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這些年被限制“高消費”的車圈兒大佬們

這些年被限制“高消費”的車圈兒大佬們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車企們在身處“順境”的時候,往往曝出來的都是壹個又壹個的好消息;而當身處“逆境”之時,各類麻煩便會接踵而至,活生生上演著壹部部禍不單行的“慘劇”。

其中,還不乏有個別的麻煩,會被“升級”,進而影響到車企負責人的個人身上。

對於車企大佬們而言,收到人生的第壹份“限制消費令”,怎麽看都是最壞的消息。而這樣的“限制消費令”,在這壹個月內更是接連向兩家汽車品牌的董事長發送而去...?

壹個月內,前途、眾泰兩家車企董事長

先後收到“限制消費令”

4月8日,據天眼查顯示,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在壹天內兩次被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列為被限制高消費人員,立案日期分別為2020年03月11日和2020年03月17日。

兩份執行案的原因相同,都是因為立案執行申請人與前途汽車存在合同糾紛,而前途汽車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

就在前途董事長被“限高”後沒過多久,昨日又曝出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浙勇被限制高消費。

與前途董事長陸群無異,眾泰董事長金浙勇被限制高消費也主要是因為眾泰汽車與執行申請人之間的買賣合同糾紛和廣告合同糾紛。值得註意的是,相關信息顯示,眾泰汽車僅今年4月就有10個開庭公告信息。

在不到壹個月的時間裏,接連兩位自主車企董事長收到了個人“限制消費令”,這在業界實屬罕見。

雖然從時間來看,或許存在巧合的因素,但從發布限制消費令的原因來看,或都是因為兩家車企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

然而,相關負責人收到限制消費令的車企,可遠不止前途和眾泰兩家。今兒,馬拉車市就來為大家盤點壹下,看看近年來哪些車圈兒大佬收到了這個讓個人及企業都頗受影響的“限制消費令”。

盤點近年來車圈大佬們收到的限制消費令

華泰汽車苗小龍

限消時間:2019年1月

2019年1月18日,時任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苗小龍被列入“限制消費人員”名單。

至於其收到限制消費令的原因,當時業界普遍認為,是因為從2018年底開始,華泰汽車及其入主的曙光股份先後出現司法凍結、債券價格異常波動乃至欠薪風波等多起民事糾紛。

而被執行人苗小龍,為華泰汽車原董事長張秀根之妻弟。

知豆創始人鮑文光

限消時間:2019年8月

2019年8月15日,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鮑文光被浙江寧海縣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據資料顯示,申請執行人為信義汽車部件(蕪湖)有限公司。

就在鮑文光被限制高消費的當日,寧海縣人民法院還對知豆進行了3.3億元人民幣的股權凍結,凍結期限自2019年8月13日至2022年8月12日。

潤東汽車集團原董事長楊鵬

限消時間:2020年3月

2020年3月4日,原潤東汽車集團董事長楊鵬被徐州市雲龍區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而立案執行申請人為徐州靚車鑫坊汽車用品有限公司。

或許大家對於潤東汽車集團並不十分了解,因為它並不是壹家汽車生產制造企業,而是壹家汽車經銷商集團。

該公司成立於1998年,曾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汽車銷售服務商,高峰時期旗下授權4S店多達70余家,主要代理品牌有寶馬、雷克薩斯、謳歌、廣汽豐田、壹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東風日產等中高端主流品牌。

失信被執行人:賈躍亭、龐青年

限消次數:N次

其實,要盤點車圈兒被限制消費的大佬,有兩位就不得不提了。

壹位是那個高喊“讓我們壹起,為夢想窒息”的賈躍亭,另壹位自然是親手打造出“加水就能跑”之水氫神車從而引發巨大爭議的龐青年。

之所以他倆與前面那些提到的車圈大佬不同,需要單獨列出來說明,是因為“限制消費”對於他們二人而言,早已成為“家常便飯”。他們更是都被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俗稱“老賴”。

這裏需要和大家做壹個常識普及。收到限制消費令,並不等於就是失信被執行人(老賴)。

簡單來說,相比於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條件更高。被限制高消費的不壹定會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但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幹規定》第壹條,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必須被限制高消費。

這也造就了賈、龐兩位因為是失信被執行人,其收到限制消費令的次數,多到令人咂舌。

資料顯示,2018年6月1日,“信用中國”網站公布的首批限制乘坐火車、飛機人員名單,賈躍亭就在名單之中。

而龐青年更是已經數百次被列入限制消費名單,以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為例,龐青年限制高消費次數高達114次。

限制消費令的背後

基本都有品牌日趨邊緣化的***性

由於賈躍亭和龐青年實在太過特殊,咱們暫且拋開不論。馬拉車市發現,剩下那些負責人收到限制消費令的車企,大多都有著壹個***性。

企業麻煩纏身、糾紛不斷固然是負責人收到限制消費令的主要原因。而事情的本質,其實這些汽車品牌在整個國內車市格局中日趨邊緣化的現狀所導致。

隨著銷量持續下滑,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眾多不利因素影響下,車企利潤大幅減少甚至虧損已成為普遍現象,汽車市場面臨嚴峻考驗。

而從行業格局看,市場的集中度在不斷提高,車市“馬太效應”凸顯,行業領先者其市占份額正在愈發擴大。據乘聯會3月銷量數據顯示,今年3月排名前15廠商單月銷量累計份額占比達到了77.3%。壹季度累計份額占比77.7%!

來源:乘聯會

將近八成的市占份額已被瓜分,剩下還有很多個品牌只能去在那20%多的市占份額中“刮”蛋糕,其難度可想而知。相應的,本身屬於弱勢的品牌,基本都面臨淘汰出局的危機。

以本月兩家董事長收到限制消費令的前途和眾泰為例,前途汽車頻繁被曝出欠薪事件和離職風波;眾泰汽車的狀況也不容樂觀,自今年1月疫情爆發,讓本就前景渺茫的眾泰汽車陷入了更加艱難的處境,眾泰汽車已經連續三個月未披露相關的產銷數據。

據業內人士分析,車企與供應商或其他企業有買賣合同等糾紛本應該是壹件較為正常的事情。

但真要到了供應商們訴諸公堂,成為執行申請人那壹步,或許這家車企應該已經出了很大的問題。讓人都已經無法對於履行給付義務再抱有“幻想”。

後疫情時代,車市下行疊加消費者購車取向的變化,使得許多的弱勢品牌都將面臨如何“活下去”的問題。

以前途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和以眾泰為代表的傳統車企,顯然都遇到了較大的危機,而他們的董事長各自收到的那份限制消費令,實則就是將危機完全暴露出來的壹劑催化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