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城的第四城概念
出處是朱自清1941年完成的組題文章《外東消夏錄》中的《成都詩》。文章開頭即說:“據說成都是中國第四大城。城太大了,要指出它的特色倒不易。”
————節選自《朱自清留在成都的背影》
後來零點調查公司曾經針對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武漢、成都、西安、沈陽等城市1616名高收入者的抽樣調查數據表明,在最適合生活城市中,成都名列第三,僅次於上海和北京兩座國家大都市。在最適合投資城市中,成都名列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的發展成為了西部乃至全國壹大焦點。當輿論還在討論成都與重慶誰是中國西部實力最強的城市的時候,在爭論誰的空氣質量誰更好、人民生活水平誰更高的時候,成都已經在醞釀並開始打造“休閑之都”的城市定位,而且成都從第三產業如旅遊、教育、文化等方面花大力氣全力打造休閑城市的形象,為成都打出自己的特色,並以熊貓、春熙路、歷史文化為主線,多管齊下,成功為成都在全世界範圍內打出了知名度。
但是從本質上來看,“第四城”是《新周刊》為成都度身定制並炒熱的壹個概念,這並不意味著成都在綜合實力上對深圳實現了絕對的超越。對比國內其他幾座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成都的定位似乎有點模糊。但放眼西部,第四座城市這個稱號也確實難以判定,西部有著全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的飛速發展,最近幾年重慶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成都角色也越來越不明確。但是,不管認同還是不認同,自此以後,成都憑借著華西都市報的壹番炒作,在國內獲得了空前的反響,知名度越發提高,不再是個地處西部而少有人知的全國特大城市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