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我和我的祖國的指揮手勢啊
方向分別是手來向:下—左—右—上,連貫起來做。這首歌是3/4拍。
令人激動的小提琴快閃活動完美落幕,哈爾濱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副團長於學鋒仍舊激動不已,心情壹時無法平靜。於雪峰雖然有21年的指揮經驗,但不排練合唱還是第壹次。
《我和我的祖國》植根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我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來自內心。現場數百人受到旋律的影響,主動跟著旋律壹起唱”,為現場轉為觀眾,指揮現場數萬人的合唱。情感與音樂的融合是最美的交響樂。
為了這次快閃表演,交響樂團認真排練了很多次,《我和我的祖國》的交響樂光盤,讓孩子們在家裏練琴時能夠和哈爾濱交響樂團壹同演奏。
擴展資料:
音樂指揮的作用:
壹、提示演奏員。壹部作品常常規模龐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譜的同時記住所有排練時要求的所有細節,這時,指揮在臺上的手勢會起到提示作用。
二、決定壹些無法定量的處理。比如,演奏員記得某處指揮要求漸慢或漸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從哪裏開始慢,到哪裏回到原來的速度等等這些,是無法量化在譜面上的,只能看指揮臨場的表達,因為藝術是需要情緒的,不是寫下來就行了的。
三、臨場發揮。演出,本身會讓人處於壹種亢奮的狀態中,指揮常常在演出中迸發出排練時沒有過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奏者必須註意指揮在臺上的動作,並且要和指揮配合默契,壹旦指揮出現了排練中沒有的處理,演奏者反應要快,要立即表現出來。
四、表現性,增強作品感染力。這壹點並不是所有指揮都有,指揮各有各的風格,有的指揮看上去沈默,熱情都在心裏和手上,有的指揮則表演性很強,在音樂傳達感情的同時,指揮自己也在用形體動作給觀眾傳達著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