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重慶唯壹的皇帝陵墓,挖開只有壹具空棺,屍骸去哪裏了?

重慶唯壹的皇帝陵墓,挖開只有壹具空棺,屍骸去哪裏了?

前些日子,筆者帶著兩個女性朋友,去重慶江北嘴中央公園內參觀大夏國明玉珍皇帝陵,到了展覽館的裏間,中間有壹個鏤空的地方,四周圍有玻璃圍欄,上面懸著壹個雕龍的燈柱,而下面,就是明玉珍皇帝的棺材。

明玉珍皇帝陵內的燈柱

當時我讓兩個女性朋友過去看看大夏國皇帝的棺槨長什麽樣,可兩個膽小的女人打死不敢去看。

直到我告訴她們只是空棺,裏面沒有人後,她們終於大著膽子上前去看了壹眼,結果壹看就看上癮了,半天都不走。

只見那棺材外槨缺了壹塊,裏面的棺材倒是完好,而且遍地都是遊客撒的錢,有紙幣,有硬幣,還是外幣。

明玉珍皇帝陵內的棺槨

然後,倆人就纏著我問,為什麽裏面沒人呀?人去哪裏了?為什麽棺材還缺壹塊?

晚上回到家後,我就詳細的給她們解釋了,足足講了兩個小時,最後還得請她們吃宵夜。

妳說虧是不虧?

壹、明玉珍是誰?

明玉珍(1329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 ),原名瑞,字玉珍,湖廣隨州隨縣(今湖北省隨縣)人。

早的經歷不太清楚,只知道他家世代以務為生。

《明史》記載:明玉珍“身長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誌”。

“目重瞳子”是什麽意思,大家還記得由張藝興主演的電視劇《黃金瞳》吧?

不錯,差不多就是莊睿的那雙眼睛。

筆者在看完《黃金瞳》後,不禁在想,當年明玉珍草根逆襲,會不會就是和他那雙“目重瞳子”的眼睛有關呢?

當然了,這只是筆者閑暇時的胡思亂想罷了。

張藝興飾演的莊睿

前面說了,明玉珍“素有大誌”,自然不會甘心過平凡的生活,那時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反王遍地。

陳勝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知道在他腦海裏回響了多少次。

總之,於至正十壹年(1351年),明玉珍終於揭竿而起而了。

他集鄉兵千余人屯兵青山,結柵自固。

那個時候,他也並沒有主動出擊,而是待價而沽,姜太公釣魚的事,他肯定是非常熟知的,要想賣個好價錢,首先得自己有資本。

終於,機會來了。

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離他最近的反王徐壽輝稱帝了,為了擴大自己的力量,也為了招攬人才,他派人前去招降明玉珍。

他對明玉珍說:“來則***富貴,不來舉兵屠之。”

明玉珍本來就在等機會,自然是順勢而為了,這就樣,他歸順了徐壽輝。

歸順後的明玉珍,被任命為征虜大元帥,駐守沔陽。

在壹次和遠軍大戰中,被元將哈麻禿射中右眼,從此成了獨眼龍,時人稱其為“明眼子”。

不過,他目有重瞳,即使只有壹只眼,應該也比常人看得遠吧?(此處純屬瞎說)

明玉珍雕像

至正十七(1357年)年,明玉珍趁重慶兵力空虛,親率大軍從巫峽出發, 攻克夔州( 今重慶奉節) 、 萬州,進而襲擊重慶。

徐壽輝先後任命他為廣西兩江道宣慰使、隴蜀四川行省參政。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與陳友諒斷絕關系,命部將莫仁壽駐守夔門,不與相通,自稱隴蜀王,以劉楨為參謀,立徐壽輝廟於重慶城南,四時致祭,並追尊他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按重慶的地形,重慶三面環水,城墻沿江修築,如果這裏所說的“城南”是在城內的南邊,那就是靠近長江,如果在城外的南邊,很可能就是在長江以南了,也就是如今的南岸區了。

二、大夏國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三月三日(3月29日),明玉珍受劉楨等人擁立稱帝。國號大夏,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建元大統,都重慶,立妻彭氏為皇後,子明升為太子。

關於大夏國國都的位置,筆者沒有在史書上找到確切的位置,史書上基本只有兩“都重慶”三個字。

不過,當時宋朝才滅亡幾十年,當年彭大雅為了抵抗元軍修築的重慶城,城墻都還是九成新,將都城設在老重慶城,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做法。

然而,有人並不這麽認為,有不少考古學家認為,當年大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國,其都城很可能在江北老城,也就是現在的重慶江北嘴壹帶。

明玉珍雕像

明玉珍是幸運的,同時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他從壹個農民,組織鄉勇起事,能在戰亂中活下來已屬不易,最後還建立了大夏國,坐上皇位。

為什麽說他不幸呢?

