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七年級下冊地理

七年級下冊地理

七年級下冊

第壹章:認識大洲

1. “亞細亞”和“歐羅巴”是亞洲和歐洲的名字。

2. “亞細亞”的含義是東方日出之地;“歐羅巴”的含義是西方日落之地。

3.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壹體,合成亞歐大陸。

4. 亞洲地域十分遼闊,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5. 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6. 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壹大洲。

7. 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8. 亞洲地形的三大特征是: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③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9. 亞洲有世界陸地最高點——珠穆朗瑪峰;也有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

10. 亞洲和歐洲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11. 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亞洲都分布有世界上各種氣候。

12. 北半球的“寒極”是西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小鎮奧伊米亞康,這裏曾經觀測到-71℃的低溫。

13. 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征顯著;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範圍也最廣。

14. 亞洲冬季風的源地是寒冷幹燥的西西伯利亞和蒙古壹帶;夏季風的源地是濕熱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5. 夏季風主要影響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16. 亞洲河流的兩大特點:①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②內流區面積十分廣大。

17. 亞洲中部的錫爾河和阿姆河註入鹹海,是世界上兩條著名的內流河。

18. 歐洲河流的特點:①水流緩慢;②河網密布,水量豐富;③河流短小。

19. 多瑙河和萊茵河是歐洲兩條著名的國際性河流。

20. 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21. 2000年,歐洲有7.27億人口,居世界各大洲第三位。

22. 歐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壹個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

23. 回答問題:亞洲東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地區種植水稻有哪些得天獨厚的條件?

答:①處於季風區,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生長;②多位於沖積平原上,土壤肥沃;③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

24. 亞洲現有1000多個民族,約占世界民族總數的壹半。

25. 亞洲既有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如中國、印度等,也有日本、韓國等單壹民族國家。

26. 歐洲現有70個民族。

27. 歐洲多數國家民族構成比較單壹,如德國、波蘭等,民族構成比較復雜的國家有俄羅斯、瑞士等。

28. 亞洲現有50個國家,人們習慣上將亞洲分為東亞、西亞、南亞、北亞(指的是西西伯利亞地區,屬於俄羅斯)、東南亞、中亞6個地區。

29. 歐洲目前有40多個國家,從面積和人口來看,除俄羅斯外,絕大多數屬於中等或中等偏小的國家。

30. “阿非利加”是非洲的名字,意思是“陽光灼熱”。

31.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32. 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

33. 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

34. 二戰前夕,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亞、利比裏亞3個獨立國家。

35. 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海拔在500~1000米的高原面積占全洲面積的60%以上,被稱為“高原大陸”。

36. 非洲的山脈分布在大陸的西北和東南邊緣。

37. 非洲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38. 非洲東南部從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亞高原(非洲屋脊)、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

39. 非洲的最高峰是赤道附近的乞力馬紮羅山,海拔5895米。

40. 非洲西北部除大陸邊緣的阿特拉斯山脈外,大多都是海拔較低的高原和盆地。

41. 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赤道從其中間穿過。

42. 非洲東部有壹條世界陸地上最長的裂谷帶——東非裂谷帶(東非大裂谷)。

43.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約占全洲面積的25%。

44. 非洲是世界上幹旱區面積最大的壹個洲。

45. 非洲75%的面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20℃以上,氣候普遍暖熱,因而被稱為“熱帶大陸”。

46.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47. 非洲的氣候特點:①氣溫高;②幹旱地區廣;③氣候類型以赤道為界線,成南北對稱分布。

48. 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豐饒大陸”。

49.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50. 非洲動植物資源也極為豐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熱帶雨林地區的名貴樹種。

51. 非洲還是咖啡、棗椰和油棕等作物的原產地。

52. 非洲大型野生動物的數量和總類都居世界首位。

53. 2000年,非洲有7.94億人口,總數僅次於亞洲,居世界第二位。

54. 多年來,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各個大洲。

55. 非洲糧食作物中玉米的種植面積最廣,是農村居民的主食;小麥和稻米不能自給,需要靠大量進口。

56. 非洲的出口經濟作物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棕櫚油和劍麻等。

57. 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58. 回答問題:美洲為什麽又稱為“新大陸”?

