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奇事件是怎麽回事
美軍深陷阿富汗困局 對阿新戰略進退兩難
12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秘密訪問阿富汗,整個行程只有約4個小時,在此期間,奧巴馬極力為美軍鼓勁加油,但也坦承在阿富汗的軍事進展緩慢,並且付出了不小代價。其此行原打算會晤阿富汗總統卡爾紮伊,但最終該計劃被取消。今年,美阿關系摩擦不斷,卡爾紮伊在多個場合對美表示不滿,抱怨美國在阿富汗實施的軍事戰略,尤其是美軍在清除塔利班的突襲行動中,造成大量無辜平民傷亡。奧巴馬就任至今,已有超過400名美軍命喪阿富汗。他宣布美將從明年7月開始從阿撤軍,但分析大都認為,美國從阿“抽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對阿新戰略面臨進退兩難境地。
伊拉克大選撲朔迷離 美國宣布撤軍欲去還留
3月7日,伊拉克舉行國民議會選舉,阿拉維領導的“伊拉克名單”僅以兩票領先馬利基為首的“法制國家聯盟”,兩派均未獲法定組閣所需席位。11月25日,伊拉克總統塔拉巴尼正式提名馬利基為新壹屆政府總理。根據伊憲法,馬利基應在30天內完成新內閣組建工作,否則塔拉巴尼將提名另外壹名總理候選人。8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講話,宣布駐伊美軍作戰任務結束,伊拉克安全部隊將接管該國安全職責。撤出作戰部隊後,大約5萬名美軍將繼續駐紮伊拉克,承擔顧問與訓練任務。這些美軍定於明年年底前撤出。
IMF世行改革邁出步伐 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增加今年世界銀行投票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改革取得了進展。根據IMF執行董事會11月通過的份額改革方案,發達國家將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轉移超過6%的份額,其中,中國的份額升至第三。同時,歐洲國家同意讓出IMF執行董事會兩個席位給發展中國家。世界銀行決策機構4月表決同意,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3.13個百分點投票權,使發展中國家的整體投票權提高到47.19%。發展中國家在這兩大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性顯著增加。
吉爾吉斯斯坦政局突變 大規模騷亂引發難民潮
4月7日,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部分地區發生大規模騷亂,軍警與示威者發生流血沖突。騷亂導致80多人死亡,約1500余人受傷。時任總統巴基耶夫被迫離開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領導人、前外長奧通巴耶娃組建臨時政府,並於7月初就任過渡時期總統。6月27日吉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10月吉舉行議會選舉。4月騷亂平息後吉局勢並不穩定,在吉南部多次發生嚴重種族暴力沖突,引發難民潮。雖然吉政權更叠背後有美俄的影子,但根本原因在於國內長期存在的南北矛盾、經濟不平衡以及私有化導致的利益分配不公。
波蘭總統專機不幸失事 眾多波政要罹難俄羅斯
4月10日,波蘭總統卡欽斯基和部分波軍政要員乘飛機前往俄羅斯斯摩棱斯克,參加卡廷事件70周年紀念活動。專機飛到斯摩棱斯克上空時,機場發出天氣狀況惡劣警告並建議轉飛備用機場降落,但機上人員拒絕聽從機場指示,飛機在強行降落時不幸墜毀。包括總統夫婦、波蘭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國家銀行行長、總統辦公室主任、國家安全局局長等多名高官在內的96人不幸罹難。之後經過兩輪投票,執政黨公民綱領黨候選人科莫羅夫斯基當選新壹任波蘭總統。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四起 史上最大救助計劃出臺
5月3日,希臘在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後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援助申請,歐盟內部就是否援助希臘發生爭執,並最終以希臘削減財政赤字為條件,向希臘提供1100億歐元援助。為幫助可能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成員國,力保歐元穩定,5月10日, 歐盟決定與IMF***同設立壹項總金額高達7500億歐元的這壹史上最大救助計劃。10月,愛爾蘭也向歐盟和IMF申請援助。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國都不同程度地面臨同樣問題。歐洲國家的債務問題為世界經濟復蘇帶來重重波折。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 巨大生態災難教訓深刻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水域的“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發生爆炸,引發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11名工人在爆炸中死亡,原油大量泄漏。截至9月19日泄漏油井被封,***有約490萬桶原油泄入大海,嚴重汙染墨西哥灣水域,沿岸美國5個州的生態系統、漁業、旅遊業遭受重大影響。英國石油公司為應對漏油事件支出近百億美元,市值壹度損失70%。事件直接導致美國政府宣布中止新的深海石油勘探計劃。
