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跳墻”到底奢華到什麽程度?
佛跳墻,壹道站在閩菜系中頂端的菜品,相傳是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的老板?鄭春發研制出來的。這道菜的名字的來源,是壹位秀才在品嘗此菜時,被起壇時的濃郁香氣所迷住,隨即詩興大發,寫下了?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的詩句,因此,也就有了這道菜後來的名字:佛跳墻。
其實,佛跳墻的聞名並不是因為流傳的時間很長,而是因為它的選料用料,制作過程、烹制工具等都極為考究,尤其是用料,堪稱奢華。如果沒有幾千元連食材都買不齊。那麽,他的食材究竟有多豪華呢?
1、佛跳墻的原料種類繁多,且每種選料還要精中選精。
佛跳墻的原料多達18種:海參、鮑魚、魚翅、幹貝、魚唇、花膠、蟶子、火腿、豬肚、羊肘、蹄尖、蹄筋、雞脯、鴨脯、雞肫、鴨肫、冬菇、冬筍等等,
這十八種原料涵蓋了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單從這壹點來說,已經是其他菜品不能比擬的。可是,佛跳墻的選料怎麽會如此簡單呢?
除了選料範圍之廣,其選料還要地域之精。佛跳墻對每壹種食材的要求還有更細致的劃分,常見的鮑魚、火腿、海參等材料還需要進壹步的篩選,要知道普通的原料怎麽能用來做佛跳墻呢?佛跳墻使用的是九頭鮑魚、金華火腿、關東海參,匯天下之精華,樣樣都要考究。說到這裏,佛跳墻的的奢華已經初露尖角了。
2、有了奢華的原料,制作過程當然不能草草了事,對於精選的各種原料的處理更彰顯了佛跳墻的奢華精髓。
比如,選用的高湯用豬腿骨,雞骨,鴨骨經過10個小時的大小火交替熬制,再比如鮑魚是使用前後需要長達8天的時間(泡發5天,小火慢燉3天),當然這也只是其中壹味原料的處理,佛跳墻的原料的制作準備就需要數位廚師半月之久的辛勞。
相對於原材料的制作準備,煨制的時間就變得更短了,但是其中的考究卻壹點也不能少,煨制之酒壇當選?紹興酒壇?,煨制之火需為?無煙白碳?,煨制之封定要清幹荷葉,如此之考究,壹點也不能少,少了壹點,佛跳墻就變了味道。
3、選料、煨制讓佛跳墻身價倍增,當然它的品質和味道自然是配得上如此身價。
都說時間在壹定程度上就是美味的衡量表,前後耗時許久的佛跳墻,在它端到妳面前的那壹刻,妳壹定會為之折服。但凡是有幸品嘗過佛跳墻的人,都會對之贊不絕口,只是個中滋味實在無法用言語形容,還是得親身體驗,才能體會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