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我國地域遼闊,西北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歐亞大陸的腹地,東南瀕臨世界上最大的水面——太平洋,西南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這樣極其復雜的地理條件,使我國的氣候具有強烈的季風性、大陸性和類型多樣性的特征。與世界同緯度的其它國家相比,我國氣候的這種特征是很獨特的。

季風型氣候顯著

我國處於歐亞大陸的東南部,面對廣闊的海洋,海陸之間的巨大熱力差異使我國季風氣候特點更為明顯。主要表現為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的變化,隨季風的進退,降水也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

冬季,我國大陸主要為極地大陸氣團或變性極地大陸氣團所控制,在80~90°E高空多為高壓脊,而沿海高空常為壹大槽,脊前、槽後的冷空氣不斷南下,加強了地面的冷高壓(蒙古高壓),溫暖的海洋上多為低氣壓所控制。氣流不斷地從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使得我國冬季對流層低層盛行西北、北和東北風。極地大陸冷高壓及其伴隨的極鋒或次冷鋒是冬季我國天氣的主要控制系統,天氣氣候特征是降水少和低溫、幹燥。尤其是寒潮或強冷空氣天氣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伴隨的大風和降溫對工農業生產危害較大。

夏季,我國大陸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副熱帶海洋氣團和熱帶大陸氣團所控制,高空在東經70~80°E處為壹低壓槽,沿海為壹淺脊,地面氣壓系統在歐亞大陸均為蒙古低壓所盤踞,它與海洋上的高壓相配合使得我國夏季對流層低層盛行西南、南和東南風。這時除了極地冷空氣及其伴隨的冷鋒仍然可以影響到華北壹帶外,大陸熱低壓、副熱帶高壓、熱帶低壓、熱帶氣旋、東風波等成了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系統。天氣氣候特征是高溫、濕潤和多雨。這種雨熱同季的氣候特點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高溫配合沛雨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水稻的主要產區,我國水稻種植最北可以到黑龍江省的漠河,從東北的壹年壹熟,華北、華中的兩年三熟、壹年兩熟,以至華南的壹年三熟,都受惠於這種雨熱同季的氣候特點。但持續的暴雨或局地強降雨,又常常造成夏季我國大範圍或局地嚴重的洪澇災害。熱帶氣旋所挾帶的狂風暴雨,對漁業生產和海運交通有很大的影響,甚至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在登陸地點附近(有時可以深入到內陸)常會引起風災和洪澇災。

夏季風來臨是以雨量突然增加為標誌的。壹般,夏季風雨帶5月初出現在南海北部,5月中旬移到華南沿海。然後,緩慢北推,5月下旬停滯在華南。6月初突然北推,6月中旬到達長江中下遊地區,這便是梅雨期的開始。梅雨壹般維持到7月上旬。然後,夏季風影響淮河以北地區,7月下旬華北和東北地區進入全年雨季最盛期,壹直維持到8月上旬。8月中下旬開始,夏季風雨帶迅速南撤,全國(除東南沿海受到熱帶氣旋影響地區外)雨量迅速減少。9月中旬到10月上旬停滯在江淮中東部壹帶、形成相對的多雨帶。華西地區由於受地形的影響,多出現連綿秋雨,也為壹相對的多雨區。9、10月份華北和華中地區多為秋高氣爽的天氣。10月中旬雨帶退到華南。我國各地的雨季開始和撤退時間正常與否,大都直接與夏季風的進退時間密切相關。

夏季風的來臨和撤退與維持時間等年際間的差異,決定著我國年際間不同的夏季降水狀況和旱澇地區的分布。統計表明,夏季風很強的年份,雨帶迅速推到北方,北方多雨,長江中下遊梅雨期較短,出現嚴重的伏旱;反之,長江中下遊雨帶停滯,雨量過多,發生洪澇,而北方出現旱象,如1999年。因此,季風氣候的特點,特別是冬、夏季風的異常變化,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氣象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國家之壹。幹旱、暴雨洪澇、低溫冷害等是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據1950~1999年統計,我國每年幹旱、風雹、低溫霜凍等災害的受災面積平均約為3800多萬公頃。

以熱量指標分類看我國的氣候類型

我國地處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壹歐亞大陸的東南部,面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壹太平洋,地形復雜,疆土遼闊。西起阿爾金山,東至烏蘇裏江,地跨63個經度。北起漠河,南至南海中的曾母暗沙,南北緯距差49度。因此,我國氣候十分復雜多樣,從熱量上看,我國自南向北,跨越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溫帶、高山、高原還有寒冷氣候。全國87%的國上面積為溫帶、亞熱帶和熱帶。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疆域南起曾母暗沙(北緯4°附近),北至漠河附近的黑龍江上(北緯55°多),南北相距約5500公裏;西從帕米爾高原(東經73°附近),東到黑龍江和烏蘇裏江匯流處(東經135°多),東西相距約5000公裏。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同14個國家接壤,與8個國家海上相鄰:東北與朝鮮接壤,東北、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鄰,正北方是蒙古國,西部毗鄰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相接,南面有緬甸、老撾和越南。

1)種類多,幾乎囊括了世界上各種類型的自然災害。在各類災害中,尤以洪澇、幹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災害發生的頻率高、強度大、損失嚴重。我國素有“三歲壹饑、六歲壹衰、十二歲壹荒”之說。據史料統計,自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中,***發生水災1029次,較大的旱災1056次,幾乎水旱災害年年有之,殘廢萬人以上的災害10~20年出現壹次。近40多年來,平均每年出現旱災75次,洪澇災害5.8次,臺風6.9次,冷凍災害2.5次,都遠遠超過世界的平均頻度。在過去的40年中,壹般年份農作物受災面積為4000萬~4700萬公頃,受災害影響人口約2億,因各種自然災害死亡人數從千至萬人,直接經濟損失500多億元。1989~1992年的4年,年均損失約為全球20世紀90年代初年均損失500億美元的1/4。

(3)時空分布廣,災害的地域組合明顯。我國自然災害的空間分布及其地域組合,與自然和社會經濟環境的區域差異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就宏觀分布而言,多發生在春、秋兩季的幹旱主要分開布在西北、黃土高原和華北;多發生在夏季的暴雨、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廣闊的東部季風區,集中在7大江河流域;森林火災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林區,多發生在冬春幹旱季節;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華北的活動構造帶上;低溫凍害和冰雪災害在青藏高寒流地區尤為突出;臺風、風暴潮多發生在東南沿海地區。西南伴隨地震、暴雨引起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山洪的集群發生。自然災害的空間分布還呈現壹定的***軛性。比如,季風的強弱變化導致了南澇北旱或南旱北澇,以及壹個地區先澇後旱或先旱後澇現象。根據國家氣象局資料統計,各種氣象災害平均發生頻次呈增長趨勢,20世紀的50年代是19.56次,60年代為26.20次,80年代達28.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