答:500年前,生活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居民,幾乎不知道美洲的存在。直到“地理大發現”結束了亞歐大陸與美洲之間的隔絕,是新發現的大陸,因故而得名。

59.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60. 穿過白令海峽的三線是國際日期變更線、亞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線、俄羅斯和美國的國界線。

61. 中美地峽指的是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狹長陸地,被稱為中美洲。

62. 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國。

63. 加拿大和美國曾經是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兩國通行英語,但加拿大有壹部分居民講法語。

64. 回答問題:人們通常把美國以南的美洲國家和地區稱為拉丁美洲,為什麽?

答:美國以南的美洲部分,歷史上長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主要通行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而這種語言都源於拉丁文,故把該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65. 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面積2400多萬平方千米,在各大洲中居第三位。

66. 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①西部是高大的山系;②中部是廣闊的平原;③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67. 北美洲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產物。

68. 格陵蘭島(世界第壹大島)上80%目前仍覆蓋著厚厚的冰層,是除南極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廣的地區。

69. 北美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70. 北美洲大部分地區位於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熱帶範圍相對狹窄。

71. 回答問題:為什麽北美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僅限於北美西海岸的狹長地帶?

答:因為由於山脈多為南北走向,來自太平洋的濕潤空氣僅能到達西部沿海地區,在西部地區形成降水。

72. 有壹條貫穿北美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73. 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脈。

74. 南美洲西部也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脈(全長9000多千米,是世界最長的山脈)。

75. 南美洲的地形特點是平原、高原相間分布。

76. 南美洲熱帶範圍廣闊,溫帶面積不大,寒帶缺失。

77. 南美洲氣候類型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分布最廣。

78. 南美洲除高山地區外,最冷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上,最熱月壹般不超過28℃。

79.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降水都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最濕潤的大洲。

80. 美洲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美國是當代實力最為雄厚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度發達,加拿大也是發達國家,其余屬於發展中國家。

81. 墨西哥年產石油量在1.5億噸以上,是西半球主要出口國之壹。

82. 墨西哥是玉米的原產地,玉米是該國的主要糧食作物,該國被稱為“玉米的故鄉”。

83. 南美洲有13個國家。

84. 目前,巴西是南美洲工業最發達的國家

85. 阿根廷為重要的小麥出口國,牛肉、羊毛等畜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突出的地位。

86. 南美洲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作物占絕對優勢。

87. 比較南美洲和北美洲

大洲

項目

北美洲

南美洲

面積

2400平方千米

1800平方千米

五帶中的位置

大部分位於北溫帶

大部分位於熱帶

最長的山脈

落基山脈

安第斯山脈

最長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

亞馬孫河

主要氣候類型

以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面積最大的國家

加拿大

巴西

主要人種

以白色人種為主

以混血人種為主

國家類型

美國、加拿大是發達國家

全都是發展中國家

第二章:了解地區

88.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

89. 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

90. 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

91. 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

92. 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很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

93.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

94. 比較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地區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95. 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每年11月到次年的5月盛行東北風,降水偏少,為旱季;每年的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風,降水很多,為雨季。

96. 馬來群島大多數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農作物可以隨時播種,壹年到頭都有收獲。

97. 中南半島有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7個國家組成順口溜:越老柬泰緬馬新。

98. 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99. 馬來群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連接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100. 馬六甲海峽全長1080千米,呈西北寬、東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

101. 回答問題:人們為什麽稱馬六甲海峽是溝通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

答:①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②海峽底部較為平坦,海峽內風平浪靜,有利於船只航行。

102. 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

103. 目前,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104. 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

105. 稻米是東南亞居民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的出口產品。

106. 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107. 石油和錫在東南亞的礦業中占突出的地位。

