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像素越高越清楚嘛
這裏妳說的清楚的概念是什麽?是指的清晰度還是指的相片的像素。
像素越高,照片就可以放很大,放大後不會出現明顯的馬賽克,像素低的話就不能放太大了。相片的清晰度與光圈有關,和照相時的快門也有關系。光圈越大,背景就約模糊,邊緣就不怎麽銳利,快門越慢,手抖的可能性就越大,相片的清晰度就會下降。還有壹種情況,是對焦沒有對好,也會照成相片不清晰。
數碼相機像素越高越清楚嗎不壹定啊。
不過,這是個問題。照片的清晰度來自哪裏?怎樣才能更清晰?我們究竟需要多高的清晰度?
第壹,先說像素吧。像素只是壹個采集光線信息的點,包括光線的性質、亮度、顏色、位置等等,它只是采集到,然後需要進行處理,處理成數字信息,再傳輸、記錄。像素的質量決定了采集信息的真實性。每個像素點就象不個微鏡頭,像素本身可大可小,所以像素本身無大小。但是,在現有的材料和技術條件下,當感光器面積壹定的情況下,像素點稍大壹些相對的質量就越高壹點,信息更真實壹點,再處理的好壹點,相對的照片也越清晰壹點。可像素也不能太多,因為在有限的面積內,像素間必須保持壹定的距離,到了百納米的環境中,光粒子就會相互影響,可能會產生衍射而影響像素的質量。
第二,說說感光器吧。感光器是像素的 *** ,就是像素按照壹定的規則有序排列起來的壹個長方形的陣列。前面說像素的特性或像素之間的特性,這種排列必須有壹定的規則。我們無從得知某種感光器像素究竟是多大,但從面積與像素總數以及制作像素的材料要求,粗略估算出像素(含)之間的距離。下面這組數據是我個人計算出來的,不壹定準確。
1、面積:消費級相機感光器面積12-43平方毫米,全畫幅均在855-864,APS-C在332-372,4/3系統224特116,微單332-368,中畫幅均超過1400-2100。單位均為平方毫米。
2、像素基本呈正方形,它們在寬與高的差距1納米左右。在PS上就是正方形。
3、像素間的距離(含像素):消費級相機在107-208納米(下同),全畫幅在480-845,APS-C在385-554,4/3系統375-433,中畫幅600,微單391-510
4、無法確定像素的大小,畫面的細膩程度與像素間的距離有關,而畫質與像素點的大小和質量有關。像素間的距離不是越近越好,像素點也不是越小越好。
5、如果單以像素間距做比較,2000萬以上像素的全畫幅相機,已經達到或超過膠片的像素間距,但由於像素點的大小不同,因此數碼相機的像素質量仍然比不過膠片。
第三,再說傳感器。其實,感光器與傳感器是連在壹起的,傳感器就是壹個處理器,它負責將光信號處理成數字信號。我們從視頻非線編中可以知道,信息的處理過程可能會產生壹些錯誤,但並不影響使用,它也有速度與質量問題。這壹點,類似於視頻采集過程中的“丟幀”,只不過它丟的可能只是壹個16位編碼中的某壹個編碼數字。當然也會有庸余數據,去掉庸余就是壓縮,但其本身還有壹個數據重組的問題,要組成壹個數據文件,因此它就需要“模糊”,在速度與質量之間進行壹個選擇。這也會影響最終照片的清晰度。
第四,曝光問題。像素、感光器、傳感器壹系列的采集、轉換與處理的過程過後,光線在感光器的采集質量,與這壹系列問題有關,但每個像素的容度並壹不定能滿足光線過渡的要求,因此它采取的是壹種階梯狀的方法,將壹定容度內的光線視為壹個標準的光線。專業攝影師使用專業設備攝影,在考量相機質量時,看三點:壹是高光部分、二是低光部分、三是過渡部分。因為鏡頭玻璃材料的顆粒遠遠高於像素,所以,要清晰度主要是看感光器對光線的解析。曝光準確了,各種光線、光線的過渡分布均勻且顆粒很小(滿足需要吧);曝光不準確,也不應該呈階梯狀,否則就是感光器質量的問題。
