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歷程是怎樣的?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歷程是:
1、1971年5月21日~6月1日全國瘧疾防治研究工作座談會在廣州召開,會後,北京中藥所重新組織了研究小組,屠呦呦仍任組長,與組員鐘裕蓉繼續提取中藥,郎林福和劉菊福做動物試驗。根據北京中藥所的藥物篩選記錄,1971年7月26日篩選(序號16)青蒿抑制率12%,9月1日(序號114)青蒿醇抑制率40%,10月4日(序號191)青蒿乙醚抑制率達100%。
2、1971年1月起,屠呦呦小組開始大量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並於當年6月底完成了狗的毒性試驗。為了能盡快開展臨床試驗,在當年對青蒿乙醚提取物對狗的毒性試驗結果尚存在壹定爭議的同時,6~8月期間,屠呦呦、郎林福、嶽鳳仙與章國鎮、嚴述常、潘恒傑、趙愛華、方文賢先後以不同劑量分作兩批進行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部分的自體試服,均未出現明顯的毒副作用。
3、1972年3月8日,屠呦呦作為北京中藥所的代表,在“全國523辦公室”主持的南京“中醫中藥專業組”會議上作報告,報告了青蒿乙醚中性粗提物的鼠瘧、猴瘧抑制率達100%的結果,引起全體與會者的關註。
資料顯示,復篩時屠呦呦從本草和民間的“絞汁”服用的說法中得到啟發,考慮到有效成分可能在親脂部分,於是改用乙醚提取,這樣動物效價才有了顯著提高,使青蒿的動物效價由30%~40%提高到95%以上。
4、1972年8月,屠呦呦帶隊在海南島開展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臨床療效試驗。期間,倪慕雲設計了色譜柱分離的前處理,使青蒿乙醚提取物中性部分的抗瘧作用再次得到提高。鐘裕蓉從文獻獲知矽膠柱分離中性化合物更有效,於是便與助手崔淑蓮在倪慕雲柱前處理的基礎上,按文獻提供的方法用矽膠柱層析,石油醚-乙醚(後改為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脫,分離乙醚中性提取物。
5、1972年11月8日,改用上海試劑廠生產的矽膠柱分離,然後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石油醚(不同比例)多次洗脫。最先獲得少量的針狀結晶,編號為“針晶Ⅰ”(No.1或針1);隨後洗脫出來的針狀結晶編號為“針晶Ⅱ”(No.2或針2);再後來得到的另壹種方形結晶,編號為“結晶Ⅲ”(No.3或方晶)。
同年12月初,經鼠瘧試驗證明,“針晶Ⅱ”是唯壹具備抗瘧作用的有效單體。此後,北京中藥所向“全國523辦公室”匯報時,將抗瘧有效成分“針晶Ⅱ”改稱為“青蒿素Ⅱ”,有時也稱青蒿素。再後,北京中藥所均稱“青蒿素Ⅱ”為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