108. 印度尼西亞是著名的石油輸出國,出產量居世界首位,出產石油較多的還有馬來西亞和文萊。

109. 東南亞出產的礦砂占世界總產量的壹半以上,馬來西亞的錫居世界第壹位。

110. 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壹。

111. 東南亞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兩岸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區則人口稀少。

112. 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總人數在2000萬以上。

113. 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期,我國東南沿海壹帶,特別是福建(閩)、廣東(粵)兩省有大量人口“下南洋”當時稱東南亞為南洋謀生。

114. 在國外取得了所在國國籍的人稱為華人,還保留了中國國籍的人稱為華僑。

115. 在新加坡,有98%的人說的是漢語。

116. 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117. 南亞次大陸又被稱為“印巴次大陸”和“印度次大陸”。

118. 南亞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斯裏蘭卡、馬爾代夫7個國家和克什米爾地區順口溜:南亞有七國,海上斯與馬,內陸尼與不,臨海孟印巴,相鄰有四國,印不與尼巴。

119. 南亞次大陸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5個國家和克什米爾地區。

120. 南亞的三大地區是喜馬拉雅山脈、恒河平原、德幹高原。

121. 南亞地勢是南高北低。

122. 南亞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壹年可以分為三季

123. 南亞3~5月為熱季(高溫少雨);6~10月為雨季(濕熱多雨);11至次年2月為涼季(涼爽宜人)。

124. 南亞以種植水稻為主,主要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孟加拉國西部;其次是小麥,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幹旱少雨地區。

125. 南亞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發源地。

126. 佛教主要流傳於斯裏蘭卡和不丹;印度教盛行於印度和尼泊爾;巴基斯坦、馬爾代夫、孟加拉國等國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

127. 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壹,人口約13億,占世界人口的1/5強。

128. 南亞的7個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

129. 西亞被稱為“五海三州之地”。

130. 五海指的是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三洲指的是亞洲、非洲、歐洲。

131. 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從我國西安出發,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經過中亞、西亞,最後到達歐洲。

132. 西亞氣候炎熱,沙漠面積廣大。

133. 西亞在幹旱的自然環境條件下發展了畜牧業和灌溉農業。

134. 以色列灌溉農作物應用最廣的是噴灌和滴灌。

135.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叫兩河平原,是西亞主要的灌溉農業區。

136. 壹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數的國家稱為阿拉伯國家。

137. 西亞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區之壹。

138. 西亞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蘭教,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139. 西亞也是基督教、猶太教的發源地。

140. 三教聖地是耶路撒冷。

141. 西亞是世界石油寶庫。

142. 西亞的石油產量通常占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

143. 西亞各國90%的石油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的3/5。

144. 西亞的石油主要運往西歐、美國和日本。

145. 西亞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地區。

146.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國。

147. 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

148.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149. 歐洲經濟發展水平目前仍然居各大洲的首位。

150. 歐洲西部集中有德國、法國、英國和意大利等工業大國。

151. 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都有發展農牧業。

152. 目前,歐洲西部是國際旅遊業最發達的地區。

153. 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是著名的旅遊國。

154. 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壹些島嶼。

155. 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

156.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壹部分。

157.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158.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地區。

159.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

160. 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161. 目前,全球***有30多個國家在南極設立考察站。

162. 中國在南極洲設有兩個考察站,分別是中國長城站(62°13′S;58°58′W)和中國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走進國家

163.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全國通用日語。

164. 日本是壹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

165. 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166.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米,為日本最高峰。

167. 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168. 日本四季分明,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明顯,在夏秋季節,經常受到臺風襲擊。

169. 回答問題:日本南北氣候差異大不大?為什麽?

