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孫店鎮名人
程秉:三國時期之人,字德樞,汝南南頓人。
應玚:字德璉,東漢南頓縣(今項城)人。東漢末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壹。
周興嗣:字思纂,南北朝陳郡項人。生年不詳,卒於梁武帝普通二年。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漢族,河南項城人,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袁克文:1889年—1931年,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號寒雲,又署龜庵,河南項城人。
張伯駒:1898—1982年,河南項城人,生於官宦世家,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壹起稱為“民國四公子”。[19]
黃維剛:1897~1943年,字震三,號雨辰,項城鄭郭範營人, 第二集團軍軍官子弟學校校長等。
付心德:付心德,出生於1900年,原籍 河南 項城,抗戰後定居雲南省龍陵縣,原遠征軍七十壹軍第二野戰醫院少校醫務主任,被譽為中國“抗戰活化石”,於2013年9月21日下午4:30時 去世,享年113歲。文化遺產
●黃廟石橋
位於項城市東南30公裏付集鎮黃廟集內,老泥河西來東註,河南岸屬沈丘縣所轄,河北岸屬項城版圖,兩縣以河橋為界。該橋全系 紅石壘砌而成。橋兩側分別為16個欄桿,每欄桿上刻 石獅、石猴。[15]
●鹿苑寺舊址
鹿苑寺位於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東崔街北側。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武帝肖衍創建。唐德中建中(公元780—公元783)年間,敕修,寺宇較前更為盛。元末毀於亂。明宣德五年(1430年)牛首僧懷忍重修。正德(1506—1521)年間,僧洪錦同鄉民張釗鬻產捐修,寺尚巍煥,僧亦輻集。嗣後鄉民陳守身、張養性重修。至清 宣統三年(1911)殿宇無存,瓦石頹敗,惟寺後銀杏兩株,高數丈,周圍丈余,枝柯相交,參天蔽日,寒氣襲人,雖盛夏亦然。1959年,東邊的壹株銀杏被大風刮倒。幾年前,另壹株銀杏毀於大火。
●楊冢遺址
楊冢遺址位於河南省項城市範集鄉李莊行政村楊冢自然村西北隅。1976年周口地區文物考古學習班在此發掘,根據出土遺物確定為龍山文化遺址。後範集鄉政府在遺址上建立磚窯廠,燒磚取土,將遺址挖成壹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窯坑。[16]
●戰國秦漢遺址
高大莊戰國秦漢遺址位於河南省項城市高寺鎮袁樓行政村,北靠汾河,西臨於營行政村, 李莊、楊莊、高大莊自然村坐落於遺址之上。該遺址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出土大量春秋戰國、秦、漢遺物。曾在楊莊村後出土過西漢窖藏青銅洗22件,在李莊、楊莊、高大莊、袁樓村內出土大量蟻鼻錢。根據《袁和郡縣誌》文獻記載,推測此處應為漢代和城縣城。
●柳杭石橋
柳杭石橋位於河南省項城市王明口鄉柳杭行政村磚寨自然村中央。石橋為鹹豐六年修建,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該橋為三拱紅石橋,長17米,寬5.5米,拱長2.9米。路面用 方石鋪成,橋下溪水環繞,池塘花荷飄香,屬項城八景之壹。橋欄桿用大方磚砌成,已無存。
●廣陽古廟
廣陽古廟位於河南省項城市孫店鎮廣陽行政村廣陽自然村中央,東西大街北側。
●袁氏家族墓地
袁氏家族墓地位於河南省項城市高寺鎮袁閣行政村東北隅。該墓地為項城名門望族袁氏家族的墓地,自清初至民國初年埋葬了34位袁氏後人,其中袁氏家族奠基人袁耀中與郭太夫人 都安葬於此。袁世凱故居位於項城市王明口鎮袁寨村,占地270畝,建成具有明清特色和傳統風格的各式建築248間,周圍是1800米長、10多米高的寨墻,6座炮樓及三道護城河。舊居整體按中、東、西三軸線布局,分東、中、西三組縱深院落,且院落幽曲相連,形成壹片完整且別具風格的建築群。建築群由傳統磚瓦、木材、白灰等建築材料構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特色。
袁世凱行宮
袁世凱行宮袁世凱行宮位於 項城市區中心十字路口南側路西。袁世凱行宮建於1907年,1917年落成。該行宮建築布局坐西向東,由左、中、右三軸三進院落組成,鳥瞰為壹“富”字。198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項城市博物館。主要展出項城市的歷史及袁世凱生平事跡項城,別稱:水寨集,隸屬河南省周口市,是豫東南較佳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點,是中國最大的手工鞋生產基地、中國著名的蓮花味精所在地。 項城位於河南省東南部,為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有袁氏古民居、南頓故城等景點,先後榮獲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科普示範市、中國建設防水之都等榮譽。 項城在周朝初年為項子國,後被齊國滅掉僅存項地名,其中經歷了各朝代的隸屬,到1965年歸屬周口市。
著名景點
南頓故城、袁世凱故居、袁世凱行宮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機場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面積
1083平方千米
下轄地區
15個鎮、6個辦事處
國家/地區
中國
電話區號
0394
別名
水寨集
火車站
項城站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車牌代碼
豫P
地理位置
河南省東南部
外文名
Xiangcheng
郵政編碼
466200
方言
中原官話-漯項片
中文名
項城
政府駐地
人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