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為什麽關註細節,但不要過分敏感?

為什麽關註細節,但不要過分敏感?

楊德超和楊小泉同在壹家貿易公司的市場部工作。壹天,部門主管結束與外商的談判後回到辦公室,由於談判進行得不順利,主管心裏特別惱火,情緒也比較煩躁。於是,他對在場的人發起了無名火,大聲訓斥:“妳們是怎麽辦事的,還想不想幹了?”

楊德超誤認為主管的話針對的是自己,於是火氣上升,當面質問主管:“有話您直說,別拐彎抹角的。”

楊小泉則想,主管平時比較穩重,待人也比較禮貌,今天發這麽大的脾氣,壹定有其原因,就上前詢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主管覺得自己的態度過分了,在情緒緩和下來之後,便主動向大家道歉,說明了事情的原委,得到了大家的諒解。只是剛才拍案而起的楊德超顯得十分尷尬,主管離開時看都沒有看他壹眼。

在職場中,往往會有這樣壹種人,他們不是不在乎細節,而是對細節過於關註,反倒不知道如何為人處世。這種沈溺於細節當中的人會表現得十分敏感,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或者態度的微小變化,其實別人並沒有拿他們怎麽著,但他們總以為別人在同自己過不去。上面這個例子中,楊德超就是因為對細節過分敏感、不懂得如何為人處世而犯下了錯誤,結果卻給自己和上司的關系蒙上了陰影。

小楊、小馬和小董是壹個單位的同事。三人平時有說有笑,關系十分融洽。壹天,小楊和小馬去小董家串門。小董十分開心,燒飯做菜,準備了壹大桌子美食,熱情款待她們。三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壹看手表,已經晚上10點多了,於是小楊和小馬就起身告辭。

兩人沒走多遠,小楊突然發現手上的金戒指不見了,於是便給小董打電話,說自己的金戒指不見了,是不是掉在她家了。小董四處尋找也沒有發現戒指,就回電話說沒有。可是小楊卻語氣堅定地說:“妳再好好地找壹找,這個戒指是24k金的,很貴重的。”

聽了小楊的話,小董頓時感覺自己好像做了賊似的,臉上火辣辣的,好像姐妹們的眼睛都在盯著自己看。

此後,在單位裏看到姐妹們小聲說話,小董就不由得懷疑她們是在議論自己偷了小楊的戒指。從此,小董再也不願意與同事們打交道了。

在這件事中,小楊在發現自己的貴重戒指不見之後,心情比較著急,說話的語氣有些反常,本來也是人之常情,沒必要過於在乎。但小董卻對這件小事過於敏感,以至於疑神疑鬼、憂心忡忡,失去了和同事們交往的勇氣。

小董的這種心理屬於對細節和小事過於敏感,在職場中卻常常有類似小董這樣的人。比如,別人丟錢丟物,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但他們卻感覺不自在;別人不經意的壹個動作或者壹句話,往往會引起他們的過分恐慌與不安……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在和同事們的日常交往中,註意細節、周到細致沒有錯,但過分在意細節而患得患失就沒有必要了。

而有些職場中人總希望自己是工作中的強者,是同事們心目中的優秀分子,可往往事與願違,想象與現實之間有距離,這種距離促使他們更加敏感、緊張,隨時捕捉任何可能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結果就很有可能會形成壹種惡性的心理循環:他們越敏感、緊張,就越容易成為同事們的話柄或笑料,反過來又會進壹步加劇他們的猜疑與敵意,這樣他們就會忘記為人處世的壹些基本道理,把人際關系搞得壹團糟。

人在職場,察言觀色的工夫當然是要有的,關註細節的態度也是必需的,但不能過於敏感。敏感過度往往會使得妳忘記了為人處世的壹些基本道理,對妳的事業發展和職場升遷是沒有半點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