答:差異明顯,因為日本地處中緯度地區,跨緯度大。

170. 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國影響;在近現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到日本。

171. 日本人傳統的衣服是和服;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是壽司。

172. 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173. 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居世界前列。

174. 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制作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

175. 主要工作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

176. 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177.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漁業生產大國。

178. 日本的東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壹,人口達1200多萬。

179. 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和國的簡稱,絕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蘇伊士運河東面的西奈半島屬於亞洲。

180. 埃及領土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

181. 2000年,埃及總人口為6398萬,87%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蘭教。

182. 埃及的首都是開羅(千年古都)。

183. 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屬地中海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

184. 埃及的氣候特點是終年炎熱,幹燥少雨。

185. 世界上最長的河是尼羅河,埃及人稱之為母親河。

186. 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壹。

187. 埃及金字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壹。

188. 農業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這裏是非洲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以生產長絨棉著稱,長絨棉的產量居世界第壹。

189. 俄羅斯幅員遼闊,領土170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壹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190. 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俄羅斯領土中,有70%是廣闊的平原。

191.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

192. 俄羅斯河川流經量居世界第二位。

193.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

194. 俄羅斯的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沙特阿拉伯;黃金產量居世界第二位。

195. 俄羅斯是重要的工業大國,能源、鋼鐵、機械、化學、航空航天等部門地位突出。

196. 俄羅斯主要的農產品有谷物、馬鈴薯、亞麻和乳肉制品。

197. 東歐平原、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

198. 俄羅斯在1991年由蘇聯解體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

199. 俄羅斯有許多天然港口,有海參崴、聖彼得堡(波羅的海沿岸)、莫爾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不凍港,受到來自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

200. 俄羅斯3/4的國土在亞洲,1/4在歐洲;1/4的人口在亞洲,3/4在歐洲。

201. 法國國土面積55萬平方千米,2000年人口有5889萬人,首都是巴黎。

202. 法國的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國的4/5。

203. 法國的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氣候變化小,全年將水分平均勻。

204. 法國小麥的產量居世界前列,是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巴黎盆地是歐洲重要的小麥產區。

205. 法國地中海沿岸地區適合種植葡萄。

206. 法國的工業也很發達。

207. 法國的源煤、鐵等礦產比較豐富。

208. 法國的核電占發電量的70%以上。

209. 法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210. 法國在1999年的外國遊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

211. 旅遊業也是法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212. 美國領土由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組成,國旗是星條旗,首都是華盛頓。

213. 美國有50個州,本土有48個州,海外有2個州,分別是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14. 美國首都華盛頓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不屬於任何州。

215. 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他的工業總產量壹直居世界首位。

216.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發展工業具有許多優勢。

217. 美國也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既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218. 人口在2000年為2.82億,人種絕大多數為歐洲遷移的白種人,也有美國原來的少部分黑種人,華人和華僑在美國將近100萬。

219. 美國人口稠密地區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220. 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壹。

221. 洛杉磯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

222. 聖弗朗西斯科又稱舊金山、三藩市,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壹,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223. 芝加哥是美國的交通中心,底特律是美國的汽車工業中心,匹茲堡是美國的鋼鐵業中心。

224.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國家,國土面積854.7萬平方千米。

225. 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亞馬遜平原部分約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屬巴西高原。

226. 這裏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

227. 亞馬孫河支流眾多、水流平緩,航運便利,河口為喇叭形海灣,寬達300多千米,洪水季節壹片汪洋,號稱“河海”。

228. 巴西的氣候類型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

229. 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水平比較高。

230. 巴西農業機械化程序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

231. 巴西的鐵礦儲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

232. 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國內供電量中的比重逐漸提高,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交界處的伊泰普水電站是全國最大的。

233. 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總人口達1.70億人。

234. 巴西的最大城市聖保羅,裏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

235. 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壹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

236. 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和周圍島嶼,面積約774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語言是英語。

237.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北起的約克角半島。

238. 澳大利亞大陸也是世界最小的大陸,比澳大利亞大陸小的叫做島嶼。

239. 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城市是悉尼,這裏有著名的悉尼歌劇院。

240. 袋鼠、樹袋熊、袋貍等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

241. 澳大利亞的國徽上的兩種動物是袋鼠和鴯鶓。

242. 澳大利亞的大分水嶺全長3000千米,寬150~300千米,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15%。

243. 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和適宜發展農牧業,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

244.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