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文風_試探先進人物報道的文風轉變
中宣部等五部門部署新聞戰線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目的就是采取多種形式紮實推進,切實踐行“三貼近”原則,拉近媒體與受眾的距離,讓新聞報道真正地深入“民心”。那麽,先進性人物報道如何深入“民心”?筆者在工作中對先進性人物報道進行了創新,用平民化的視角進行報道,產生了良好的宣傳報道效果。
壹、用故事的手法展現先進人物的“閃光點”
故事有情節、有沖突、有懸念,人物富有立體感而不抽象,讀者易於被故事中的事跡所吸引,易於被人物的品行所感染,因此千百年來,故事壹直是民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故事的基礎和立足點是事跡。而先進性人物的“閃光點”往往都是在具體的事件中產生的,都是在矛盾的碰撞下閃發的,這為先進性人物報道故事化提供了前提和基礎。
先進性人物報道故事化就是借鑒故事的表現手法,講述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展現先進人物在特定的背景下所閃發出的“光亮”。讀者在“看故事”中了解先進人物的特性,接受先進人物的感染和熏陶。
全國重大宣傳典型王坤友40多年如壹日,紮根農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三次臨危受命讓三個村莊改頭換面,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仍然不辭辛勞勤奮工作。對於這樣的基層先進典型如何宣傳好?如何讓讀者接受?巢湖晨刊作了深入的思考,最後決定改變以往以壹篇大通訊報道結束的宣傳報道方式,而是讓記者深入王坤友生活、工作的地方,采訪收集壹手資料,用說故事的方式講述他的先進事跡,讓讀者在看故事中接受王坤友的感染。在這種思路下,巢湖晨刊連續推出《王坤友的三次任命》、《王坤友的三次“叫板”》、《王坤友的三件“高興事”》、《父親的三次流淚》等系列報道,報道通過故事的手法,全景式地講述王坤的先進事跡,通過情節的推動,通過矛盾的變化,展現他在人生抉擇面前、在工作生活困難面前,所表現出的堅定的黨性品格、真誠為人民服務的高尚精神。系列報道推出後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讀者致電本刊,認為本次報道可讀性強、事跡感人,對宣傳王坤友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故事化報道雖然講究矛盾和沖突,但並不是“閉門造車”,不是任意加工,不是任意制造場景,而是將先進性事跡“有血有肉”地真實展現,否則就脫離了真實,失去了新聞的靈魂。故事化報道要求展現事件的背景、矛盾、不同人物的反應等等,因此,記者必須深入采訪,準確掌握事跡發生的背景、經過、情景等等,只有這樣,報道才能維護新聞的真實性,才能產生真實的震撼力。在王坤友的系列采訪報道中,巢湖晨刊派出四名骨幹記者,在王坤有生活工作的地方深入采訪五天,搜集了大量的第壹手資料。每個先進事跡,記者都采訪了多位當事人,讓他們真實地回憶、重現當時的場景,對當事人回憶不同的地方,我們都進行仔細的核實,這才有了王坤友的系列報道。
二、用平等的視角為先進性人物報道“點睛”
眾多先進性人物報道都會配發評論為報道“點睛”。這些評論點評先進人物的“閃光點”,評述先進人物的宣傳意義等等,升華了報道,引導了輿論。但是,往往有些評論“強賣”觀點,“壹定要……”、“……就是……”……等強迫性語句頻繁出現,這些評論時常帶有“灌輸性”、“強迫性”之嫌,致使評論雖然富有“深度”,但是讀者不易於接受。
筆者認為,為先進性人物報道“點睛”有很多形式,關鍵是不能強迫讀者接受觀點,而是要有平等的視角,通過各種形式引發讀者思考,讓讀者自我感悟、自我接受。在王坤友的系列報道中,我們采用了記者手記的方法為報道“點睛”,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王坤友的每篇新聞報道,我們都配發了壹篇記者手記。根據報道的內容,我們陸續推出《老兵永不死,只是漸雕零》、《人,總是要有壹點精神》、《足跡》、《是什麽在召喚著他?》。每篇手記通過記者的采訪經歷和感悟寫出,而且每篇手記所揭示的主旨正是當天報道的主要內涵所在,例如《人,總是有壹點精神》配發《王坤友的三次“叫板”》,《足跡》配發《王坤友的三件“高興事”》等等。另外,手記通過散文的寫法,記述記者的思考,這種思考也自然而然地將讀者引到本篇報道所要講述的精神實質。例如《父親的三次流淚》,是通過王坤友兒子的敘說,講述王坤友對家庭的終身遺憾,而這些遺憾都是他為了工作所付出的。在這篇報道中,我們配發了《是什麽在召喚著他?》的記者手記,文中這樣寫到“答案或許就在這裏。只因為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王坤友正如《乞力馬紮羅的雪》裏奔跑的豹子,他不知疲倦地、無怨無悔地克服了壹個又壹個困難,只是為了服從壹種召喚,承受生命賦予它的責任,並在無私的奉獻中讓生命的內涵擴展,讓心靈飛升。”文章正是通過這種講述思考的歷程,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觀點。
三、用群眾的語言增進先進人物報道的“親和力”
群眾語言具有形象、生動、平實、通俗等特點,現代大眾傳播媒介面對的是千百萬讀者、觀眾、聽眾,用通俗的語言傳播信息,大眾才易於接受。先進人物報道也不例外,先進人物從“群眾中來”,新聞報道最終也要到“群眾中去”,所以用好、用活群眾語言,可以讓報道鮮活起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讀者更樂於閱讀。
群眾的語言坐在辦公室是說不出來的,記者只有深入基層群眾生活才能得到、才能用好群眾語言。在王坤友的深入采訪中,我們與農民面對面地交流,面對面地探討問題,在這裏我們學到了很多群眾語言,例如,在采訪中,壹些農民說道“叫板”的詞,“叫板”在本地意思是敢於直面困難、敢於解決困難,詞語很生動、很形象,因此我們直接將“叫板”作為其中壹篇報道的新聞標題,文章的形象感明顯增強。
如今,網絡迅猛發展,“灌水”、“爆笑”“有形”“拍磚”……等各種網絡語言大量湧現,受到眾多網民的熱捧,作為新時代的媒體借用網絡語言,既形象,也拉近了與網民的距離,獲得讀者的“狂頂”,典型性人物報道也可以適當借鑒。
但是,使用群眾語言不是生搬硬套,不是牽強附會,而是準確理解、準確使用。現在有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大標題隨意套用方言、流行語等,很多題不對文,易於引起錯覺,並最終影響了媒體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