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註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準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註冊制的核心是只要證券發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即使該證券沒有任何投資價值,證券主管機關也無權幹涉,因為自願上當被認為是投資者不可剝奪的權利。這類發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國和日本。這種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最高。
下面是各大專家關於註冊制對股市影響的解讀。
董登新[微博]:IPO註冊制將帶來A股慢牛短熊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微博表示,《中***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為資本市場改革定調: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其中,最大亮點或重中之重就是IPO註冊制的試點與推行,這將引發A股市場革命性的深刻變化,值得投資者興奮、期待!
董登新還表示,A股市場IPO推行註冊制,將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其壹,證監會不再直接幹預股市漲跌;其二,證監會不再幹預IPO節奏,更無權暫停IPO;其三,證監會監管重心將從IPO後移至二級市場,嚴厲打擊違規者及證券犯罪行為;其四,投資者將會真正自覺地學會用腳投票。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還權於市場,還權於投資者。推行註冊制,是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接近尾聲、最後階段的臨門壹腳。這壹腳、這壹刻已無退路,別無選擇。十八屆三中全會已十分高調、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去行政化”已成為當前中國股市最重大的改革任務,而壹級市場IPO則是過度行政幹預的重災區,因此,推行IPO註冊制將是唯壹選項。
董登新最後稱,註冊制的推行,將會迎來A股市場“慢牛短熊”的新格局、新時代。美國股市是典型的“慢牛短熊”,它的牛市壹般持續5——7年,而熊市至多為1——2年;與此相反,中國壹貫的“快牛慢熊”格局則是:牛市至多1——2年,熊市則長達5——7年。這就是中國股市與成熟市場的巨大反差。IPO註冊制將改寫這壹格局!
李迅雷[微博]:IPO註冊制將壓低股價 短期難推行
海通證券(18.80, -2.09, -10.00%)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新浪財經表示,這次金融領域的壹大看點就是股票發行註冊制的改革,但從核準制到註冊制的過渡有壹定難度,明年推行可行性也不大。他認為如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上市公司發行規模將會擴大,發行價格將會降低,未來股市更加市場化,而中國股票市場表現不好很重要的壹個原因是發行價格過高。對券商而言整體利好,但是未來保薦風險將加大。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這不是特別好的事情。
孫立堅[微博]:上市公司好壞將由專業投資者決定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認為,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將讓那些無資產支持的好公司獲得更強的融資能力,抑制公司上市過程中的尋租現象,上市公司的好壞由投資者尤其是專業化的投資者來決定。
華生:中小盤股將受發行註冊制沖擊
據深圳商報報道,燕京大學校長、經濟學家華生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內容寫進《決定》裏,意味著證券市場改革非常重大。中國證券市場成立20多年來,新股發行壹直都是審批制、核準制。這次的改革提出從審批制、核準制轉向註冊制,應該說這個改革是非常具有實質性的,等於要對新股發行審核制度進行根本改革,這個市場化方向改革是對的,市場起決定性的作用了。
但什麽是註冊制?是不是什麽企業註冊了就可以上市?那恐怕也不行。這個註冊制指的是什麽?美國IPO也叫註冊制,但和我國的工商註冊是兩回事。華生說,不管怎麽理解吧,目前來看這個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力度是空前的。實際上過去還沒有認真研究過,壹下子就將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寫進了《決定》裏,這個步子邁得非常大的,肯定股票市場直接融資方面,力度會是空前的。但是,希望在制度設計上,要有大智慧(10.04, -1.11, -9.96%),不然,對證券市場的沖擊也將非常大。
過去20多年,政府負責審批審核,但政府也在保護這個市場。壹下子市場化了,全面放開了,這個沖擊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A股股價,中小盤股比起香港市場仍然高高在上,對這個沖擊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因此,在制度設計上要有大智慧,不能因為改革給投資者造成太大的傷害,要有壹個過渡。總體來說,《決定》指明了方向,看來證券市場配合整個國家市場化改革的力度非常大。
老艾:券商股是最受益的
新浪財經評論員老艾稱,審核制改註冊制是中國股市壹項革命性的突破,上市公司數量將大大增加,此項規定最受益的是券商,投行業務有望再次成為最賺錢的壹塊,這也是周五券商股集體井噴的直接原因。
劉紀鵬[微博]:IPO不宜從核準制直接過渡到註冊制
據華夏時報報道,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表示,需要強調的是,盡管壹直提到新股發行的改革,但我並不太主張壹步就從核準制過渡到註冊制。證監會未來有可能放松審批,可太快變成註冊制也並不適合中國的市場。舉個例子,美國實行註冊制,因為它是有前提的:壹是因為美國有強大的訴訟文化,很多納稅人都有自己的律師;二是美國股市機構投資者居多,比較理性;三是它的事後懲罰很嚴格,公司壹旦發生問題需要追索,保薦人有的要終身取消保薦資格等。而這三點我們的市場直到今天還都未完全具備,所以監管層當下的改革重點,應該是監審分離,變實質性的核準為程序上的核準,然後把審核的權利下放到交易所。此外,證監會在人員配置上,也應該把90%的力量著重放在監管上, 只留10%的力量用在審批上即可。用16個字來形容,就是“監審分離,下放發審,程序核準,保留否決”。
