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用什麽料子最好
漢服制作方法——轉自漢網論壇
襦裙簡易裁法
(聲明:用這種方法確實能做出壹套襦裙,我壹直是這樣做的,但是……未必就是正確答案。所以,也希望有經驗的前輩對其中的錯誤能加以指正。)
這裏貼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其中襦為合身型的交領短襦,寬度以人的胸圍大小為基準,長度僅過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長度到臀部或超過臀部的,下擺需加寬而成圓弧形,就不是圖(1)中的方形下擺了。當然也可以繼續采用這種剪裁法,但寬度須以臀圍大小為基準,這樣當襦束在裙內後,上身就會有太多多余的布量),裙為圍合式半截長裙。
壹、襦的裁法
交領襦的常見裁法有兩種。因為交領的緣故,前襟會重疊壹部份的布,壹片布很難滿足
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這兩種常見的裁法都是由兩片布來組成壹件襦。壹種是後中破開法(如圖(1)所示),兩片布的縫合線在後背正中。古畫中常見人的衣服後背正中有壹道明顯的線,當是采用了這種裁剪方法;另壹種是前襟補量法,即兩片布的縫合線在右前襟,這種剪裁法的優點是縫合部位被左襟所掩蓋,衣服表面看不出來。這兩種方法之外還有壹種是通過調整肩袖部斜度來滿足前襟重疊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只需要壹片布即夠,不需要另外再裁開來,但因為我不是很了解這種方法,也就不詳說了。
[img]<a href="/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01889.jpg" target="_blank">/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01889.jpg</a>[/img]
下面要介紹的是後中補量法(這是我經常用的方法,因為我覺得這種方法要更傳統壹些)。
步驟壹:開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幾個數據:胸圍、肩袖長、背長、衣長、袖緣寬、領邊寬、袖口止口、衣服下擺止口等。
胸圍:指衣服的胸圍而非人體的胸圍。它等於人體的凈胸圍 衣服松量。把軟尺水平狀通過乳峰點的位置測得人體的凈胸圍(註意軟尺要松緊適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決定,壹般來說,松量4CM~6CM為緊身型(適合要求比較緊身的中衣或單穿的襦),8-10CM為合體型(可單穿或裏面再加壹兩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寬松型,但這是對壹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裏面準備做夾棉,還要在各型的基礎上視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參考現代成人女子的凈胸圍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長:從脖子後隆起的那塊頸椎(也稱後頸點)量至手臂上妳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肩袖長裏面還包含了袖緣的寬度。長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慮到漢服袖長回肘的說法,可以做得更長壹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則建議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為漢女服的講究是不露手,現代雖然可放寬些標準,但太短了也不雅觀。現代參考尺寸(只到小臂與手掌的交界處):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長:從後頸點量到腰部最細處。現代參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長:可以直接量,是從後頸點量到腰部以下妳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寬的地方(因為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長加,壹般背長加上5~14CM都可以。
袖緣寬:隨個人喜好自定。至於是否要袖緣,壹般來說,窄袖可無緣,大袖須有緣,中袖則有無緣自定。
領邊寬:隨個人喜好自定。但註意其寬窄比例要與人的臉型與身材配合,不可太誇張。如瘦小的人則不宜做太寬的領邊。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縫份)是用於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緣,止口1CM即可,如果無袖緣,那麽要留2~3CM。
下擺止口:2~3CM。
步驟二:開格,剪出壹塊方形的布料或紙樣(圖(2))。如果是比較不容易變形的布料如棉、呢等,可以直接在布料上操作,如果是容易變形的布料如雪紡真絲之類,最好先做紙樣。開格的大小為:長=1/4胸圍 肩袖長-袖緣寬 袖口止口;寬=(衣長 下擺止口)×2
開格後在布料(紙樣)上畫出以下幾條輔助線,輔助線的位置如圖(2),說明如下:
肩袖線:是襦前後部分的中分線(或者說對折線)
1/4胸圍線:這條線可確定後背正中的位置
1/2胸圍線:這條線確定衣服的寬度
背長線:確定腰的位置
胸圍線:這條線通過胸部但並非通過乳峰點,可表示袖窿(袖子與衣身的交界線)深度的位置,距肩袖線的垂直距離為:凈胸圍/6 7C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img]<a href="/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38607.jpg" target="_blank">/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38607.jpg</a>[/img]
步驟三:畫出衣身與袖子下方的線、後中線、領口線、左前襟線(圖(3))。
衣身與袖子下方的線:如圖所示。袖子下方的線與衣身的交界處宜在胸圍線與背長線之間,如果在胸圍線之上,則袖窿過窄,如在背長線之下,則袖窿過寬。這條線決定袖子的形狀,圖中僅為示範,至於是窄袖還是大袖、琵琶袖、直袖之類的,由個人選取的款式決定這條線的畫法。須註意的是袖口下方最好是直角,以方便袖子前後片的拼接。
後中線:後背正中的線。把圖2中的輔助線變為實線即可。
領口線:畫法如圖。AB長度=後領橫 (領邊寬-N) M,其中後領橫=1/4頸圍=凈胸圍/20 2.9CM;M為領邊離脖子的寬度,M越大領口越大;N的大小為0CM~領緣的寬度,在M為0的前提下,它決定著領邊的角度,理論上,當N為0時,領邊剛好到頸側,當N等於領邊的寬度時,領邊則立起來包住頸部。但是,AB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