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不出門也能快樂陪娃?
炎炎夏日,天幹物燥,最易上火。家裏空間狹小,娃們又過分活躍,被圈養的時間長了,難免心情不爽,家庭矛盾隨之而來。比方這幾天連日陰雨,因為出門少,大花就坐不住了。她表達憤怒的方式非常規律,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大組合拳,壹壹祭出:
1.秒開復讀機模式: 短時間內快速重復“媽媽,什麽時候出去玩?”,壹分鐘內詢問數次,並伴以尿急的肢體動作,兩腿夾緊,小碎步壹直顛,壹直顫。
2.呆坐望天: 坐在陽臺處,雙手抱膝,45°仰望天空,安靜如雞。按說這個行為是利人利己的,但她會以高頻不時回頭望,看是否成功吸引到大人的註意,並且雙眼含淚,偶壹瞥見會讓人心理壓力陡增。
3.哼哼: 不間斷的哼哼,這壹招看似平常,其實最為致命。具體可參考噪音的原理,很容易快速傳染狂躁情緒,波及全家。
壹個無所事事的娃背後,通常都有壹對無所事事的父母。痛定思痛,我反思了壹下,家長把氛圍帶動起來是第壹要緊事。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可在家陪娃,要杜絕壹味的傻陪、幹陪、無所事事陪。為了家庭和諧以及小朋友的心理健康,我在此良心提出幾點建議,供家長參考:
1.互動遊戲玩起來
這壹條的核心要義是,家長不能犯懶,不能犯懶,不能犯懶,重要的事說三遍!對於娃來說,只要有家長參與的遊戲,趣味值立刻UP UP UP!並且家長要全情投入,杜絕敷衍,說白了就是要比娃玩得還要high,用沈浸式體驗讓娃感受到妳的熱情,娃自然會用百倍的熱情給妳回應!
2.親子***讀不可少
“宅”本身對娃有壹項重要意義:修煉心性,培養專註力。這時候就有必要使出親子閱讀這項利器了!平日裏老母親陪娃寫作業時,壹向是劍拔弩張、戰火壹觸即發的緊張氣氛,而親子***讀營造的是輕松和諧的氛圍。家長陪伴在側,娃靜下心看書,長此以往,娃壹定會迷戀這種歲月靜好的感覺,從而愛上讀書,專註力也會得到提升。
3.營造儀式感很重要
不知何時起,“生活需要儀式感”成了各大公眾號宣揚的熱點,有的為了給讀者灌雞湯,有的為了帶貨,種種目的,不壹而足。其實最需要儀式感的,恰恰是小朋友。相對於大人的波瀾不驚,他們的眼睛會放大每壹處不同,稍微的壹點變化,就會帶來內心大片的歡喜。
譬如同樣是吃水果,平時我們啃著吃,而今天卻擺成了漂亮的果盤。
同樣是喝酸奶,昨天的酸奶有些溫熱不過癮,今天卻可以炒成冰酸奶大口嚼著吃。媽媽還把冰酸奶放進了彩虹碗裏,每吃壹口,都好像在大口吃掉冰彩虹,是不是很爽很好玩?
制作冰酸奶的過程也很high啊,只需要在冰樂盤上左右翻炒、上下翻飛,酸奶就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壹根根冰條,是不是很神奇?同理,我們還可以用冰樂盤輕松炒出冰沙、冰激淩卷,孩子喜聞樂見的夏日冰品,都可以輕松實現,是不是很誘人?
營造小小儀式感,可以給娃大驚喜,更能帶來全家壹整天的好心情。而對爸爸媽媽來說,這並非難事,只是舉手之勞而已……
只要家長足夠用心,那個狂躁的小怪獸,分分鐘可以安靜下來。我們的家,或許它空間不大,卻可以成為最有趣的地方,成為壹家人歡樂的海洋。當然,此處還有如下幾點註意事項:
首先,父母需步調壹致,不能有壹方拆臺的情況出現。 例如老母親全情陪玩的時候,老父親切忌在壹旁圍觀、傻笑,更不能語帶嘲諷。打仗親兄弟,上陣兩夫妻,陪玩是大事,爸爸媽媽要高度參與,壹個都跑不了。
其次,室內外活動要兼顧。 三伏天帶娃,講究的是“見縫插針”。瞄準室外陽光不那麽強、溫度不那麽高的時候,趕緊帶娃出去玩。娃歸根結底是社會動物,需要動靜結合,既要放養,也要適時圈養。時刻給娃新鮮感,才能為他們無處安放的能量找到去處。
最後,道理千萬條,陪伴第壹條。 缺少了陪伴,這些方法就全無用武之地。爸爸媽媽們要盡量創造在家陪娃的機會,畢竟,最重要的就是壹家人整整齊齊嘛!哪怕只是壹起炒個冰酸奶,也會讓娃快樂得上躥下跳,哈哈大笑。
祝各位寶爸寶媽可以盡享家庭歡樂,過壹個不生氣不上火,其樂融融的冰爽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