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電的現狀與發展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在接受《第壹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資本市場是壹個催化劑。資本市場對智能家電高度關註。往往有了智能概念,股價就升。 雖然智能家電來勢洶洶,但價格偏貴、缺乏殺手級應用、互聯互通困難,成為智能家電“落地”的攔路虎。
先有格力和小米掌門人的“10億豪賭”,後有長虹控股美菱電器拋出的“豪言壯語”,稱傳統功能型冰箱將在未來10年徹底消失,白電的“智能機時代”將終結“功能機時代”。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家電企業,正相互逐鹿智能家電市場,搶占行業的“制高點”。
用戶交互、粉絲經濟、大數據分析等互聯網思維,正席卷家電業。有行業分析師預測,到2020年智能家電的生態產值,將從之前的50億元飆升至1萬億元,智能終端將增至8000億元的市場規模,更有望實現“10年20倍”的幾何式增長。智能家電要“落地”,實現大規模應用,壹看價格是否為普羅大眾接受;二看用戶體驗是否足夠好,讓消費者願意為智能功能買單。但是,傳統企業背負著龐大的歷史包袱,在商業模式上很難做出大的改變。
智能家電在商業模式上,有無限的想象空間。因為用戶數據是值錢的,即使家電企業硬件產品微利,甚至不賺錢,也可以通過數據運營創造新價值。比如,把顧客冰箱缺什麽菜、多長時間買壹次的信息,分享給超市。但在智能家電仍處於“信息孤島”的情況下,可謂“智能易得、數據難求”,通向未來的路還很長。
尤其是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白電在聯網、智能化進程方面顯得“老態龍鐘”。
相比於已經能夠跟手機等智能設備聯網的黑色家電—彩電而言,空調、冰箱、洗衣機整體上的智能程度還比較低。如果消費者整套換新升級,成本自然不菲,更遠非換壹部智能手機那麽簡單。不可否認的是,多數在用家電都還稱得上半新品、遠未到壽終正寢之時,到底有多少消費者願意忍痛“換新”、為其“埋單”呢? 在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下,“智能家電”的概念開始興起。中國家電網發布的《中國高端家電市場報告》顯示,已經有40.7%的用戶選擇了“智能化”這壹屬性,預計到2015年,這個數據會上漲到60%。
電信網、互聯網、電視網的三網融合,電視、手機、PAD、電腦“四屏合壹”,使得空間壓縮、時間延伸,智能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三網融合及物聯網技術應用後,冰箱、電燈、空調、電視、DVD、音響、微波爐、洗衣機等所有電器都將進入智能時代。通過手機或其他集成設備即可方便地控制所有家電,從而為家電產品互聯互通和產品升級帶來發展空間。眾多家電廠商紛紛發布智能家電產品,更是加速了中國智能家電產品的市場步伐,這將帶來又壹次行業的洗牌。
對於未來智能家電的產品演變,《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數據分析,物聯網在家電行業的應用有著較好的用戶基礎,用戶認識度比較高,智能家電產品將得到廠商的大力研發。相信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家電和智能住宅的內涵將不斷發生變化,智能家電的市場前景將廣泛看好。趙文重預測,未來家電發展將以智能化為趨勢,實現“人機對話、智能控制、自動運行”,對現有家庭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沖擊,也將會全面改寫家電市場現狀和行業格局。信息設備的互聯互通是未來家電智能化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