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訌、內哄與內杠,為什麽?
說起“內訌”,有人也寫作“內哄”(詞義似乎有所變化),平時說話往往又說成“內杠”。有人糾錯認為“內杠”不對,應該是音“內哄”,正確的寫法是“內訌”。 很多資料“內訌”的註音是“nèi hònɡ”,《古代漢語字典》就是這樣註音的。並且引用了《詩·大雅·召炅》:“天降罪罟,蟊賊內訌。” 《說文解字 卷三言部》訌:“?3?1(言貴)也。從言工聲。《詩》曰:“蟊賊內訌。”徐鉉註音:“戶工切。”《說文解字》裏“訌”字緊挨著就是“言貴”這個字,註曰:“中止也。” 段玉裁註:“天降罪罟。蟊賊內訌。皆謂禍由中岀。與中止之義合。從言。工聲。戶工切。” 《廣韻》則解釋為:“潰也。詩曰:蟊賊內訌。”屬於東韻洪小韻,戶紅切。 不管是”戶工切“,還是”戶紅切“,應該都是平聲。 再看《詩·大雅·召炅》原詩: 第二章:“天降罪罟,蟊賊內訌。昏椓靡***,潰潰回遹,實靖夷我邦。” “訌”與“邦”都屬於上古東部,詩中押的是平聲韻,與徐鉉、《廣韻》及段玉裁註音是壹致的,應該是平聲。 為什麽轉入去聲了呢?估計“潰”是形容詞,當做為動詞“使之潰敗,內部爭鬥”時就讀了去聲。 在宋代《廣韻》後出的《集韻》有去聲壹讀,註音“胡貢切”,與“哄”同小韻同音。註解同《說文解字》。這估計就是今天各家把“內訌”的“訌”定為去聲的來源。也是“內訌”又寫成“內哄”的原因,當然與原來“內部潰敗”的意思也有了壹些區別,引申為“內部爭吵、爭鬥”的意思。 為什麽現在人們平時說話時又把“內訌”說成“內杠“呢?估計也與《集韻》也有關系。《集韻》平聲洪小韻沒有“訌”字,卻在公小韻裏出現了“訌”字,沽紅切,“訟言相陷也。詩:蟊賊內訌。鄭康成讀。”雖然是平聲,卻不與《說文解字》和《廣韻》同音了,在公小韻裏,“訌”字下面緊接著就是“杠”字。上古“杠”“工”同音,到後來隨著“杠”有江韻去聲壹讀,“內訌”就叫“內杠”了。今日俗語裏頂嘴的“擡杠”也是來源於此。 “內訌”、“內哄”、“內杠”往往不壹定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語音演變的不同造成的,無所謂對與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