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毒繪本,還要警惕孩子老看的這種影片!小心影響大腦
文:CC爸媽
ID:CC-bama
妳家的孩子有看過、聽過恐怖故事嗎?
看完有什麽反應呢?最近,因為這件事可把壹位媽媽愁壞了。
6歲孩子,偶然間看了恐怖的動畫片,之後每天晚上都說害怕,必須開著燈才敢睡覺,家裏的門和櫃子要關緊,要是不小心留個縫,那就完了。還經常聯想到壹些可怕的事情,雖然告訴孩子沒有鬼怪,都是假的,可孩子還是害怕,該怎麽做才好?
現在這種情況似乎越來越普遍。
朋友家的孩子,三年級的時候,班裏傳閱了本恐怖漫畫,他看了後經常做噩夢,不敢自己睡覺,壹到黑的地方就特別恐懼。這種情況,壹直持續了兩年多才好轉。
別說孩子了,許多300多月的寶寶也還怕鬼。
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幼兒期的孩子,尤其是2-4歲的孩子普遍存在壹種獨特的心理現象—— 泛靈心理。
他們認為所有事物都是又生命和意向的東西。 比如飄來飄去的窗簾,夜裏發出幽幽的光的電燈。這些都足以讓孩子腦補出壹大堆的怪獸。
不過,孩子的恐懼,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看了、聽了壹些有恐怖元素的故事和動畫片。
為什麽恐怖、暴力的動畫片
會對孩子有如此大的影響
因為孩子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很難分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演出來的虛構情節, 所以很難從虛構的故事和恐怖的氛圍裏跳脫出來。
特別是5、6歲左右的孩子, 聯想能力豐富 , 在原本就恐怖的內容上發展自己的想象,不斷把恐怖感放大。
這就是為什麽,壹些視覺、情節沖擊比較大的畫面,可能會影響孩子幾個月甚至幾年!
這種恐怖的情景記憶,最深遠的影響,還是 對大腦神經的強烈刺激。
12歲之前,大腦的部分功能區還沒有發育完全,尤其是處理情緒的前額葉部分。
孩子長期、反復受著這樣的刺激,就會影響前額葉的發育。
常看暴力、恐怖的動畫,孩子也可能模仿角色中的行為。
早有科學研究證明:觀看暴力畫面越多的兒童所產生的攻擊性行為更多。
還可能會認為暴力、血腥、恐怖、本就是生活的常態,影響是非觀,人生觀。
隱藏在各處的兒童恐怖、暴力、邪典動畫片
正常動畫片也並非完全凈土
這些雖然是個例, 但孩子的模仿行為卻很常見。
朋友家的娃,喜歡看奧特曼,每次生氣了, 就會模仿奧特曼對家裏人大打出手,不但沒有悔意,他還認為自己是正義的。
盡管動畫片上打著“請勿模仿”,但四五歲的孩子都不識字,就算識字,畫面的沖擊力和幾行小字的導向性相比,幾乎沒有意義。
這就是為什麽看完小豬佩奇,孩子們就嚷嚷著踩水坑。看演出奧特曼要輸了,孩子們都沖上舞臺來“幫忙”。
對孩子來說,動畫片就是精神食糧,他們沈浸其中並信以為真。把裏面很多動畫角色當做是榜樣來模仿其行為。
所以,動畫片中的暴力環節,不能由著孩子吸收,需要給孩子解釋。
不斷改變ip的邪典動畫
現在很多短視頻都喜歡用孩子們喜歡的卡通動漫IP形象出現,也常常隱藏在孩子的動畫片、兒童劇等中,如果沒有陪孩子觀看,甚至會誤以為這就是普通的動畫片。
但這些視頻中充斥著血腥、暴力、色情、虐童、縱火等等,總之什麽危險,什麽怪誕就做什麽。
比如渾身青綠色的豬醫生拿著壹根手臂粗的針管,對著小豬佩奇反復的紮,成年人看了都覺得不寒而栗啊。
還有很多邪典動畫衍生出來的小 遊戲 ,只看畫面就令人不適。
雖然前幾年家長們曝光這些邪典動畫,各大視頻播放平臺也開始凈網活動。 但這並沒有完全把它們消滅,只是讓它們更隱蔽。
尤其是,現在短視頻興起,很多打著教育孩子的幌子,制作壹些粗俗、價值觀扭曲的短視頻。
更可怕的是裏面還經常包含很多色情、犯罪指向的內容,還有不正當的三觀,這些東西要是壹直被孩子看,簡直不敢想象。
如何避免孩子接觸這類