第五,數碼照片的用途。現在的數碼照片,已經很少以傳統照片的形式擴印了。90%以上的照片放在電腦裏或電子相冊裏。做為工作需要,可能會拿部分照片用於宣傳看板、宣傳手冊、產品廣告手冊,制作大幅宣傳廣告的都很少。就說壹般家庭使用吧。我從十年前開始,就將自己的數碼照片用繪聲繪影制作成電子相冊。隨著會聲會影技術的發展,問題逐漸顯現。原來使用的300萬像素的尼康拍的照片,就不可以進行局部鏡頭的移動(局部放大);後來的佳能350D的800萬像素的照片,不可以做1/2以下放大;而尼康D700的1200萬照片,就允許進行1/4的放大特效處理。同時,1600萬像素的索尼微單在進行1/4放大時,質量顯然不如1200萬的尼康。所以,關於像素千萬不能只追求越高越好。
第六,數碼照片的呈現。用數碼照片制作大型刊板,我們不會將張照片放大到整個畫布,而只是使用其中的壹部分。所以,高像素很重要。
制作宣傳手冊,像素固然很重要。但是否使用,並不在照片的質量,而在於照片的重要程度。這是編輯與攝影的區別。所以,如果是A4幅面的手冊,2、3M的照片已經足夠。因為,我們不是出高品質的圖片畫冊,而是出於宣傳的目的。
在電腦上觀看。電腦屏幕從800*600,到現在的二十幾英寸2400萬像素的屏幕,它們完全是兩個概念,圖片的放大與屏幕的表現像素不是壹致的。越大的屏幕需要更遠的距離觀看,這是壹定的。所以,我們壹般用途的照片有800萬像素已經夠了。因為,再現的設備已經給妳定死了。妳需要把每張照片放大來看嗎?
制作DVD電子相冊。前面說過壹部分。另外,DVD的視頻設計標準就是720*576的。妳想再清晰也是做不到的。現在的高清攝錄設備是會達到高清標準,但也僅現用攝錄設備在高清設備上播放,才能達到高清的效果。否則,只是事倍功半。
壹點體會,不做總結,歡迎拍磚。
攝像頭是像素越高越清楚嗎?不壹定的。
現在有無驅的攝像頭,普遍比不上有驅的攝像頭,還有的壹個參數是動態像數,和靜態像數。現在所標的500W像素都是靜態的。而且都是軟件達到的而不是硬件實際像數。
建議購買:130W 有驅的攝像頭,廠家挑壹些大廠的。比如臺電之類的。
手機是像素越高越清楚還是怎樣?不是的 像素越高分辨率就高 清晰度不成正比 同樣是30萬像素 諾基亞和山寨照出來的照片 清晰度大不壹樣
數碼相機是不是像素越高越清楚?不是 像素的概念是單位面積上有多少個點 越高的話 表明在圖片放大尺寸是越清楚 壹般拍照的時候都是把像素設置為最高 妳說的要想拍遠距離的 要看變焦倍數 如果是卡片機 那也沒有調的必要了 另外最後有三腳架
記得采納啊
像素高了照片越清楚嗎?
這個不壹定,像素高,只是獲取到的圖片更加大而已。
並不能說明更加清晰,清晰還取決於很多地方。
所以買數碼相機並不是像素越高的越好。而是綜合技術。
手機像素越高越清晰嗎?是的。不過還要看分辨率 手機像素目前最高時1210萬的索尼愛立信U1i。
求采納
手機照相是像素越高越清晰嗎像素和照片質量其實幾乎有沒關系,像素只是廠商忽悠人的虛無數值,像素只是關系到圖片的面積,像素越大,圖片尺寸越大,壹般個人使用,600-1200萬像素卓卓有余,可以印刷壹到兩米的照片了。 真正影響照片質量的是機身圖像傳感器面積和鏡頭結構。
手機像素越高 照出的相片越清楚麽?是的
像素指分辨率。它是由鏡頭裏的光電傳感器上的光敏元件數目所決定的,壹個光敏元件就對應壹個像素。因此像素越大,意味著光敏元件越多,相應的成本就越大。 圖像質量是由像素決定的,像素越大,照片的分辨率也越大,相片也就越清楚了。
手機像素越高,是不是代表拍的照片越清楚像素高,是照片清晰的重要條件之壹。照片清晰和其他原因也有關系,比如手抖、機震、物體高速運動、霧天、拍動體快門速度過低、後期裁剪過多、照片放大倍率過大、鏡頭或傳感器上有水蒸氣等等,都會影響照片的清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