管清友:IPO註冊制將使好公司受追捧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表示,註冊制嘛,外國制度加上中國特色,若2015年開始搞,市場整個估值將會下移,爛公司會更爛,好公司受到追捧,殼公司不值錢,券商投行業務驟增,市場供給量會大大增加。
官建益:註冊制就是讓我們投資而不是賭博
新浪財經專欄作家,資深財經評論員官建益稱,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讓投資者去識別真正的好公司,是全球通行的做法,我們的資本市場已經有23年多的歷史,投資者擁有鑒別能力。沒有了賭重組的賭博心理,垃圾股將被多數人拋棄,價值投資、成長投資將逐步成為市場的主流。對於中小投資者,壹定要看到中央堅定不移發展資本市場的信心,自覺站到投資者的行列裏來,千萬不要在跌停板上賣不出去了,才想起不應該投資垃圾股。雖然短期可能造成市場壹定的重心下移(當然,處理得好也可以用積極的因素化解消極的因素),但是從中長期看,這項根本制度的確立,將引導我們的資本市場走向投資市場,大家將更加關註公司的基本面,而不是做短差,搏消息。
吳國平:發行註冊制改革推進股市真正市場化
廣東煜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稱,最大的亮點當然是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千呼萬喚始出來,當下的審核制有不少的弊端,最大的問題就是非市場化,很容易權力尋租。壹旦未來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這非市場化的因素將會大大減小,但這也並非意味著隨便什麽公司只要註冊申請下就能上市,只是,未來這塊會更市場更規範而已,這對未來我們股市中期走出健康的運行格局是有利的。對市場帶來的沖擊可能就是未來退市可能漸漸會成為常態了,這無疑會對投資者的風險上會帶來全新的考驗,所以,未來股市的博弈,會促使投資者更註重內在價值的挖掘,而不僅僅是投機價值的把握。不死鳥慢慢會成為過去了,這雙刃劍帶來的風險就是改革推進市場化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但對市場整體而言,則依然是機會遠大於風險,這點看看美國市場就清楚了,因為,它們就是註冊制的市場,就是非常市場化的市場。所以,這裏蘊含的戰機在於價值藍籌股,風險在於投機垃圾股。
徐彪:發行註冊制會二度打擊小票
華泰證券(20.54, -2.25, -9.87%)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表示,隨著如何落實“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明朗,供給會二度打擊小票。
羅毅:IPO迎突破性發展 金融業迎歷史機遇
招商證券[微博](22.07, -2.39, -9.77%)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羅毅在微博表示,股票發行迎來突破性發展,金融業迎來歷史機遇。以下為原文:資本市場改革浪潮掀起,制度紅利將陸續釋放。三中全會確定將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股票發行有望迎來突破性改革,多元股權融資將繼續深化,債券和衍生品市場的擴容是未來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方向。金融改革未來將以超越市場預期的速度快速推進,多管齊下。金融業迎來創新改革洪流鑄就的歷史發展機遇。
周小全:發行註冊制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
中原證券總裁周小全在接受人民網[微博](37.46, -4.16, -10.00%)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改革中資本市場改革力度空前,其中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尤其重要。 “其中,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可以說是資本市場的壹個重大改革”,周小全表示,也是符合此次改革整體思路的。新股發行註冊制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券商行業也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目前,新股發行仍實行事實上的審核制,由證監會組織發審會對擬上市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等進行判斷與把關,而新股發行註冊制意味著將這壹決策權交給了廣大投資者。周小全表示,股票發行轉向註冊制,其實不是證監會說了算,因為涉及到修改《證券法》相關規定,這次改革決定的出臺實際上是掃清了這壹障礙。
宗良:中國要下大力氣使得金融體系更合理化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中國銀行(5.59, 0.20, 3.71%)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宗良表示,《決定》中明確“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再壹次強調了中國要下大力氣,使得金融體系更趨合理化。
向松祚[微博]:發行註冊制值得歡迎
據人民網報道,中國農業銀行(3.93, -0.19, -4.61%)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表示,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意味著發審制度必然取消,這是重大舉措,值得歡迎。
程曉明:IPO註冊制改革關鍵是放開上市節奏
據第壹財經日報報道,西部證券(27.03, -3.00, -9.99%)新三板業務部總經理程曉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IPO註冊制改革,放開上市節奏是關鍵。他說:“推行註冊制改革符合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我們不僅要關註審批權的下放,也要關註上市節奏的放開。上市節奏的放開,是註冊制的重要內容。”