暴力、惡趣味的動畫
國內的動畫片現在還沒有分級制度,所以沒有明確的受眾年齡定位,即便是 針對孩子的電影、動畫片 ,鏡頭中有時也會出現暴力相關的道具、動作和畫面。
這就需要我們家長提前給孩子把好關了。
親自挑選適合自己寶貝年齡段的動畫片。
挑選動畫的時候,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綜合考慮他們的承受能力。
有時候我們自己覺得並不恐怖的情節,對孩子來說卻是難以接受的。
之前也推薦過壹些動畫資源,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孩子年齡認領。
和孩子壹起觀看。
跟孩子討論動畫裏的情節和人物,出現負面的內容,我們可以及時的幫助孩子識別善惡,正確引導。
《熊出沒》有壹集熊二趁光頭強沒在家,偷偷溜進光頭強的家中把光頭強的爆米花都吃光了。
因為光頭強在動畫片裏是壞人的形象,孩子們會認為熊二的行為是正常的。
這時候就要及時告訴孩子,熊二這種不經他人同意就隨意進別人屋子,偷拿東西是不對的行為。
若沒辦法陪伴,可以提前為孩子下載好優質動畫片。
早幾年CC還沒什麽分辨能力時候,寒暑假我不在家,我便是在ipad的APP裏下載好,然後ipad不聯網,避免看完壹集自動播放到不恰當的內容。
隨手舉報惡意魔改、暴力血腥的內容。
為凈化孩子的世界出壹份力。
已經看了怎麽緩解
孩子恐懼的心理
接納孩子的恐懼,重視孩子的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只有當孩子感受到妳是真正承認、相信他們所害怕的事物時,他們才會相信大人所解釋的是正確的。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害怕會說:“這有什麽好怕的,膽子大點”,或者給孩子講道理,告訴他“這個不可怕”。
這樣做可能會傳遞給孩子壹種感受:「我」是有問題的。反倒會加劇恐懼感。
與其說不要怕,不如說,“放心,媽媽會保護妳!”
只有孩子感覺自己是安全的,沒被威脅的,才有余力生出勇氣。
幫助孩子了解恐懼的事物
克服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 探索 事物的真實模樣。
CC小時候看過壹集怪物動畫片。壹到晚上就害怕,尤其是熄燈後,各種東西模糊的影子讓她很不安。
我便陪她玩影子 遊戲 ,趁機告訴她其實視頻裏的那些怪物都是虛構的,很多斑斑駁駁的,只是影子。
而怪物的正面,都是人用電腦設計出來的,然後找了壹些動畫人物制作過程的視頻,給CC看。
只有看到真相,孩子才不會那麽恐懼。
借助繪本讀物,淡化恐懼
很多關於怪物、幽靈的書,裏面的人物和孩子有些相似的心理感受,讀完孩子會有壹種感覺被認同的釋懷。
推薦:《妖怪快走開》、《吃掉黑暗的怪獸》、《我的床下有鬼嗎?》、《走開,綠色的大怪物》。
讓他知道,原來不是只有我害怕怪物,怪物好像不是我想象的那樣。
引導孩子畫出心裏的恐懼並撕碎它
恐懼心理在經過大腦想象加工後會更恐懼。
所以當我們將恐懼的東西具象化後,對孩子來說,也就沒有那麽可怕啦!
我讓CC把害怕的那個鬼怪畫出來,她壹邊畫,我就壹邊說“這個鬼原來長這樣啊!”然後我還會和她壹起創造各種鬼怪。她邊畫邊說“妳畫的壹點都不可怕,看我畫壹個超級可怕的怪獸”。
最後我們壹起把這些畫都撕碎,扔到垃圾桶,有種打敗鬼怪的感覺。
C媽說: 消除恐懼是壹個很長的過程,就我現在晚上12點還得躲著鏡子走,床底下更是不敢看。而孩子的大腦發育未完善、認知水平有限,恐怖、暴力等內容確實對孩子的大腦、行為會有很多負面影響,所以對於這類動畫或故事書籍咱還是謹慎些吧。大家也評論區聊聊,孩子接觸過這類影片嗎?有什麽“後遺癥”嗎?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醫生;C媽-報社 育兒 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