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是什麽意思
雞肋的意思:雞的肋骨,吃著乏味,扔掉又可惜。比喻價值不高又舍不得拋棄的事物。
讀音:jī lèi。
出處:《三國誌·魏書·武帝紀》“備因險拒守”裴松之註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引證:《晉書·劉伶傳》:“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伶徐曰:‘雞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節度使制》:“螳臂拒轍,雞肋承拳,萬萬相殊,破之必矣。”
雞肋造句
1、前壹時期排練的壹些劇目真是味如雞肋,實在太枯燥了。
2、其實沒有什麽是我不想留著的,只是從今以後,漂流不定,帶著壹堆雞肋般的物品,也是累贅。還是狠狠心,都放了吧。
3、壹次次的試驗都失敗了,現在又重新進行,真有點味如雞肋了。
4、我喜歡創作,但偏被強迫去啃古書,真是味如雞肋。
5、我正幹著的這個活兒對我來說,就像雞肋壹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6、我正幹著的這個話兒對我來說,就像雞肋壹樣,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7、三國時的楊修喜歡賣弄聰明,雖然還沒敢賣弄自己的聰明超過主子曹操,但主子的陰險和雞腸狗肚容不得他,就用“雞肋”把他的小命打發了。
8、可能有人會立即辭掉味如雞肋的工作,或改行,或環遊世界,或陪伴孩子,或孝敬父母,或待在家裏什麽也不幹。
9、超市的免費塑料袋質量比菜場的明顯好很多,壹般情況下也不會沾泥帶水,於是就成了雞肋——多了無用,棄之可惜。
10、沒有卓有實效的活動組織,陶博會已經淪落成收拾廣交會殘杯冷炙、新品牌哄搶新經銷商的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