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漫遊》影評及解析 送給看得半懂不懂的同學
作者克拉克是英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被《洛杉磯時報》評價為“太空時代的桂冠詩人”,這四部曲分別出版於1968年,1982年,1987年,1997年。可能有人註意到了,《2001:太空漫遊》的出版時間與電影上映在同壹年。正是這樣,《2001:太空漫遊》的故事情節是由克拉克和庫布裏克***同構思創作的。從第壹本可以看出來,或許作者並沒有打算寫後面三本。書上的情節和電影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大局,但《2010:太空漫遊》小說回顧2001的情節卻與《2001:太空漫遊》小說的情節略有出入,與電影內容相同。大概是因為電影太有名了,所以作者就順著電影續寫了,但只是部分細節,與故事大局無關。
現在解釋壹下大家看完本片普遍的疑點:
1、黑石是什麽?
宇宙中壹種遠早於人類的生命,科技、智慧發展到了極致,他們已經可以將自己的心智從身體中抽離出來,變成壹種無形的能量體,這種能量體不斷吸收宇宙間的能量,從而達到了永生,並獲得主宰宇宙的能力。純意識形態的能量體可以迅速去任何地方,不受任何限制。宇宙就是他們的莊稼地,他們可以隨意地耕作和收獲。宇宙更是他們的實驗場,他們不斷地到處做著生命與文明的實驗,而黑石就是用來實現他們目標他們的壹種工具。300萬年前,他們路過地球時發現了地球上存在著生命,他們希望能夠開啟地球上的文明時代。於是他們使黑石落到了猿人的洞口,黑石向猿人展現了更高級的文明,啟發了猿人的心智,從此開啟了人類文明之光。而他們飄向了宇宙的深處繼續做下壹個實驗,地球不過是他們撒下種子的壹個地方而已,並沒有特別意義。留在月球上的黑石磁場指向木星,這才有了2001太空漫遊。
如此壹說,黑石背後的主宰者就有些像上帝了,而很多人則會覺得這不再是壹部科幻的小說或者電影,更像是神話。其實不然,我們現在的世界就已經有虛擬的組成的,否則妳電腦硬盤中那幾百部電影從何而來?
2、哈爾為什麽發瘋?
這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壹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小說中解釋了這個原因,因為怕被泄密,發現號去木星的目的,飛船上只有三個人和哈爾知道,而這三個人是處在冬眠狀態。兩位日常駕駛飛船的艦長鮑曼和普爾反而不知道,哈爾已經被輸入命令,如果人員全部出現不測,它也要獨立完成這個使命。對哈爾來講,完成任務是大於壹切的。而同時呢,根據原有設計,哈爾必須精準地、毫無隱瞞地處理壹切信息。這樣呢,它既要對它這艘飛船上數月來唯壹可以交流的兩位同事隱瞞壹個天大的秘密,它的本性又是不能隱瞞任何事情的,於是,對於壹個設定過程序難以應變的機器來說,哈爾精神分裂了。對哈爾來說,由於那項任務大於壹切,所以它要脫離這種心理困境,就必須幹掉它的人類同事,從而獨自去完成任務。
3、電影前面的弗洛伊德博士,後面怎麽消失了?
其實兩位艦長鮑曼和普爾就是弗洛伊德博士選上的飛行員,他們在飛行過程中壹直聽命於弗洛伊德博士。自從博士發現月球上黑色石板的磁場指向木星後,這項探險計劃就開始了。弗洛伊德博士是《2010:太空漫遊》的主角。2061年他還漫遊了壹次太空。
4、鮑曼給哈爾斷電後,飛船駛入壹片光電中,他到了哪裏,為什麽還有壹間地球上的屋子?最後為什麽有個孩子坐在宇宙中?
事實上鮑曼給哈爾斷電後,地球上指揮中心已經把這項任務的秘密向他公開,並希望他能獨自完成這項任務。鮑曼又孤身壹人航行了數月。到了目的地時,他發現空中懸浮著壹塊更大的黑石,長邊達到2公裏。於是他把飛船駛上了軌道,然後他乘坐分離艙——就是普爾在外面修天線時駕駛的球形飛行器——試圖降落到黑石上面。當他抵達黑石上面時,卻發現有壹股力量把他拉入黑石,黑石裏面是壹個璀璨的宇宙,鮑曼大喊了壹聲;“天哪,到處都是星星!”這是地球聽到他的最後壹句話。鮑曼掉入了壹個星際之門,很快他發現自己降落到了壹個房間裏,家具電器壹應具全,甚至還有華盛頓的電話簿,但大多數家具都只是粗劣的仿制品,電話簿裏壹個字也沒有,只仿制了外形,這是主宰者為了向他表達善意,從地球上模仿而來。鮑曼在上床休息後,他的記憶和意識正在被主宰者慢慢剝離,等他完全脫離了肉體,黑石出現了,他永生了,他成為了主宰者的壹個下屬,或者說壹個工具。
變成能量體的鮑曼,他回到了地球上空,他還想看看生他養他的地方,他曾經愛過的人……這在《2010:太空漫遊》裏有特別描述。
5、哈爾(HAL)是不是影射IBM?
幾乎所有的猜測都認為HAL影射了IBM,因為HAL這個單詞的每壹個字母恰好是IBM每個字母的上壹個字母。
但作者極力否認這個猜測,他甚至在《2010:太空漫遊》裏借HAL的設計者錢德拉的口中否認這個說法。
“錢德拉博士,聽說妳取HAL這個名字是暗示它比IBM領先壹步,是嗎?”
“胡說八道!我們有壹半是從IBM出來的,多年來我們都極力否認這項謠言。我想今天稍微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H-A-L是從Heuristic ALgorithmic(自學演算者)來的。”
======================================================
《生命的奧德》(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