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產中大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壹、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今年上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始終保持定力、把握機遇、積極作為,嚴而又嚴抓好疫情防控,有條不紊推進復工達產,制定並實施公司“爭先創優”行動方案,在各成員公司之間形成了妳趕我超、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各項主要經營指標達到和超過了預期水平。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營業收入1787.17億元,同比增長11.62%;利潤總額28.06億元,同比增長0.26%;歸母凈利潤16.16億元,同比增長0.91%;扣非後歸母凈利潤13.67億元,同比增長3.09%。
工作亮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壹)疫情防控擔當有為。物產 健康 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壹線,下屬3家醫院***選派10名醫護人員援助武漢,並安全凱旋。物產國際、物產雲商緊急調配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力所能及提供物資保障。物產金屬、物產元通、物產物流、中大實業、物產融租等發揮供應鏈和專業優勢,以最快速度調集鋼材、線纜、 汽車 等資源並組織物流渠道,為全國抗擊疫情貢獻力量。物產長樂在疫情期間全力保障集團總部和相關成員公司蔬菜供給。相關成員公司有效落實減免經營性房租減免政策,合計減免租戶656戶,減免租金1874.9萬元。
(二)搶抓機遇成效明顯。面對供應鏈不穩定加劇、內需萎縮、海外市場停擺、部分商業活動停滯的困境,各成員公司搶抓市場機遇,化危為機,積極主動穩業務、拓市場、抓訂單,取得明顯成效。1-6月集團實現進出口總額(含轉口)45.76億美元,同比增長26.26%。物產金屬把握國家發力新基建、大基建以及復工後追趕項目工期的機遇,加大與大型央企、國企的對接力度,1-6月中標及入圍配送配工項目***71個,鋼材、水泥合計超200萬噸,同比增長近壹倍。物產國際緊抓國內外需求、價格倒掛機會,開拓鋼材進口業務,同時有色金屬等培育品種也實現大幅增長。物產雲商抓住疫情期間“宅經濟”爆發機遇,利用“直播帶貨”提升線上平臺運營能力,牽頭推動與茅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物產物流構建9條“物流黃金通道”,有效解決滯港、滯運、暴庫等問題。物產暾瀾基金所投天山鋁業成功借殼新界泵業(002532)實現重組上市。財務公司充分利用利率下行窗口期,積極整合各類金融資源,全力保障資金供給。集團上半年發行4期票面利率為1.8%-2.45%的超短融,累計金額55億元,有效降低成員公司資金成本。中大實業搶占中石化、中國冶金、省級電網等大客戶市場,4月線纜單月銷售達到 歷史 新高3.67億元。
(三)模式創新取得實效。現期結合護航主業平穩發展,在規避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風險的同時,有效保障了經營穩定發展。物產環能深化高附加值的場地交貨模式,業務量同比增長約64%。物產化工優化垂直供應鏈商業模式,新落地華欣聚酯項目,舟山良海大豆壓榨項目效益大幅提升。浙油中心股權結構優化基本完成,平臺效應持續顯現,會員企業達1620家,1-6月份貿易量和貿易額分別同比增長63.82%、32.31%。中大期貨大力拓展機構客戶,保證金規模同比增長約65%。財務公司創新設立“債貸通”產品,為供應鏈業務提供32億元低利率資金支持。
(四)重點項目推進有力。物產環能簽約浙江海鹽經濟開發區公用熱電項目和金華金義都市新區生物質項目,下屬新嘉愛斯熱電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大實業線纜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為德清首個復工的重大項目,已取得460畝土地證和建設規劃許可證,並完成特種線纜車間輔助用房樁基施工。物產融租城市軌道交通集成服務項目32臺自有盾構機均已與項目使用方簽約,累計實現經營性租賃項目19個。中大金石成功收購頂級養老公寓雍柏薈,為養老業務在杭城的全盤布局增添重碼。物產 健康 金華市人民醫院於6月16日舉行新院區啟用揭牌儀式。物產環境桐鄉20萬噸汙水處理項目建設提速,成都新都金海汙水處理項目基本完成提標改造和達標排放。
(五)經營管理持續提升。公司建立完善經營目標激發成員公司比學趕超積極性。順利完成集團“十四五”規劃暨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招標工作,由阿裏和埃森哲聯合體中標。與德勤咨詢管理正式啟動財務***享中心建設。供應鏈大數據中心建設(壹期)項目成功上線並不斷優化運行。
此外,集團總部對法人治理體系相關制度作了全面修訂,新出臺或修訂完善各項制度***39項。
(六)資本運作加速推進。實質性啟動物產環能A股分拆上市,“二次混改”深入推進,10家成員公司啟動存量優化與增量新設。持續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召開自願性業績說明會進壹步傳遞公司供應鏈集成服務模式、市場發展空間等內在價值信息。
(七)風險管控不斷強化。組織開展成員公司現期結合業務、物流管理、供應鏈項目、資金使用情況、招標和大宗物資采購檢查整改落實情況專項巡察等多個專項檢查,進壹步提升經營規範性。
二、可能面對的風險
1.供應鏈集成服務
上半年,突如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形成巨大沖擊,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仍在持續發酵,拖累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疫情也給我國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上半年我國GDP增速同比下降1.6%,尤其是壹季度由於停產停工影響,GDP同比下降6.8%。
