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的媒體報道
通訊:大江中樹起無字豐碑
——記長江大學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大學生英雄集體
江水嗚咽,萬人同悲,千年古城荊州哀英雄。
10月28日10時,為救落水少年英勇犧牲的3名大學生陳及時、何東旭、方招的追悼會在湖北省荊州市舉行。莊重肅穆的靈堂裏黑紗低垂,在淡黃色菊花的掩映下,3名年輕大學生燦爛的笑容宛如生前,萬余名學生、市民和社會各界人士自發趕來送英雄最後壹程……幾天來,長江大學15名學生結“人鏈”救人的英雄事跡在神州大地引起強烈反響,3名犧牲大學生的事跡更是感動了無數人。
日前,中***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作出批示:“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名青年學生舍己救人,英勇獻身,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精神。”教育部決定,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學“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榮譽稱號。
危急關頭,用生命譜寫英雄壯歌
10月24日,壹個普通的周末。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廣電本科5091和5092班的同學們起了個大早,這些大壹的學生進校才壹個多月時間,平日裏難得有機會集體外出,壹個多星期前他們特意策劃了這次秋遊野炊。
姜夢淋是5091班班長,這個19歲的河南新鄉女孩聯合兩個班的班委組織了這次活動。出發前壹天,姜夢淋和幾個同學到超市買了羊肉串、小饅頭以及壹些蔬菜,細心的同學還拎回了幾瓶可樂,壹切都井然有序。
24日早上9點,40多名同學肩背手提,浩浩蕩蕩地上了公交車,向早就選好的野炊地點——萬壽寶塔下的長江江堤進發。深秋的古城陽光普照,寬闊的江面波瀾不驚,低飛的水鳥時不時掠過江面發出清脆的啼叫,同學們沈浸在眼前的美景中。調皮的同學還把手伸到江水裏,摸起壹個個圓圓的鵝卵石,向不遠處的水面丟去,濺起的水花飛到了不少同學的身上,壹時間打鬧聲壹片。見此場景,姜夢淋有些擔心,反復叮囑同學們不要玩水。下午兩點,帶去的食物差不多都被“消滅”了,收拾好現場,同學們開始自由活動。姜夢淋和班上的幾個同學找了塊幹凈的草地,悠閑地聊起天。
“救命啊!”2時20分左右,壹陣急促的呼救聲傳來。姜夢淋和同學們循聲望去,只見兩個少年從距岸邊不遠的江中小沙丘上失足落水,漸漸漂向江心。
姜夢淋還沒有回過神來,身邊已經有人沖了過去。跑在最前面的是17歲的李佳隆和20歲的徐彬程。兩人沒來得及脫下衣服,就躍入滾滾江水之中。隨後,張榮波、方招、龔想濤等人也跳進水中。此時,城建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大壹學生陳及時也聽到了呼救聲,躍入江中奮力遊向落水少年。
李佳隆和徐彬程入水後,直接遊向離岸最遠的落水少年,在他們的***同努力下,孩子得救了。
但湍急的暗流將這些本來水性就不好的學生置於危險的境地。水性較好的徐彬程見狀又返回江中,拉起壹名不相識的同學奮力遊向岸邊。而從河灣對面遊過來的陳及時,被漩渦壹下子卷到江底。
幾乎是同時,岸上不會遊泳的同學迅速手挽手組成“人鏈”,向江中延伸,試圖救起離岸較近的落水少年。本來姜夢淋和另壹名女同學處在“人鏈”的最前面,但19歲的何東旭立刻把她們換了下來。
突然,“人鏈”斷裂了,位於前端的9名同學齊齊落入江中。
正在這時,3名冬泳的荊州市民聞聲趕到,與岸上的同學壹起陸續救起6名落水大學生。然而,何東旭、方招和陳及時卻沈入滾滾江水之中……
無限追思,傳承無私奉獻的英雄精神
直到今天,長江大學的許多同學都不願意相信3個夥伴的離去,因為他們壹起跨進大學校園才壹個多月,他們的許多夢想還沒來得及壹壹實現。
10月27日晚,上千名長江大學學生自發聚集起來,燃起3000多支蠟燭。悼念他們心中的英雄。何東旭所在班級40多名同學流淚發誓:“我們壹定要做得更好,勤奮學習,將何東旭舍身救人的精神發揚下去。”
出事地點——寶塔河江邊搭起了壹座靈堂,絡繹不絕的學生和市民自發前來,焚香獻花寄托哀思。萬朵菊花簇擁下,3名大學生的遺像面朝著巍巍的長江大堤,遺像上閃耀著青春的光彩。
江水依舊,斯人遠逝。
10余名大學生結成“人鏈”救人、3人英勇獻身的消息,在全國高校引起強烈反響。連日來,各高校的學子以不同的方式紀念、緬懷3名英勇犧牲的大學生,寄托自己的哀思。
