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陳克恭的電子工業

陳克恭的電子工業

中華人民***和國建國初期,中國電子元件工業基礎極為薄弱。陳克恭先後奉調715廠、718廠主持新型電子元件的技術開發和生產管理工作。他到國營715廠參與主持新廠建設之初,為了縮短調試周期,對初具試制條件的某些產品,設法擠用先建成的倉庫與職工食堂的部分面積,與抓緊廠房土建、設備安裝、原材料與工裝準備、工藝文件齊套的同時,有序地組織開展新產品試制工作,使得在國家規定的竣工驗收期前3個月就投入全面試生產,僅用壹年左右時間將原蘇聯援建設計的38個型號、品種元件全部試制成功,且在投產壹年後達到設計能力的80%以上。在對全廠的技術管理上,他十分重視赴蘇實習人員帶回來的新產品樣品與有關技術資料的利用,不失時機地把他親自組建起來的實驗室、試制車間擴建成為專門從事新產品試制的設計所,並從機修、儀表、工藝部門抽調力量組成專門從事技術革新的新車間(後被改成第二設計所),為715廠在當時和此後不斷推出新產品、新裝備、新工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718廠任廠長、總工程師期間,他十分重視新技術的采用和提倡群眾性的技術革新,先後組建了激光應用組、計算機應用開發組、高可靠試驗室和技術改造科。廠內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在他倡導與組織下試制成基於計算機的激光刻槽機、薄膜鋁金屬化機、快速落帽機等,對工廠生產技術的改進起了推動作用。他主持組織試制的小型碳膜電阻單機自動化生產線,雖受“文化大革命”沖擊,仍然成功地為中國首先采用單機自動化生產開了先河。他在參加生產勞動時開發的金屬膜滾動蒸發工藝,顯著地提高了它的加工效率。為了加速新產品試制,他擴充了試驗室、試制車間。為了適應國家關於整機產品半導體化的需要,他積極組織試制小型碳膜電阻、小圓型電位器、小型紙介電容器、疊片電容器等小型元件。為了滿足高可靠級軍用產品的需要,他為之新建了鉭電解電容器、薄膜混合電路生產線和精密聚苯乙烯電容器生產線,成功地生產出了技術要求十分苛刻的“七專”產品(鉭電解電容器和金屬膜電阻等)。此外,為了滿足某些軍用和特殊需要,他還組織試制了高精密金屬箔電阻,直滑電位器,聚丙烯電容器,鋁金屬化薄膜電容器,光敏電阻,金屬膜電阻用金屬粉水冷和蒸發冷卻大功率電阻等。上述產品的質量在國內擁有很高榮譽,其中有不少曾分別獲得國家金質獎和銀質獎。

推動電子元件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

中國電子學會電子元件學會,在國內外學術活動中都較活躍,屢次受到中國電子學會獎勵。在他擔任電子元件學會主任委員的11年間,先後組織召開學術會議54次,論文約有3500篇,評出的優秀論文約200篇。他親自主持召開的7次學術交流會,其中兩次為在國內召開的國際會議,論文近600篇。學術會議的規模、參加人數、論文數量與水平都是逐屆提高的。如電子敏感元件的學術交流,提高了人們對其機理、功能和應用的了解,加深了人們對它在信息技術、國民經濟和工農業生產中重要性的認識,從而使電子敏感元件從電子元件學會中的壹個專業組升級為電子學會中的壹個專業學會。再如1985年前後,中國各地分別從美國廠商引進12條陶瓷多層電容器生產線,有的廠反映生產有困難,在他的組織下,召開陶瓷多層電容器的技術交流會,12條引進線廠點的負責同誌相互坦誠交流引進線的特點和存在問題,經過協商***同組織聯合體,確定攻關項目及分工,會後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又如1979年二屆學術年會上,許多委員對高等院校撤銷元件專業反映強烈,為今後後繼無人表示擔憂,經二屆、三屆學術年會多次書面反映,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機械委呂東主任批示給四機部,從而得到比較圓滿的解決。

他還組織有關同誌積極參加中國電子學會的學術會議。1985年,中國電子學會組織的2000年中國電子科技討論會,在會上他作了電子元件國內外發展動態和“敏感元件的應用與發展”的學術報告。1986年,中國電子學會第四屆學術年會,他被聘為學術委員會副主席,重點組織生產工程專題討論會。他在會上作重點發言,闡明了大生產技術在發展電子工業中的重要性,並著重對電子元件基礎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提出了具體建議。《中國電子報》還為此開辟了專欄。

他對國際電子元件的學術活動也很重視。美國IEEE的CHMT與EIA等每年在美國組織召開ECC國際會議,1982年他委派有關專家參加這類會議,開始與外界接觸。此後,他每年都組織評審下年度中國參加ECC會議的論文,在中國召開的兩次國際電子元件學術會議,他都是會議的主要組織者和主持人。這兩次會議開得都很成功,合計發表論文287篇,提高了中國在國際電子元件界的學術地位。

同時,他還在組織編撰電子科技圖書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由陳克恭組織撰寫、主編、編審過的主要書目有:1985年至1990年出版的電子元件應用叢書10冊***160萬字;1986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子學與計算機卷中電子元件分支學科,約20萬字;1990年至1991年間陸續出版的《電子工業生產技術手冊》電子元件卷,***3個分冊,計380余萬字;《當代中國電子工業》卷中電子元件工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