了文學的審美性和引導功能,追求低級的感官欲望的放縱,的確“有毒”。

讀者部分不當言論被曝光

文學與其他藝術形式壹樣,是需要壹定的審美門檻的。但網文的快速發展,拉低了文學創作的門檻,也讓創作的平均質量下降。雖然其中也不乏壹些優秀作品,但更多的是流水快餐式的口水文,是平臺賺點擊量的工具。很多網絡小說文筆粗劣,缺乏審美性,以吸引讀者眼球為目的,為了博眼球而脫離現實、背離真實,喪失底線。

但是,在當下的創作環境中,卻幾乎沒有文學評論對網文閱讀進行探討和引導,因為很多作品不具備探討的藝術價值,只是像商品壹樣,以網友的蜻蜓點水,情緒化的閱讀評價,為“好不好”的唯壹標準。這樣,很容易讓寫作者在粉絲的追捧中忘形,在流量的漩渦中迷失,刻意迎合讀者以賺取商業利益,堆砌出大量的“文字垃圾”。

據統計,目前,網絡文學作品累計約3000萬部,讀者約5億人,青少年是網絡文學作品最大的讀者群體,而網絡文學作品中現實存在的內容導向偏差、低俗、色情、暴力等問題,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有讀者“心疼毒梟”,就是壹個最典型的例子。

很顯然,僅僅將壹部問題作品罵上熱搜,即時下架,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這樣背離真實、冒犯讀者、褻瀆英雄的作品,為什麽能通過平臺審核,為什麽能出版,才是大家最為關註的問題。

長遠而言,文學要健康發展,多出精品,就亟需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和標準,讓專業的文學批評去激濁揚清,引導糾偏,讓長效的監管機制去強化把關,明晰底線,不可讓壹味追求“爽感”,迎合受眾而成為快餐文學的“走紅秘訣”,讓文學創作不管在紙上還是在網上,都應回歸對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衡量和討論,形成活躍但良好的創作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