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四川骨科大夫左手給右手做手術,妳怎麽看?

四川骨科大夫左手給右手做手術,妳怎麽看?

探索的精神值得嘉獎,而且這哥們是個狠人,大寫的服氣

不過壹碼歸壹碼,應用前景可能有限

我們看下可能面臨的問題:

1、本次新聞報道會不會讓患者誤以為所有腱鞘炎病人都適合這種便捷的微創手術?

從新聞描述看,曾醫生本次給自己進行的術式大概率為第1肌間隔松解術,即切開拇長展肌與拇短伸肌之間的隔膜,以達到松解第1背側伸肌肌間隔的目的。本次報道突出了手術的特點:單人操作即可、急診室環境、3mm切口、3分鐘完成、手術順利。從字面上看,會給人壹種手術非常簡單、廉價、恢復快、無後遺癥的感覺。但是,普通人會忽略幾點:本身橈骨莖突腱鞘位置表淺,切開皮膚就可看到;3mm的切口,說實話,我壹個年輕人如果不用顯微鏡,連看都看不清楚

橈骨莖突腱鞘

如果換了其他手指的屈肌腱鞘呢?

當然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大部分手指的屈肌腱鞘周圍均分布有神經和小血管,如果想盡量避免損傷,明顯做不到那麽輕松。所以,需要考慮新聞是否會誤導部分患者

手指的腱鞘

2、有沒有更好的手術方式?

手術治療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腱鞘狹窄,所以具有迅速緩解疼痛、恢復功能的效果。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難治性橈骨莖突腱鞘炎,我們就需要考慮手術了。橈骨莖突腱鞘炎的手術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①直接開放手術:常規手術方式是直接在壓痛處切開, 暴露第1背側肌間隔,切開增厚的腱鞘,松解腱鞘,以肌腱能在腱鞘內自由滑動為標準。優點為見效快;缺點為切除支持帶後可能會出現肌腱脫位、具有感染風險等。近年來微創觀念盛行,未來必然會被淘汰;②第1肌間隔松解術:不切開增厚的腱鞘,而是清除第1伸肌間隔內發現的腱鞘囊腫或者切開拇長展肌與拇短伸肌之間的隔膜,以達到松解第1背側伸肌肌間隔的目的。優點為保護了第1背側伸肌間隔,肌腱相對穩定;缺點為不切除增厚的腱鞘,可能出現增厚的腱鞘仍會出現炎癥水腫,和肌腱摩擦導致本病復發;③小針刀經皮松解術:小針刀是通過微創閉合的方式劃開卡壓部位腱鞘,解除壓迫,緩解患者癥狀。不過在盲目下進行腱鞘劃開很容易出現肌腱斷裂、神經、血管損傷等並發癥,最好在超聲輔助精準定位下進行操作。優點為針孔小、松解徹底、安全可靠、無附加損傷、不易損傷周圍血管神經、即時治療效果非常滿意、遠期觀察復發率低等

小針刀

④關節鏡下骨纖維管擴大術:切開後,分離到肌腱處,置入關節鏡至骨纖維管內,充分刨削骨纖維管內增生腫脹的鞘膜及附屬瘢痕組織,並吸出體外。具有創傷小、治療周期短、恢復快、不會出現肌腱脫位的優點;缺點為價格昂貴,比開放手術不具備明顯優勢;

所以,從術式考慮上看,可能小針刀經皮松解術會更好。不過綜合壹下,顯微操作下的開放松解也是可以考慮的

3、急診室操作是否會增加細菌感染的幾率?

正規的手術室具有高效安全的空氣凈化系統,其輸送的空氣會進行過濾,以保證手術室的無菌環境。而急診室和診室差不多,潔凈程度和手術室天差地別。雖然據其所稱手術切口小、手術時間短,但如果出現特例,手術難度較大,時間稍長,空氣中的細菌會不會對手術創面、手術器械造成汙染呢,值得思考

表淺的病變組織早就可以在門診手術室進行,但由於腱鞘這種影響人手的精細活動的結構意義非凡,如果出現細菌感染,導致組織粘連,後果不堪設想,可能手就廢了。這也是手部骨折、腱鞘等發生無菌性炎癥,需要到嚴格消毒的手術室處理的道理

不過從其探索微創的初衷來看,還是值得被大眾接受的。但從手術適應癥和術式選擇方面來看,文中描述的這種方便快捷的手術方式可能實際意義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