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只同自己爭勝?
對很多人而言,競爭這兩個字帶來的是負面的意義,它暗示了不誠實的行為或從別人身上取巧,或者根本就是危機信號。了無生趣的字眼如:激進、愚蠢、粗鄙、詭計等都仿佛和競爭有所關聯。我們也常聽到這樣的話:“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但是另壹方面,每個人又都喜歡那些在運動、政治、商業或藝術各方面的勝利者,也有很多人通過努力,建立起他個人的風格,也證明了他的成功。
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人的行為實驗室”的歐內斯特·範德維格博士及其助手勞倫斯·莫爾豪斯博士所做的研究,證實了競爭和爭取成功的重要意義。他們的結論是:在比賽、運動或者任何事情中取得成功,對於人的自尊心和幸福有著深遠的積極影響。
他們的研究顯示,勝利不僅影響個人目前的生活,也會改變壹個人的未來;勝利創造了自信並成就了更高尚的情操;就其本身而言,它是壹個禮物,帶來認知與贊許的回報。他們還發現幼年時期的競爭是將來成人社會競爭的雛形。另外,競爭的刺激,更可以激發壹個人做出極限以外的事情。
莫爾豪斯博士解釋:“勝利就是表現出妳最好的壹面,除非有壹個機會可以讓妳表現技巧、發展潛能,除非全心全意去做事,否則妳不會感到快樂的。人們有勝利的需要,也有測驗自己能力的需要。”
由以上論點看來,我們有必要競爭,競爭會幫助妳激發潛能,早日實現夢想。但是我們必須註意,競爭並非要妳從他人身上取巧或刻意和他人比較。事實上,競爭,可以使妳從努力中獲得更豐富的體驗,也能激發自己的社會意識並去關心別人。
人類之所以不斷設定目標,不斷追求,就是為了克服環境、解決問題,為達成目標而努力,沒有應克服的障礙、應達成的目標,人活著將找不出真正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所以,認為人生不再有生存價值的人,很可能是已失去了值得追求和努力的目標。
大部分人在遭受打擊、失敗之後,就忘了個人的存在價值與必須完成的事。他們開始嫉妒工作夥伴、鄰居;他們已不接受自己的好與優秀,反而指責自己;他們和別人比較,更覺出自己的失敗,於是越加頹廢。
如果妳更肯定及支持自己,妳就會有壹個更強烈的自我形象,妳對勝利的觀念將更明晰,並能在自我意識中增加關心他人的意念。妳的自我肯定使自信心加強,因此能接受更多的競爭而不受摧毀。
勝利者知道,成功的頂端是無限遼闊的,他在競爭中獲勝,他也把勝利的天空讓給別人,由於他只和自己競爭,因此沒有仇敵,壹起和他在勝利的高空中翺翔的人都是他的朋友。所以,我們得到的結論是:競爭是好現象,它鞭策妳,激發妳的潛能,當妳和自己競爭時,亦能不斷地超越自我。
當我們受到驚嚇,感到不知所措或者勞累不堪時,很多人都容易忘掉自身的價值和個人的成就,而去嫉妒他人。我們由於從內心深處感到失望,所以忘記了自己也有價值和取得成功的條件。我們否認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而高估了別人。我們過於苛刻地判斷自己,消極地把自己與別人相比。由於過分地自責,所以感到自己不行,貶低了自身的價值。
如果我們能夠積極壹些,對自己采取比較肯定的態度,就會對自己有壹個比較好的看法。那麽,我們就會給予別人較多的實際關心。於是,關於成功的定義就包括了這樣的內容:用盡全部力量,富於競爭精神,滿腔熱情地愛別人,同時發揮自己最大的才能,盡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
成功者努力對競爭持壹種厚道的態度。因為他知道自己有出頭拔尖的機會,而別人也有機會成為成功者。成功者主要同自己爭勝,所以不在自己取得成功的過程中對別人抱敵視和不友好的態度,也不去貶損別人。
在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中,常常突出地表現出心胸狹窄和懷恨結怨,設法給別人“出難題”,這些都是令人厭惡的行事方式。更糟糕的是,這種行事方式是消極的和無濟於事的,會使妳忙於應付,沒有時間去取得成功。
如果妳願意承認自己的過錯,而不采取懲罰自己的態度,那麽,妳是能夠改正的。而且,承認自己具有人類的弱點,對自己寬厚壹些,就會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
在考慮問題時,要想得長遠壹些,不要設法靠利用別人或欺騙別人去獲取壹時的勝利,也不要靠別人的力量出自己的風頭,更不要靠背後搗鬼去謀取利益。要記住自己是有高度自尊心的人,不要為壹時的利益而敗壞自己的價值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