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的硬盤和SATA的硬盤哪種更好?
解析:
A:
普通PATA接口的硬盤,也就是常說的IDE接口硬盤與SATA硬盤從外觀上粗看是差不多的,它們最主要的區別在連接線上。
以往的PATA硬盤采用的是40或80針的扁平硬盤線作為傳輸數據的通道,而SATA接口的硬盤采用的是七芯的數據線,采用點對點的傳輸協議,僅使用兩根數據線進行信號傳送,這樣就不會受到機箱內各種頻率的幹擾,使硬盤緩存中的數據可以順暢無阻地傳送至內存中進行處理,而它的傳輸速度在設計時就比PATA硬盤快,所以SATA接口的硬盤在速度上要比普通PATA硬盤有所提高。”
SATA信號線除抗幹擾外,它還比PA?TA數據線輕薄很多。SA?TA信號線的寬度僅為1厘米多壹點,而長度卻可達1米,而傳統的PATA硬盤信號線則寬達4.5厘米,長度又不能超過40厘米
在電源線上,SATA與PATA硬盤也各不相同。這是因為SATA硬盤需要3.3V、5V和12V等多種電壓,幾種不同電壓加起來就需要輸入電源線要有15個針腳。而我們以前使用的PATA硬盤采用是D型4針電源接口,而由於在壹些舊電源上並沒有為SATA硬盤提供專門的電源線插頭,所以很多SA?TA硬盤除了SATA硬盤的專用電源接口之外,還提供了傳統PATA硬盤使用的D型4針電源接口。
如果妳的電源沒有提供SATA硬盤專門的電源線插頭,同時SATA硬盤又沒有提供多余的D型4針電源接口,這時妳就要自購壹條4針電源轉SATA電源接口的轉接線了,這樣也可以為SATA硬盤提供電力支持
B:
PATA的全稱是ParallelATA,就是並行ATA硬盤接口規範,也就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硬盤接口規範了,也就是IDE接口。PATA硬盤接口規模已經具有相當的輝煌的歷史了,而且從ATA33/66壹直發展到ATA100/133壹直到目前最高的ATA150。
而SATA硬盤全稱則是SerialATA,即串行ATA硬盤接口規範。目前PATA100硬盤的壹般寫入速度為65MB/s,而第壹代SATA硬盤的寫入速度為150MB/s,第二代SATA硬盤的寫入速度則高達300MB/s,整整比第壹代的速度提高了壹倍。SATA硬盤接口規範的出現其實就要取代PATA,就和DDR取代SDRAM壹樣。
既然SATA的出現是取代PATA的,那麽SATA和PATA相比,主要的優勢又在那裏呢?首先就是速度,上文我們已經提到第二代SATA的傳輸速度為300MB/s,不過第三代的SATA產品的傳輸速度已經提高至600MB/s。從速度這壹點上,SATA已經遠遠把PATA硬盤甩到了後面。另外,在傳輸方式上SATA也比PATA高人壹等。SATA采用的是單通道傳輸,PATA是多通道傳輸。有些朋友可能從字面上誤認為,PATA的多通道應該比SATA的單通道快,其實不然。
因為SATA的單數據通道並沒有象PATA那樣限制速度頻率。SATA傳輸線的傳輸速度比PATA要快了近30倍。PATA必須在數據線中壹次傳輸16個信號,如果信號沒有及時到達或是發生延遲,錯誤數據就會產生。因此比特流傳輸的速度必須減緩以糾正錯誤。而SATA壹次只傳輸壹個比特的數據,此時比特流的傳遞速度要快得多。這就好比是運球遊戲,每次運壹個球要比壹次運16個球容易的多。還有,SATA另壹個進步在於它的數據連線,它的體積更小,散熱也更好,與硬盤的連接相當方便。與PATA相比,SATA的功耗更低,這對於筆記本而言是壹個好消息,同時獨有的CRC技術讓數據傳輸也更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