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制對職工有什麽好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想要去國有企業,覺得國企人工高福利好,那麽妳知道國有企業改制對職工有什麽好處?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吧。壹、國有企業改制對職工有什麽好處(壹)身份變化,職員會從原來的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性質。 (二)是效益變化,改制本來就是把雙刃劍,關鍵是看領導者,有沒有水平把單位搞活。 (三)是收入變化,其實改制最後還主要的還是要牽動我們老百姓的利益的,要看改制方案的具體情況是否可行,是否有利於職工收入的增長。 二、國有企業改制職工怎麽辦(壹)員工身份置換 通俗點講,所謂員工身份置換就是通過給予壹定的經濟補償,將“鐵飯碗”變成勞動合同,打破職工對企業的依賴,解除國有企業對職工承擔的“無限責任”。 國有企業改制要切實維護職工的權益,實施改制前,原企業應當與投資者就職工安置費用、勞動關系接續等問題明確相關責任,並制訂職工安置方案。職工安置方案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企業方可實施改制。職工安置方案必須及時向廣大職工群眾公布,其主要內容包括:企業的人員狀況及分流安置意見;職工勞動合同的變更、解除及重新簽訂辦法;解除勞動合同職工的經濟補償金支付辦法;社會保險關系接續;拖欠職工的工資等債務和企業欠繳的社會保險費處理辦法等。 (二)買斷工齡 國有企業改革初期,“買斷工齡”成為眾多企業安置富余人員的壹種辦法,即參照員工在企業的工作年限、工資水平、工作崗位等條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經企業與員工雙方協商,報有關部門批準,由企業壹次性支付給員工壹定數額的貨幣,從而解除企業和富余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把員工推向社會。 三、國有企業改制的流程(壹)審計和資產評估 擬改制的企業應委托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資產清查審計,對核損後的存量資產進行資產評估,並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核準或者備案,確認國有資產價值量。 土地使用權的評估須由具有土地評估資質的評估事務所進行。 (二)制定方案 在資產評估的基礎上,制定《企業改制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 《企業改制方案》的主要內容:企業資產和人員的基本情況、擬改革方式、債權債務的情況、人員安置要求、所需享受政策及改制後企業發展規劃。 (三)方案報批 《企業改制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提交企業決策層通過。國有獨資企業經總經理辦公會通過;國有獨資公司經董事會通過; 《職工安置方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通過; 《企業改制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報主管部門或者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準。 (四)信息公示 轉讓方持上述材料到產權交易中心登記,填報《出讓意向登記表》、《公告登記表》,簽訂《轉讓委托合同》; 產權交易中心將轉讓公告刊登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經濟或者金融類報刊和產權交易網上,公開披露有關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廣泛征集受讓方。轉讓公告期不少於二十個工作日; 根據公開征集意向受讓方的結果,合理選擇拍賣、招投標或者協議轉讓等方式組織實施產權交易。 (五)改制審批 經公告確定受讓方和受讓價格後,轉讓方應當與受讓方進行充分協商,確定轉讓中所涉及的相關事項後,報政府部門批準。 (六)轉變職工身份和資產處置 憑政府批準文件到勞動部門辦理職工國有身份的退出,簽訂國有身份退出協議,落實補償金及相關事宜; 憑政府批準文件和勞動部門的職工國有身份退出手續,到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辦理國有資產處置手續。 (七)交易鑒證 轉讓方與受讓方在產權交易中心主持下簽訂轉讓合同; 在產權交易中心監督下進行資產交割和價款結算,由產權交易中心出具交割單; 產權交易中心出具《產權轉讓鑒證書》。《產權轉讓鑒證書》是產權轉讓雙方到有關部門辦理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工商登記、財務結算、稅務、土地、房地戶籍變更手續地必備文件,是其增減資產的合法憑證。轉讓和受讓雙方應憑《產權轉讓鑒證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辦理相關產權登記手續。 (八)變更登記 持產權交易手續到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辦理國有資產變動或者註銷; 委托中介機構進行驗資,持產權交易手續和驗資報告到工商管理部門辦理工商註冊或者變更登記; 持產權交易手續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到房產、土地管理部門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的更名過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