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冰箱,每壹層該放什麽
三門冰箱的三層,上中下對應的是保鮮、冷藏、冷凍。
保鮮層壹般放馬上要吃的或者蔬菜水果牛奶什麽的。中間的軟凍層放這周可能要吃的鮮肉什麽的,也可以冰啤酒,最下面的冷凍壹般放冷飲,水餃等需要“凍起來”的東西。
應該先了解食物所適宜的儲藏溫度條件,壹般蔬果與飲料適宜在4度左右的溫度保存;肉類食品則必須保存在至少不高於零下18度的低溫中,才能夠儲藏長達半年時間,高於-18度都無法長期保存肉類;新鮮肉類則可以保存在0度左右的溫度內壹小段時間。冰箱之所以要有三開門設計,就是要讓冰箱不同空間的制冷溫度更加細分,從而達到儲存更多品種食物的需要。
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至8℃,在這種環境下,絕大多數的細菌生長速度會放慢。但有些細菌卻嗜冷,如耶爾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這種溫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長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這類細菌的食品,就會引起腸道疾病。
而冰箱的冷凍箱裏,溫度壹般在零下18℃左右,在這種溫度下,壹般細菌都會被抑制或殺死,所以這裏面存放食品具有更好的保鮮作用。但冷凍並不等於能完全殺菌,仍有些抗凍能力較強的細菌會存活下來。 例如:結核桿菌、傷寒桿菌等,把結核菌和傷寒桿菌置於零下193℃的液態空氣和零下250℃的液態氫氣中,它們也凍不死。
因此,有人稱結核桿菌和傷寒桿菌是"凍不死的病菌"。大多數的微生物對低溫都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因此,冷凍盡管可以較長期的保存食品,但是食品的微生物並沒有死去,壹旦溫度升高以後,它們仍然會繼續生長繁殖。所以冰箱保藏的食品,食用前壹定要重新回鍋,否則同樣會引起腸道傳染病,甚至食物中毒。
所以從另壹個角度來說,冰箱如果不經常消毒,反而會成為壹些細菌的"溫床"。
百度百科 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