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自己的思維能力?
寫得人寫得津津有味,閱讀的人卻食之無味。
如果用抽象的概念去闡述思維,因為人很難感知,概念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沒法切身去理解,就象天女,或許下凡人間,***舞壹段,就全明白了。
思維總是披著不可言說的神秘,象蒙著黑紗的女子。人們透過自己的想象去理解那女子,問世界有多少個男子,就會有多少個的想象,而這個想象卻是真實不虛的。因此大家對思維的理解,基本都不壹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妳有妳的思維,我有我的思維,任何壹個抽象的概念,終究是難逃這樣的結局。
最熟悉而又陌生的思維,世間又多了壹個闡述思維的人,又多了壹個詮釋。
思維的能力,是指壹個人轉換思想,切換維度的能力。
不自覺的無意識的假設--->有意識的自覺的假設,這是壹種思想的有意識轉換。
從自己的觀點轉化到他人的觀點。
從自己的視角轉化他人的視角。
這是思想的轉換。
從維度來說,可以不被已有的角度所束縛。可以自由的切換維度,掃描各個側面去思考,引進時間變量去思考。
思想的轉化、維度的切換,就是壹個人的思維能力。
貫徹到方法層次,就會有很多,妳可以說分析思維、妳也可以說設計思維,妳還可以說創新思維,妳甚至可以說邏輯推理思維。
人們常會講這個人死腦筋、不變通,冥玩不化,大腦格式化了、有路徑依賴、頭腦定式,頭腦定勢、貫性思維,思維盲區,固執,食古不化、三歲看老、諸如此類。
思維說白了就兩點:
思想抱死,不能調整自己的想法、觀念去適應事物。
維度單壹,不能調整思考的方向,不能做到自由的切換維度。
看壹個例子
單面膠到雙面膠即是思想的轉換,也是維度的自由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