智利銅礦發生嚴重塌方 成功救援閃爍人性光芒
8月5日,位於智利北部城市科比亞波附近的聖何塞銅礦發生嚴重塌方,33名礦工被困井下700米處,17天後被發現,69天後被全部成功救出,刷新了世界礦難史上被困時間最長50天的紀錄。礦難發生當天,智利即對被困礦工展開大救援。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劃和準備,33名礦工於10月13日陸續搭乘“鳳凰二號”救生艙升上地面全部獲救。這場持續了近23個小時的最後大營救受到全世界關註。 地震海嘯洪災頻頻發生 有效預防成為重大課題1月12日,加勒比島國海地發生裏氏7.3級地震,造成10余萬人死傷。2月27日,智利發生裏氏8.8級強震,多國拉響海嘯預警。入夏,巴基斯坦遭遇81年來最嚴重的暴雨洪澇,約2000萬人受災,1/4以上國土變為澤國。10月,印度尼西亞明打威群島附近海域發生7.2級地震並引發海嘯,緊接著默拉皮火山連續噴發,火山灰直接影響亞太區域內航空交通。此前,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冰川下壹座火山也於4月噴發,火山灰覆蓋歐洲多國上空,導致歐洲空中交通癱瘓,經濟損失約在10億歐元左右。
首例人造細胞宣告誕生 人造生命形式邁出關鍵壹步
5月20日,首例人造細胞宣告誕生。這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重大科研成果是美國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領導的400多人的專家團隊用了大約15年時間獲得的。經過多次嘗試後,他們終於用壹個人工合成的全新基因組“替換”了自然支原體原先的基因組,“指令控制”細胞的所有活動,使之成為“地球上第壹個由人類制造的可以進行自我復制的新物種”,向人造生命形式邁出關鍵的壹步。它顛覆了有關生命屬性的經典認識,在全世界引起強烈震動。
上海世博會規模空前 盡展城市文明最新成果
10月31日落幕的上海世界博覽會成為世博史上規模空前的盛會,也是第壹個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註冊類世博會。自5月1日開幕以來,創造了多項世博會紀錄: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逾7308萬人次的境內外遊客參觀,單日最大客流達103.28萬人。上海世博會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發展經驗、傳播先進城市理念、探討城鄉互動發展,傳播“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世博理念,被譽為“成功、精彩、難忘的世界性盛會”。
核安全峰會達成***識 伊核問題期待突破4月12日至13日,首屆核安全峰會在華盛頓舉行,與會各方就加強核安全和減少核恐怖主義威脅達成廣泛***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峰會上發表了《攜手應對核安全挑戰 ***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重要講話,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多邊場合專門就核安全問題發表講話,得到與會各方廣泛支持和響應,為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同應對核安全挑戰指明了方向。在各方努力下,中斷14個月的伊核問題“6加1”會談12月6日在日內瓦啟動,為期兩天的會談未能就伊朗鈾濃縮等問題達成壹致。
維基解密”網站頻頻泄密 網絡信息安全面臨挑戰
4月5日,美國“維基解密”網站公開美軍在巴格達向平民開火的視頻,引發軒然大波。隨後,“維基解密”多次曝光針對美國的機密文件:7月25日,公開9萬多份與阿富汗戰爭有關的秘密文件;10月22日,公布近40萬份有關伊拉克戰爭的文件;11月28日曝光逾25萬份美國外交機密文件。這些文件的曝光嚴重打擊了美國的外交軍事形象。美國政府不斷“滅火”,並加強封堵打壓該網站。12月7日,該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倫敦因性侵犯指控被捕。“維基解密”的支持者已組織黑客,通過攻擊網上支付網站和政府網站進行報復。“維基解密”則表示,將會繼續保持正常運營,雙方的角力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