“我的心情非常復雜,既感到振奮又感到遺憾。他們的英勇行為說明,‘90後’大學生是具有責任感。能夠擔負社會重任的。”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學生宋燕萍在網上看了救人現場的相關視頻後泣不成聲。長江大學外語學院學生丁夢蕓說:“他們有愛心,有責任感!我們將會延續他們舍己救人的無畏精神,勇敢地肩負起社會責任。”
10月27日,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決定授予長江大學徐彬程等15名大學生“見義勇為舍己救人英雄集體”榮譽稱號,追授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名同學“舍己救人英雄大學生”榮譽稱號。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同時號召全省大學生向這個英雄集體以及3名舍己救人的大學生學習。
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書記蔡民族說,長江大學湧現的舍己救人英雄大學生和英雄集體,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嶄新的精神風貌。他們是當代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優秀典型。
長江大學心理輔導教師程坤在對參與救援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後感慨地說:“我深切地感到了這些‘90後’大學生內心強大的力量和無比的善良。”他說,第壹個跳入水中的大學生李佳隆表示,今後遇到有人需要幫助,他還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目睹了夥伴的離去,經歷了生死離別的學生們紛紛表示,壹定會勇敢堅強地走下去。
英雄遠行,生命猶在
“不必回顧,不必挽留,大步流星向前走;去揚帆,去出海,去開拓自己的天空,大地在妳腳下,壯誌在妳心中,壹切困難都會向妳低頭。”這是掛在方招床頭的壹段座右銘。
提到自己的學生,方招在老家湖北羅田勝利鎮中學的班主任方紅旗萬分悲痛。方老師說,盡管方招學習不算拔尖,但因品行端正深受師生喜愛。去年汶川大地震,他是第壹個捐款的學生,其實方招家境並不好。方老師說:“依據方招平常的表現,他這次舍己救人,我壹點也不奇怪。”
寬容、豁達、善良,是同寢室的夥伴對方招最簡單的描述。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大壹學生徐舸,是方招的高中同學和摯友,談及好友,這個小夥子數次哽咽:“到現在我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為有這樣的朋友而自豪。”
長江大學西區宿舍6棟512室,是壹間普通的男生宿舍。進門左邊下鋪第二個床位上,床鋪整理得整整齊齊,床下的鞋子壹字排開,床位的主人正是19歲的陳及時。
“陳及時平時就樂於助人。”室友鐘學成說,“有時晚上睡覺我的被子掉了,他都會撿起來幫我再蓋好。有壹次,我打籃球的時候把腳 了,是陳及時背著我到醫務室。生病感冒時,也是陳及時主動幫我買藥。他真的就像兄長壹樣。”陳及時上鋪舍友熊蔣告訴記者,陳及時曾說過,汶川地震中許多房屋倒塌,很多同胞遇難。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壹名出色的建築工程師,為家鄉建造更多安全漂亮的房屋。
英雄大學生何東旭是班上籃球隊的隊長,在他衣櫃裏掛著壹件球衣,背上寫著“廣電8號”。酷愛籃球的他喜歡打籃球,也喜歡教同學們打球,同學徐彬程對他的印象是,“會鼓勵大家團結壹致去打球,輸球時又會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也很會調節氣氛,有他在總是笑聲壹片”。
何東旭在枝江壹中的高三班主任李賢告訴記者,何東旭是個非常陽光又有責任心的孩子。他回憶說,由於復讀班的學生都把學習抓得非常緊,很多同學不願意擔任班幹部,怕分散精力,但何東旭卻主動請纓,擔任了最苦最累的體育委員。從此,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號響的時候,他總是第壹個起床,叫醒寢室的同學,組織他們到操場鍛煉。
長江大學廣電5092班女生委員田藝爽介紹說,10月21日下午,廣電專業兩個班合上壹門課,同學們依次上臺演講,何東旭演講的題目是《當代大學生應該樹立怎樣的形象》。3天後,他就躍入江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最真實的精神風貌。(記者 程墨羅曼)
摘自:《中國教育報》2009年10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