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寧波歷史的晚清時期

寧波歷史的晚清時期

鎮海學宮(今鎮海中學)泮池,裕謙殉難處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壹般認為,鴉片戰爭的戰事開始於1840年6月,但是,壹批寧波本地學者則認為,鴉片戰爭的戰事開始於1840年7月5日英軍進攻定海(時屬寧波)。鴉片戰爭中,定海、鎮海和寧波其他地區相繼失守,從1840年至1842年,寧波居民利用各種方式進行抵抗。《南京條約》簽訂後,寧波被開辟為通商口岸。外資的迅速進入、官吏的腐敗和太平天國的戰亂使得寧波本土經濟雕敝。此時,寧波商人大批前往上海,並逐漸在金融和眾多實業領域占據領導地位。寧波本地也在西方和洋務運動的影響下逐漸近代化。寧波加強了海防,並在中法戰爭中取得了鎮海之戰的勝利。 1840年(道光二十年)2月20日,英國政府命令喬治·懿律率東方遠征軍侵華,第壹次鴉片戰爭爆發。6月28日,英國艦隊離開廣州北上,7月2日到達定海,7月6日定海陷落。欽差大臣伊裏布求和,英軍撤走。 次年,裕謙接替伊裏布任兩江總督,督辦海防。林則徐也在6月10日受朝廷命令,“戴罪立功”,前往鎮海協辦防務,7月14日革職調往新疆伊犁。9月5日,璞鼎查率英軍再犯定海,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三總兵殉國,定海再陷。10月10日英軍進攻鎮海,提督余步雲逃走,裕謙自殺殉國。英軍攻破招寶山和金雞山,鎮海陷落。3天後,寧波府城陷落。三個月後,寧波全境陷落。在寧波陷落到南京條約簽訂期間,寧波本地反抗不斷。其中,以徐保、張小火、錢大才等人組成的黑水黨最為有名。1842年3月,奕經率領清軍和來自四川嘉絨(今四川省阿壩州金川縣和汶川縣)的藏族士兵試圖收復鎮海和寧波府城,但由於軍機外泄戰敗,損失慘重。清軍將領朱貴和藏族土軍首領阿木穰、哈克裏戰死。慈城建有高節祠(今朱貴祠)紀念,保存至今。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1844年1月1日,寧波正式開埠。

寧波開埠後,寧波的中外交流以迥異於先前的另壹種方式展開。西方殖民者在寧波建立領事館、醫院、印刷廠和教堂。江北設立中國最早的外灘。1862年(同治元年),美國旗昌輪船公司在寧波建造碼頭,開通滬甬輪船航線。這些設施壹定程度上促進了寧波的近代化,但是,西方商品的傾銷和官員的腐敗使得寧波的社會矛盾日益激化。1844年至1861年,寧波爆發了多次官民沖突和本地民眾與西方傳教士的沖突。

慶安會館 葉澄衷像

盡管寧波在西方和本土人士的努力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批寧波人事業的中心卻開始轉向杭州灣對岸的上海。大批寧波人初到上海時,僅僅是社會的底層。 但是,獨特的商業嗅覺讓他們迅速成為上海灘的主角之壹。壹部分人開始擔當洋商的買辦,但更多的人獲得資金後開始投身民族工商業。1854年,鎮海人葉澄衷前往上海,先後做過學徒,搖過舢舨謀生。1862年,建立“老順記”雜貨店,到清朝末年,成為上海“五金大王”,涉足商業、地產、工業、金融業等多個領域。 另壹位著名的商人是虞洽卿。1881年,虞洽卿在上海做學徒。11年後擔任買辦。1906年開始,虞洽卿決心投資實業,先後創辦四明銀行和三家輪船公司,在滬甬航線上打破了外國輪船公司的壟斷。 清末,奉化和鄞縣的紅幫裁縫也開始進入上海。 據統計,清末進入上海的寧波人已達四十萬。19世紀末,寧波同鄉會與上海法租界發生兩次四明公所事件。特別是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在嚴信厚、葉澄衷等四明公所董事的提議下,全體旅滬寧波人壹度停工罷市抗議,並發生流血沖突,迫使法租界當局保留四明公所地產。 這壹事件也從另壹個側面說明寧波幫在上海的實力。 1861年12月9日,太平天國起義軍占領寧波,建立太平天國政權,並將原被英國人把持的浙海關收歸國有,在慈城擊斃洋槍隊領導者華爾。 在攻打寧波的過程中,太平軍殺死無辜百姓的行為被駐寧波英國領事披露。1862年5月10日,因遭清軍和英法聯軍圍攻,太平天國從寧波府城撤退,次年3月12日完全撤出寧波。

中法戰爭鎮海之役 1911年(宣統三年)8月,同盟會寧波支部成立。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史稱辛亥革命。11月5日,寧波光復。11月11日,象山縣光復。自此,寧波全境光復,進入中華民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