從全球供應鏈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導致原本要從中國東部地區轉移至西部地區的產業直接轉移到東南亞國家,而疫情引發的對全球供應鏈過於集中帶來的風險擔憂也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多元化和分散化,未來可能呈現多中心的格局。
對物產中大供應鏈集成服務來說既是風險也是機遇,經濟增速的下降、需求的波動和政策的寬松均會對公司未來的盈利帶來不確定性。
對策:面對新冠疫情的影響,外部需求萎縮、部分商務活動停滯,物產中大堅決貫徹中央“六穩”“六保”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始終保持定力、把握機遇、積極有為,嚴而又嚴抓好疫情防控,采取了壹系列穩業務、拓市場、搶機遇、防風險的舉措,並取得階段性成效。
2、金融風險
2020年下半年全球疫情發展及國際經貿形式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依然面臨復雜嚴峻的形勢和壹系列不穩定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金融市場風險加大,金融業務操作難度加大,有待進壹步加強市場研判和風險防控。
對策:壹是密切跟蹤市場形勢及金融監管政策變化,加強行業分析研究和監管政策趨勢研判,促進金融業務穩健發展。二是加快推進金融業務數字化轉型建設,加強數字化系統頂層設計,全面提升金融業務的風險監測和防控能力。三是做好金融業務“十四五”戰略規劃,明確戰略導向和業務定位,進壹步推進產融結合,圍繞賦能集團供應鏈集成服務主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3.高端實業風險
電線電纜方面,普通線纜產品行業門檻不高、價格優勢不明顯,面臨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的壓力;環保公用業務方面,汙水處理、生活垃圾、生物質焚燒發電、蒸汽、壓縮空氣等業務,受下遊客戶業務低迷的影響,供給也存在著階段性過剩的風險。
對策:電線電纜業務應加大在軌道交通、能源煤礦、石油化工等特種線纜領域的研發投入與產能投入,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環保公用需要加強技術創新,降低產品成本,從而減輕下遊客戶的采購成本,實現企業效益和 社會 效益雙贏。
三、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長期穩健發展,主要得益於公司始終領先的行業地位、不斷創新的商業模式、持續優化的管理體制機制、相對強大的資源獲取能力等優勢。
行業地位優勢:公司自2011年起連續入圍《財富》世界500強,2020年位列210位,是中國供應鏈集成服務引領者,是浙江省省屬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是國內同行中唯壹入選高盛新漂亮50的上市公司。2018年9月,公司通過商務部、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評選,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強大的行業地位優勢使得公司形成更加完整和龐大的上下遊供應鏈,能夠與全國的大宗商品巨頭達成良性合作,擁有長期穩定且強大的分銷網絡體系,從而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上遊議價能力、下遊分銷能力、供應鏈集成服務能力。
商業模式優勢:公司近年來從賺取買賣差價的傳統貿易商轉型為供應鏈集成服務商,並致力於成為產業生態組織者,堅持以供應鏈思維,做產業鏈整合,構建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供應鏈+”產業生態圈,使得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在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處於領先位置。公司圍繞產業鏈上下遊各主體、各環節、各要素搭建集成化服務平臺,以擁有大量優質客戶資源為基礎,以重要經濟領域的分銷網絡、物流網絡為布局,聯動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構建產融互動業務格局,以其物流智能化、泛金融化、互聯網化的行業優勢,促進供給與需求的深度對接、產業資本與商業資本的有機融合,具有較強的客戶粘性及流量變現能力。
管理體制機制優勢:作為入選《國企改革12樣本》企業,公司長期堅持管理改革創新,決策既科學又高效且具有創新態度,這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新機遇。2015年實現整體上市後,公司通過員工持股、“二次混改”激發員工活力,通過開展再融資、存量資產戰略重組培育專業化經營發展能力,治理體系更加現代化、運行管理更加規範化。
資源獲取優勢:公司作為全國首家獲得中誠信和大公國際雙AAA信用評級的地方流通企業,有利於獲得銀行融資貸款,獲取相對低成本的資金優勢。公司作為總部地處電子商務之都——杭州、輻射長三角的特大型企業,地理區位優勢為產業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公司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上市公司、國有企業,擁有市場美譽度和良好的政企關系,具備強大的國內外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包括獲取重大項目、解決大額資金需求、進行區域協同運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