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豬《爸爸愛喜禾2:十萬個是什麽》
去年,給小蔡的第壹本《爸爸愛喜禾》寫評,我尚可不痛不癢的贊賞著:悲痛的極限是哭著笑,笑對人生最悲慘的苦難。壹年了,喜禾長大了壹歲,微博上那些曾經流淚、感動的人們快忘了那個壹夜爆紅的小蔡和他的自閉癥兒子喜禾。小蔡也寧願被人們忘了,最好他自己也能不經意忘了,他的兒子是有“自閉癥”的。 但他忘不了。忘不了喜禾始終不知道自己是誰、不會叫爸爸、不會和同齡的小朋友玩、不知道什麽能拿來吃、不知道自己壹直拼命玩的只是壹塊舊抹布……在其他孩子都已經開始追著問“為什麽”的年齡,喜禾依舊徘徊在“這是什麽”的階段。於是,小蔡特意為喜禾編了壹本字典:《爸爸愛喜禾:十萬個是什麽》。裏面每篇像是都在跟喜禾解釋,“這是皮球”、“這是幸福”、“這是爸爸”。但其實是在跟我們看客解釋,別以為我兒子傻,別以為他什麽都不知道,他只是活在自己的星球。他的世界裏,爸爸不叫爸爸,皮球不叫皮球,所以他壹直不理會這些人類的行為,也不理解妳無聊鬧心又“錯誤”的解釋——這究竟是怎樣的壹種瘋瘋癲癲的惆悵、苦中作樂的明亮?背後又是怎樣的滿腔憂傷? 真實的人生,通常會比任何黑色文學作品還要黑暗悲慘,而他們的生活,足以讓那些無病呻吟者為之汗顏。 小蔡是“恨”喜禾的,恨他壹直扮演自閉癥,說實話,我也“恨”小蔡,恨他到現在還在裝“可憐”。這壹段演出前就被貼上悲劇標簽的父子情,卻隨著那詼諧幽默自嘲的語言和戲劇性的細節場景,小心翼翼、輕描淡寫地繞開了悲劇的漩渦,展現出來的是小蔡笑中帶淚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小蔡壹直拼命理解、拼命站在喜禾的角度原諒他的壹切行為,包括最不能原諒的“他到現在也不會叫爸爸”。但喜禾的壹個鄙視木然的眼神,壹個壹如既往的詭異行為(比如吃壹切不能吃的東西),卻能將小蔡的壹切粉碎,也能刺痛我們近乎麻木的神經。 小蔡是堅強的,壹直是。沒有喜禾,小蔡決不至於不能活。但有了喜禾,小蔡才懂愛和痛。但是,壹年又壹年,我想是時候,提醒這個已經能夠承受地球引力撕扯的爸爸:堅強,已經成了妳和喜禾生存的魔障。這個外人看來多麽光鮮的優點只能讓妳永遠騎虎難下,永遠負重行走,情緒永遠失控,人生永遠處在瀕臨崩潰的邊緣,輕輕壹碰,就粉身碎骨。 可不這樣,又能怎樣? 於是我想,小蔡壹直堅強的活在喜禾的世界裏,跟他壹起“嘲笑”我們這些“無知”的人,是想提醒和警告我們:很多時候,正常人對待殘疾人的方式,近乎殘酷。之所以說殘酷,是因為我們尚且沒有學會該怎樣對待和尊重每壹個跟我們不壹樣的人。 在愛與恨之前,妳總要先了解吧? 當五年前,當李亞鵬抱著李嫣,把她的臉面向這個世界;當兩歲的喜禾被確診為“自閉癥”,蔡春豬把《給兒子的壹封信》公布於眾,這些都是身為人父的本能,也是向這個世界提出的疑問,妳將如何對待我的孩子?李嫣和喜禾都會長大,他們擁有很多人的關註,會得到盡可能多的康復和治療。但還有壹個更大的疑問,會交給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那就是,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他們。也許,不給他們任何特殊的對待,這就是對待他們最好的方式。 (by 已註銷) 爸爸愛喜禾:十萬個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