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接口都有哪些類型?
眾所周知,隨著電腦配件性能的日新月異,其更新換代的速度也相當驚人。因此為了給這些配件提供動力支持,電源的接口類型和標準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五花八門:電源的接口類型
對於壹款主流電源來說,它提供的接口類型和數量不但需要滿足當前主流平臺的應用需求,而且還應該為用戶將來升級留出壹定的擴展空間。這也是消費者在選擇電源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而目前主流電源提供的各種接口類型中,光是常見的就有七八種之多。
20+4pin主供電接口:目前絕大多數電源的主供電接口都采用的是這種設計,因為這樣可以同時滿足24pin新主板和部分20pin老主板的供電需要。可以被靈活搭配的4pin接口主要用於給CPU供電。
小4pin主供電接口:和20+4pin主供電接口中的4pin接口功能相同,專門為給功率較大的CPU提供電力而設計。
4+4pin或8pin主供電接口:隨著多核CPU的出現,4pin接口已經難以滿足部分高端CPU的供電需求,於是出現了4+4pin或是直接固化成8pin的CPU供電接口。
6pin PCI-E顯卡供電接口:可用於目前大部分主流PCI-E顯卡的外接供電,以彌補PCI-E插槽的供電不足。
6+2pin PCI-E顯卡供電接口:隨著獨立顯卡性能的不斷增強,其功耗也水漲船高。為了給性能強勁的高端顯卡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6+2pin的PCI-E顯卡供電接口也開始出現。
大4pin D型供電接口:過去幾年中最常見的供電接口類型,主要為並行接口的硬盤、光驅等各種IDE設備和機箱風扇提供電力。不過在SATA設備普及之後,其地位也相應地被SATA 15pin供電接口所取代。
小4pin D型供電接口:主要用於給CPU風扇提供電力。
SATA 15pin供電接口:當前最常見的L型15pin SATA設備供電接口,用於串行接口的硬盤、光驅等SATA設備的供電。
SATA 5pin供電轉接口:在各種電源接口中相對較為少見。購買SATA硬盤或光驅時,部分廠家會附贈壹條轉接線,壹頭用於連接電源的5pin供電轉接口,另壹頭則是常見的L型15pin供電接口。
20+4pin、4pin、4+4pin供電接口及對應的主板電源插座
SATA 15pin、大4pin D型供電接口及對應的SATA硬盤電源插座
6Pin供電接口及對應的顯卡電源插座
各司其職:電源各路輸出的應用
主機中的電腦配件使用的都是低壓直流電,但是不同配件需要的電壓和電流也各不相同。為了滿足不同設備的供電需求,電源也相應地提供了+3.3V、+5V、+12V等多路輸出。 +3.3V:早期的AT電源上並沒有+3.3V輸出,在奔騰Ⅱ誕生之後的ATX規範中才加入了這壹輸出標準。這是因為主板供電由+5V降到+3.3V後,大大降低了主板的功耗和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主要用於驅動主板芯片組、AGP及PCI設備。 +5V:主要用於驅動硬盤、光驅、軟驅、主板芯片組、內存、AGP、PCI設備以及鍵盤、鼠標等外設。 +12V:主要用於CPU的供電,此外還包括驅動各種硬盤和光驅的電機、散熱風扇。隨著CPU的功耗日益增大,系統對電源+12V供電的要求也在不斷遞增,專門增加的4Pin或8pin主供電接口就是用來給主板提供+12V電壓的。 -12V:用於某些串口的放大電路,不過電流要求較低,輸出電流通常小於1A。 -5V:主要用於驅動軟驅和某些ISA板卡電路,因此已經被主流系統淘汰。 +5VSB:表示+5V Standby,指在系統關閉之後仍然保留壹個+5V的等待電壓,用於實現遠程MODEM喚醒或者網絡喚醒功能。最早的ATX 1.0版只要求+5VSB供電電流到達0.1A,但是隨著CPU和主板功耗的大幅提升,目前主流電源的+5VSB輸出壹般都可以達到2A甚至更高。例如3C認證就要求+5VSB輸出的供電電流不得小於2A。 在許多品牌電源的銘牌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廠家對電源各路輸出的供電電流都做出了明確標註。消費者可以壹目了然,自然也能買得放心。
正規電源的銘牌上通常都標明了各路輸出的供電電流