同時,程曉明認為上市的條件不應是“Condition to be listed ”,而應該是“condition of being listed”。他表示,可以以市場化的退市制度來倒逼市場化的上市制度。“理論上不退市的公司,就應該可以上市。而退市的標準應該是市場化的標準,就是由交易價格和交易量來確定是否應該退市。”他說。事實上,證監會主席肖鋼在11月2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3年年會上曾強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壹項重要的基礎性制度,要逐步實現退市制度的常態化。下壹步,要嚴格執行新的退市制度,實現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李大霄[微博]:新股發行註冊制要實現三個平衡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推行註冊制需要壹些配套措施,除了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還需要有監管、信息披露、退市以及相關法制完善等方面的配套。在成熟市場中,退市企業數量與上市企業的數量相當,市場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中。李大霄強調,新股發行制度要實現三個平衡,壹是投資者與融資者的利益平衡,二是融資速度與引資速度的平衡,三是壹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平衡。
楊德龍[微博]:註冊制可能大大增加新股
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師楊德龍昨日晚間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註冊制度改革相當於將新股發行徹底市場化,這可能大大增加新股發行數量,對於券商投行業務大有好處。
王劍輝:新股註冊制是長期利好
首創證券研發副總經理王劍輝分析認為,市場對於IPO的恐懼更多在於新股的“三高”,而不是新股上市的數量,未來如果註冊制得以推行,那麽發行門檻會降低,此前包含在IPO中的溢價或者隱形擔保的因素便可以忽略,而由於新股不會再成為稀缺產品,籌碼等評判標準會弱化,而投資者在面對眾多新股選擇的時候,也會更加理性,對於市場而言是長期利好。
向威達:註冊制可緩解新股對市場沖擊
長城基金宏觀策略研究總監向威達也表示了類似的看法,其認為,推進股票註冊制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改革,可以緩解新股發行等對市場的沖擊。
孫海琳:註冊制可提供更多優質資產
宏源證券高級經濟學家孫海琳則分析,註冊制等都是為了完善金融體系建設,作為市場化改革的趨勢,證監會由審核制改成註冊制,企業的資質和定價由市場自主完成,證監會的職能由審核等前端管理向金管等後端管理轉換。同時可以幫助很多有潛力的企業和公司上市,給投資者提供更多優質的資產,並且價值由市場決定,這符合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表述,註冊制也是金融深化的壹種表現。
許維鴻: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利完善新股定價機制
國都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認為,《決定》中最具亮點的是提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有利於完善新股的定價機制。除此之外,《決定》中有關法制完善的相關內容,也將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
天津股俠:註冊制市場化程度高
天津誠基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合夥人、職業投資人天津股俠在微博中表示,股票發行註冊制度改革的信息是,以前的新股發行都是核準制,帶有行政色彩,改革為註冊制度後上市公司只要只要證券發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 ,證券主管機關也無權幹涉,市場化程度高。
蘇渝:新股發行註冊制終於實現了
炒股名博、獨立財經觀察家、學者、教授蘇渝在微博中表示,新股發行註冊制這是筆者發表了多篇文章論證。呼籲了多年了願望,現終於實現了。
股鋒:IPO將不再是懸在市場上的利劍
職業投資人股鋒在微博中稱,“股票發行註冊制”,雖然供給擴大,但將引入更多資金並讓投資者更加多元化,這次IPO改革也將會有重大突破,IPO將不再是懸在市場上的利劍!今天(新浪編者註:周五)的漲幅度太保守,下周上漲繼續!
佐羅:績優績差公司價格差將擴大
新浪知名博主佐羅投資劄記在微博中稱,決定明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這將引導我們的資本市場走向投資市場,大家將更加關註公司的基本面。1、上市和退出會簡化,業績風險得到重視,績優和績差公司的價格差距將明顯擴大。2、由於上市公司數量增加,操縱板塊和概念的難度會加大。
羅毅:券商是制度紅利最大受益者
招商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羅毅在微博中表示,資本市場改革進程加快,券商是制度紅利最大受益者。《決定》提出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資本市場未來將以超越市場預期的速度快速推進,多管齊下。債券、場外和衍生品市場擴容是券商盈利的新方向,券商步入制度改革和創新發展的黃金發展期
陳憲:強推發行註冊制對投資者利益保護是災難
東吳基金[微博]產品策略部總經理陳憲在微博中表示,註冊制的積極意義、歷史意義自不待言。但綜合配套條件,綜合保障體系不具備,強推股票發行的註冊制對投資者利益保護是災難。對市場就是高速擴容。
張捷:股市可能加速下跌尋底
央視及中經網財經評論員張捷在微博中表示,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意味著IPO以後更容易,會有壹個加速下跌尋底的過程,也就是讓股市市盈率與社會市盈率接軌的過程。
林雋:IPO註冊制呼喚嚴刑峻法
深圳市篤道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林雋在微博中表示,IPO註冊制呼喚嚴刑峻法!沒有嚴刑峻法欺詐將大行其道,沒有嚴刑峻法股民將掉進萬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