因為他只當了不到四年的皇帝,於至正二十六年二月六日(1366年3月17日)就死死了,享年38歲。

史書記載,明玉珍葬於江水之北,陵曰永昌。

明玉珍死後,不滿10歲的兒子明升即位。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遣使勸降,明升不從。

洪武四年(1371年)春,朱元璋遣湯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領兵征大夏國,夏軍敗潰,同年六月,明兵抵重慶,明升出降,夏亡。

湯和雕像

當時明升及其母是在今天的朝天門向明朝軍隊投降的,說明大明軍隊是從水路而來,從這裏可以看出,大夏國的國都應該在渝中老城,如果在江北老城的話,不應該跑這麽遠來投降。

整個大夏國,從建立到滅亡,不到十年時間。

明升投降後,被明軍囚於南京,和陳友諒的兒子成為了牢友。

二人都算是亡國之君,時常發些感嘆,事情傳到朱遠璋耳朵裏,覺得這兩人雖然還是孩子,要是被人蠱惑就不好了,於是壹起發配到了高麗。

並且通知高麗王:“將那陳皇帝老少,夏皇帝老少去王京,不做軍,不做民,閑住他自過活。”

明升也算是有福,到高麗後,竟得高麗公主青睞,成為高麗的駙馬爺,如今明氏壹族,在朝鮮和韓國已繁衍了幾萬人。

每年的清明節和明玉珍忌日,他們都會組團前來祭拜。

明氏後人祭拜明玉珍

三、不小心挖出的皇帝陵

1982年3月30日,位於重慶江北城上橫街洗布塘的重慶織布廠擴建廠房,壹不小心,挖出壹座墳墓。

這座墳墓為長方形穴石坑墓,墓坑東西長5.4米,南北寬3.5米,坑之上部為泥沙層,下部為原生沙巖層,巖質堅硬。因山勢傾斜,墓坑巖石呈前淺後深狀,前壁高2米,後壁高3.2米,未發現墓道。此墓出土葬具,較為完好,壹棺壹槨,槨用香榧木制成,木質耐腐蝕,出土後仍有香氣。槨長284厘米、前端寬127厘米,後端寬110厘米。蓋板微呈弧形,厚13厘米。槨前高135厘米,後高115厘米。槨板表面修飾朱砂紅漆,蓋板前端雕為花瓣形。內棺用柏木制成,結構、形制與槨大致相似,體積略小於槨,置於槨內壹個略大於棺底的矩形棺座上,棺各個部分均未刷漆,只塗以朱紅。

最主要的是,棺材裏是空的。

明玉珍的棺槨

當時,大家都以為這只是壹座普通的衣冠冢,並沒有引起重視,墓中的隨葬品被哄搶壹空,連外棺都被挖掉了壹塊。

棺材內的隨葬品中,有壹件衣服,上面繡著金龍,大家覺得新鮮,紛紛玩兒了起來,甚至將其撕成了壹條條的布條,丟棄在了爛泥裏。

直到挖出壹件青石質的“玄宮之碑”,這才驚動的考古人員。

明玉珍皇帝陵內的玄關宮碑文

經考古人員鑒定,這座古墓竟然是唯壹壹個在重慶稱帝的農民起義領袖明玉珍之墓。

這可是壹個考古大發現,被搶走的隨葬品隨後被追回,包括銘旌、畫幡、棺帷、金銀器和絲織品,其中金銀器有金杯壹只、銀錠兩枚;絲織品有明被、明褥、袍服、衣料等。

特別是那件龍袍,已經被毀得不成形了,後來經過考古專家會同蜀繡大師壹起,花了幾個月時間才將其復了原。

明玉珍皇陵內展出的龍袍復制品

如果,從明玉珍墓中出土的文物,全都陳列在重慶三峽博物館,大家在明玉珍皇帝陵陳列管內所看到的那些展品,全都是復制品。

而那塊“玄宮之碑”可不得了,它為探討四川地方史和元末農民戰爭史提供了多方面的資料,為研究明玉珍的出生及其入川前後的活動等問題提供了詳實的歷史材料,它的出土澄清了舊籍中壹些紛紜的記載,彌補了史籍記載之缺漏。

明玉珍皇帝陵外觀

四、明玉珍的屍骨在哪裏?

對於明玉珍的埋葬地點,史書上只說了句“葬於江水之北”,也就是說,葬在如今的江北壹帶。

比如已經發掘的明玉珍睿陵,就在如今的江北嘴中央公園最高處。

此處名為北寶蓋山,墳墓坐西朝東,坐酉山卯向。

有風水大師說,長江水和嘉陵江水在向上震卦匯聚後倒左出艮出坎,此局顯然對後人不利,承載不起壹個皇帝。

所以他的兒子明升沒坐幾年皇位就被朱元璋滅了。

朱元璋畫像

筆者以為,這種說法純屬馬後炮,再說了,以當時的形勢,大明王朝已經立國,兵強馬壯,統壹全國已成趨勢,不算明玉珍皇陵的風水有多好,也擋不住大明軍隊的進攻。

明夏之亡,不在風水,而在實力。

至於明玉珍墓為何是空的?

據考古專家講,明玉珍信奉明教,而明教的教義和提倡裸葬,也就是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去。

也許明教教主張無忌也是裸葬的吧。

李連傑飾演的張無忌

那麽,明玉珍裸葬在哪裏呢?

這是如今考古界和朝鮮韓國明氏後人壹族***同關心的話題,或許不久的將來,正如當年不小心挖開明玉珍睿陵壹樣,被人不小心給挖出來了呢。

對此,妳是怎麽看的呢?

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